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关怀两岸婚姻亲子—海基会举办「北区陆配团体负责人座谈联谊活动」◆文/林芳聿《交流杂志106年8月号第154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来自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宜兰县、基隆市、花莲县的陆配团体负责人齐聚一堂,参加海基会在6月8日举办的「北区陆配团体负责人座谈联谊活动」,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柯承亨引用唐朝诗人黄峭诗句「日久他乡即故乡」,强调台湾就是陆配们的故乡,并期许所有的新住民成为正港的台湾人。

海基会是所有陆配的家

自1987年政府开放两岸交流以来,双方人民往来频繁密切,两岸通婚件数稳定增加,截至今年4月底止,陆配取得台湾身分证的人数已超过12万人。海基会在两岸通婚的过程中,始终扮演著第一线服务的角色,从陆配踏上台湾土地那一刻起,申请来台团聚、结婚登记、依亲居留、长期居留至定居,都需要办理文书验证,海基会在每个阶段都全心关怀、陪伴著陆配及其家庭,并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服务。

柯副董事长兼秘书长致词时表示,两岸政治结构性的问题,是历史造成的,需要时间来化解,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朝善意来做,我们很乐观也有信心可以打破僵局。海基会将持续推动交流、服务的工作,很感谢陆配朋友们的支持,希望大家能把海基会当做自己的家,有空的时候多到海基会来坐坐。

扩大举办陆配座谈 邀请北区各团体代表联谊交流

海基会为了解渡海来台的陆配及子女在台遭遇的问题,自2012年起就在各县市举办关怀大陆配偶座谈会,深入了解大家的需求与问题。这次的活动首度针对「陆配团体」负责人举办座谈联谊,透过面对面交流互动,倾听与会者经验分享及具体建言,同时也安排陆委会和移民署详细为与会者解说相关政策与法令。

陆委会针对去年「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21条函释,说明各机关(构)、学校之临时人员,不受在台湾设有户籍满10年之限制,即放宽陆配只要有依亲居留资格,就可应征担任公教或公营事业机关(构)临时人员职务。移民署则为大家解说「新住民发展基金」四大计划及其补助申请方式,与会者吸收最新政策及资讯后,都表示将带回与更多陆配姐妹分享。

透过即时互动 意见交流与分享经验

在交流座谈时,与会者踊跃提出各种意见,包括延长陆配父母来台探亲之停留时间、建议申请身分证年限由6年缩短为4年、提议开放「准」陆配与家属婚前来台了解台湾配偶家庭状况等,涉及领域涵盖广泛,在场机关代表除即时回复说明,并表示将认真研究陆配提出的各项建议,做为未来修法的参考。目前政府持续一步步推动放宽相关政策法令,研拟生活辅导等措施,期许让陆配朋友们能在台湾生活更美好、更美满。

过程中,有部分陆配团体负责人主动分享经营团体或服务个案经验,也协助说明政府相关措施,建议大家适时向会员正确宣导相关法令及规定,一起为陆配争取应有权益。

海基会贴心安排 获与会者肯定

座谈结束后,海基会特别安排参访「台北故事馆」,让陆配朋友们更进一步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透过专人导览介绍,了解该馆与台北发展的历史。参观完毕,馆方人员还请大家试喝包种茶,让与会者印象深刻。

海基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接受政府委托与授权,协调处理两岸人民往来相关事务,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办理关怀台配、陆配相关活动」。为有效整合政府与民间资源,本会积极建立相互支援网络,与陆配团体建置沟通与交流平台,提供法令政策新讯、协助政策宣导,同时,协助陆配处理在台生活适应、就业、教育、子女教养、保护照顾及急难救助等各种问题,帮助陆配融入台湾社会;除了关怀陆配在台湾的家庭之外,在对岸的原生家庭,也是海基会服务的对象。

「悉心关怀、积极协助」是海基会20几年来秉持的一贯信念。未来,海基会将陆续在中区、南区举办类似活动,展现海基会服务两岸婚姻亲子与家庭的决心。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