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陆生历练台湾校园民主◆文/王越《交流杂志104年4月号第140期(历史资料)》

二○一一年,台湾首次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学,一圆他们的台湾梦,成为两岸关系历史上崭新的里程碑,他们也将是台湾民主政治与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见证者。

已故的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杨景尧长期关注两岸高等教育发展与来台求学的陆生,二○一二年与二○一三年连续两年征集第一批来台陆生的专文,分别出版《大陆学生台湾梦》与《大陆学生台湾缘─陆生的台湾成长记忆》两本专书,详细纪载前两届陆生跨越海峡攻读学位的故事。杨景尧期望的心愿是,增进两岸理解,不涉及政治。

综观各校老师的评价,多数肯定陆生课堂上认真学习的精神与优秀表现,进而带动台生的学习良性竞争。在这些陆生故事中,他们课余的共同记忆,是从网路世界走到户外,实地探索、发现台湾,体验宝岛的土地与生活文化,不管是利用寒暑假到台生家乡作客或是自由行,包括全台各地的美食夜市、密集林立的便利超商、淡水北海岸、垦丁南台湾、花莲东海岸、文化古都台南,以及大陆民众耳熟能详的日月潭与阿里山,都留下足迹。宝岛的美景固然吸引人,但陆生却不约而同对「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宝岛生活的点点滴滴,正是二十多年来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成果。

亲身参与民主实践 播下公民社会成长种子

透过第一手接触台湾丰富多元的新闻报导,陆生也开始参与台北市同志游行、志工与NGO公益团体的各类活动,然而在陆生与台湾的第一次接触中,也不乏对于两岸历史和政治议题的思索与讨论,陆生与授课老师之间,陆生与台生同学之间分享交流不同的观点,充实校内各式各样的研讨会与座谈活动,特别是马英九总统出席校园与青年学子对话的交流活动时,陆生更是踊跃参加。

时序到了二○一四年,陆生参与了台湾更多的社会与政治运动。「三一八」学运期间,许多陆生到场观察,关注情势的发展。另外,也有导师让攻读新闻传播系的陆生到台北对政治议题进行实习新闻采访。

曾任陆委会副主委的政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童振源认为,陆生看到台湾的自由与民主社会,认知到两岸的差异,对于「三一八」学运影响台湾民主政治发展的了解,有助于化解针对两岸问题看法的歧异。他也列举政大的例子表示,政大的陆生也参与校园民主议题,参加政大学生议会的选举,陆生联谊会自主运作,这些都是陆生实际参与台湾民主政治的各种方式。曾亲赴「三一八」学运现场并观察纪录发表文章的淡江大学日文系陆生蔡博艺,因曾担任淡江大学陆友会执行秘书、淡江学生议会秘书,也积极参与校内唯一的异议性社团,出于想替淡江学生争取权益的考量,五月底受到社团举荐,参选淡江大学学生会长,却因首届陆生的身分,引发一连串的新闻效应。

二○一四年八月八日,淡江大学校方发布的选举公报中,首次以国旗方式标注参选人国籍,引发各界不同的讨论,陆生有无资格、权利参选台湾学生会会长,意外成为社会各界广为争论的议题。九月十五日,淡江大学学生会突然公告,解散负责办理学生会会长选举的「淡江大学中央选举委员会」,暂停学生会会长选举。蔡博艺虽对此表示愕然,但仍继续努力在校园举著宣传牌,发表政见寻求支持。蔡博艺并没有如愿当选学生会长,却从中体会到民主参与的重要性,相信小小的民主意识种子,正悄悄地在其心中萌芽,逐渐建立起公民参与的概念。

形塑两岸视野 开创崭新价值

二○一一年,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叶家兴在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担任客座一学期,与政大公行所硕士毕业台生黄重豪以及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来台就读政大社研所的贾士麟、湖南大学毕业来台就读师大东亚所的蔺桃两名首届陆生,共同撰写出版《陆生元年》一书。叶家兴认为,和平成长的土壤正逐渐累积深厚,假以时日,有留学台湾经验的陆生或可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台湾生活的历练将可形塑期两岸视野,创造全新的价值观。

然而,二○一二年十一月在台出版《我在台湾,我正青春》的蔡博艺则有不同的看法,她说,没有人来台湾是抱著「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图远志,也没有人会将来台湾读书和推动两岸关系划上等号。「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肩负了怎样的使命,没有人给我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我的计划中,也没有这样的任务。我从没想过,要以此开启什么新纪元」;「我们不可能抱著推动两岸关系的愿望去和同学们逛街吃饭,没有人在看电影前会去想,看了这部电影会不会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这些话题都太大,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太重」;「我们中的很多人,心态十分矛盾,我们即使承认感受到台湾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先进之处,但与之比较时,讲到大陆的负面,心里还是会觉得不服气和难受」。同时她也认为,不管未来两岸关系如何发展,第一步还是要认识对方。经过三年的宝岛历练,在不同的学校、场合,认识台湾社会,陆生借由异同的讨论,从中获取自由的见解,也挑战他们从小到大的价值观。

以包容消弭冲突 以沟通促进互信

现今台湾官方的主流观点是,两岸的未来在年轻的一代,陆生与台生相互交流、促进了解,有助于未来两岸问题的解决,许多大学的陆生导师也多持同样正面积极的想法。

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世新大学、文化大学等北部校园中,经常可见陆生到处旁听民主政治相关课程以及各种两岸关系研讨会,关心台湾与大陆民主的发展。二○一二年九月,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陈明通与就读该所的博士生王钦(陆生)联名发表「马英九总统第二任期民共关系展望:基于战略三角理论的分析」,受到外界注意。隔年六月的「北京会谈」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王钦担任时任民进党中执委、现任台北市政府顾问洪智坤的助理,陪同出席会议活动,显见陆生积极参与两岸事务的热诚逐步提升。

在世新大学陆续举办过的校园座谈,包括谢长廷、许信良、郁慕明、连胜文等台湾政治人物均曾应邀与会,台湾民主政治与统独议题也常常是陆生提问的焦点。现任世新大学校长吴永干相当自豪的表示,世新大学校园内包容政治多元议题的讨论,过去党外民主的声音可以在世新被接纳,现在两岸多元不同声音也可以在世新校园里交流,就读世新的陆生与台湾民主政治的交流将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交流的缩影与见证。

切身感受在地文化 反馈开创两岸和平

陆生来台进入第四年,第一批陆生即将毕业。对于生涯规画明确的陆生来说,未来自己要走的路仍待完成,如同杨景尧的期许是开放式思考,台湾是在帮陆生圆梦,而童振源的期待则是,希望陆生返回大陆后,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陆生在大陆接受既有的教育与价值观,但曾来台求学的陆生已较能理解台湾,对台湾有进一步的认识,期待他们能跳脱既有框架来看待台湾的一切,寄望两岸可以因为青年学生的交流,增加理解与互信,对于未来的两岸关系产生正面的助益。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