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陪我一家成长的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文/易美玲(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附设幼儿园松鼠班教师)《交流杂志104年8月号第142期(历史资料)》

感谢海基会每年为三所台校台籍教职员举办春节联谊,让我们有回娘家的感动,回想今(二○一五)年二月六日午宴上的惊喜,让我久久无法忘怀,何其有幸可以荣获林董事长亲自颁赠的这份特别礼物,藉这份喜悦与大家分享在台校十五年的故事。

台商子弟校园生活 创造生命感动

东莞的教学生涯即将迈入十五年,伴随时光的流逝,足以让一个学步的孩子从成长到茁壮,原本一棵棵的小树,成了让孩子在大树下玩游戏的林荫大道。一所跨越两岸的学校,在大陆办学必须符合当地政府相关规定,也要遵照台湾政府的办学要求,非常不容易。这所台商学校从创校人数的六百九十八人,增加到现在的二千四百八十六人,师生都来自台湾,孩子能在大陆接受台湾教育,手上拿著经过检查又修改的教科书时,内心只有无限的感恩。想著我们何其有幸,与许多为家庭团聚而来到东莞这块福地的台湾人相聚,现在的校园已呈现完整又美丽的样貌。

数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深切感受到东莞台校每一次的改变,这些进步离不开一路关心我们的两岸政府、学校董事及各行政工作人员。深知我们的孩子在大陆需要文化的精神粮食,所以,东莞台校每年举办成年礼,有系统地建立校史馆、中华文化馆及台湾文化馆,把历史、文化及地理等各样的风俗习惯,融入教学情境。经历多年校庆,我每次都会在活动引导时,带著孩子走走看看,诉说每一张图片的故事,孩子看著图片似乎越来越知道自己生长在大陆,但家在台湾。还记得二○一○年开学时,陈金粧校长问孩子今年是建校几周年?班上孩子大声回答说「十周年」,他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欣喜。一次又一次的教学,都是回顾与展望,心中感念也有所不同。

台湾是我居住的地方,两个孩子相继出生长大,为了家庭团圆,我到东莞台校服务,在这里经过数个寒暑,看著自己的孩子一路从国小、国中、高中到离开我们,顺利回台湾读书就业。我的孩子在东莞台校就学时,经过全人教育洗礼,促使他们有认真学习的生命态度,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他们回到台湾就学、就业,让在东莞、深圳工作的我及先生非常放心,无限感谢,尽在不言中。学习的过程,孩子曾参加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印象深刻。

推广公益活动 传承感恩惜福

云南助学:东莞台校从二○○一年开始,积极参与协助少数民族的扶贫助学活动,孩子争取参加的机会,亲眼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孩子时,回家跟我分享的第一件事情是,妈妈我把铅笔和铅笔盒送给他们了。

爱心锣捐款: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东莞台校师生响应爱心锣捐款活动,孩子也拿出自己存的零用钱踊跃响应。

成年礼:先生参加两位宝贝孩子的成年礼时,告诉我一句话,我都快哭出来了。这是让人永生难忘的一刻,相信孩子也因为这一跪拜礼,将报答父母感恩惜福的情绪,表现到极致了。

童军活动世界大露营:从东莞台校生命力营地的课程中,孩子选择喜欢的社团,加入安天祥主任带领的童军社,一直到现在,他们都和学校的童军伙伴保持密切联系,一起爬山、聚会及吃饭,如同兄弟姊妹的感情,令人羡慕!

成长中的感动故事,是台校人一起努力创造出来的奇迹。轨迹像个忠实的记录者,记录著无数个从创校至今,在东莞台校工作、学习及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有许多感谢,感谢曾经教过我孩子的教师,感谢东莞台校为工作付出的伙伴和关心我们的人,如今孩子长大了,陪伴我的还有这群可爱的幼儿园孩子,他们年龄都很小,有些因家长工作忙碌,来往路程较远必须住校,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期望离家在外的台商下一代,能在有歌声、笑声和读书声的温馨校园中快乐成长。东莞台校让孩子跟随父母在健康又温馨的环境中长大,这是一种幸福,我很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心情和想法,一直陪著我走入家庭和工作。

携手同行 共创佳绩

东莞台校在大家关心下有许多改变。从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厚实教师专业发展,重视学生人格发展,它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我们不因此自满,仍以创新思维,积极思考如何让东莞台校更加成长。二○一五年期初校务会议中,大家一起玩大地闯关游戏,和各处室伙伴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生命共同体的连结,不言而喻。每个关卡都有难度,需要大家团结一心,才能众志成城。活动结束后,脑海回荡著大家共同奋力闯关的景象,思索闯关时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更快速通过关卡?这次翻转传统形式的校务会议活动,让东莞台校的每位教职员工,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上到下连成一气、融为一体方能成功,如此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团队,拥有的续航力,足以惊天动地。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东莞台校在两岸菁英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蓬勃发展,创造出辉煌的佳绩。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