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湾地区大陆学生座谈联谊活动感想◆文/陈昕昀(陆生)《交流杂志104年6月号第141期(历史资料)》

我们看一样的电影长大,听一样的歌,有一样的文化基础,我们可以共同为梦想打拼。这是台湾八○后女孩张嘉郡在部落格上面所说的,她的心愿越过浅浅的海峡。而我的愿望亦如她所说,跨越海峡仅一步之遥,我想要看看对岸的面孔,心灵感受彼此的真诚。

我一直视来台湾学习交流作为上天的眷顾,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学期,却让我懂得更加珍惜。渴望发挥每分每秒的价值去探究那从未欣赏过的独特风景,聆听那从未获悉的绮丽传说。

幸运的字眼总跳脱不离我的脑海,面对自己所享受到的一切生活便利,怀著感激与感恩的心情认真对待在台湾的每一件事情,似乎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当然,参加海基会举办的「陆生交流活动」更是一种夹杂著激动紧张和兴奋的复杂感,不可名状。当我看到海基会大楼的形貌,看到海基会的招牌,我才真正意识到,以前只有在历史课本中提及过的字眼终于活灵活现的耀目眼前,如此真实,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似乎已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的游客状态。台湾生活两个月,对周遭的自然社会、风土人情都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一套感官与评价。

因为自己对政局并无刻意关注,加以对台湾民众生活亲力亲为的融入,让我更多的观察每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总是想要用自己的接触去了解一个人的品行,不独断,不偏激,却往往有失大局,稍显狭隘。在座谈会上听到许多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的意见表述,对陆生处境、待遇,以及对相关求学政策的发声,唤醒了我沉迷于游乐的梦幻世界,激发更多现实意义上的思考。

在我看来,台湾社会对于开放陆生来台就学的担忧在于陆生对台湾教育、文化、经济的冲击层面,无论是三限六不、还是陆侨区隔,似乎是用一根又一根的绳子将我们的身躯捆绑,不愿教育资源被侵占,生活资源被消耗,从而限制大学提供奖学金予陆生,同时亦不允许陆生在台打工等规定。我不愿做出方向性的评价,但我很赞同台湾1111人力银行副董事长王孝慈的想法,他认为,「现在台湾年轻一代对过去的政治传统看得很淡,他们对大陆有隔膜主要还是因为陌生感和不确定感。需要多花点耐心和时间,让双方增进了解,以后会慢慢变好」。我们没有很多要求,只是不想去承担本不应高昂的医疗费用,遵循本不应繁琐的行政程序。我们只想多给大陆打几个电话向他们分享我们在台湾的新鲜见闻,不愿被看作是抢占资源的「赤匪」。

记得一九八五年的夏天,中华全国青年同胞联谊会首次邀请了三十位居住在海外的台湾同胞到大陆参加夏令营,那是第一次的青春无敌跨过海峡。从少量到大量,从单向到双向,从彼此对望到相融一家。二十多年来,是海峡两岸青年的交流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特殊的窗。如今,窗外风情正浓。

其实,两岸交流最精华的地方在于:有缘分、有相知、有珍惜。我们历经数次磨合,用诚实与信心的交流叩响台湾这扇大门,突破了客观存在的重重难关以及自己所设的心理防线,踏上这片令人感动和兴奋的土地。

感谢,在台湾的交流生活,是我青春的另一种活法,它向我宣告无悔,让我绽放精彩。

虽然,我还是无法在内心深处呢喃自语,台湾,故乡或异乡?台湾,过去或未来?

但是,我不愿这是一条单行道,一家人只有多走动才能越来越近,否则再近的距离,心也会相隔很远。

深切期待大陆与台湾的青年新世代间擦出「异想」的火花,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围城,划地,但不自限。新纪元的开始,两岸青年「派」的奇幻旅程正式起航,我相信,青年交流,搭起两岸未来的桥梁;爱与善意,终将见证历史走向辉煌。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