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新富町文化市场-老派灵魂的重生◆文/ 云 醉《交流杂志106年10月号第155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传统市场之于台湾文化,是如此亲切,相互依存 伴随大众超过八十年的传统市场,因时代变迁逐渐没落,为人遗忘 现以「新富町文化市场」重新开张,让人窥见隐身于市井邻里的老派灵魂

凌晨摊贩的货车进进出出,货物上上下下;大手拉小手,手中拎著满满一篮子收获,脸上写著平淡朴实的幸福,当季所有食材以最新鲜的方式呈现,彷佛还能感受到食物原有的温度。不同时段的「喧闹」更是市场文化活力的一部分,人们在这里购买日常生活所需,更在这里寻找无处不在的浓厚人情味和上一代留下的美好回忆。传统市场的可爱之处在于,不仅具交易功能,更如海纳百川,让文化得以流传。

见证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坐落于台北万华东三水街市场旁,乘载著许多历史记忆的「新富市场」于1935年落成,不只一改清朝市集的杂乱感,更是当时第一座、也是现存日据时期公有市场中,同时展现1930年代新式卫生政策与建筑式样的仅存案例。从上空俯瞰,罕见的马蹄形建筑,涵盖木造、砖造、钢筋混凝土3种结构,中央设有天井、墙面开多扇窗,采光佳、通风好,为当时的前卫建筑之一;除市场主体外,亦保有昔日木造的管理员办公室及日式宿舍,呈现完整建物原貌。

1970年后,「新富市场」渐趋没落,2005年,「新富市场」从人们眼中的破落市场,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长期的发展停顿,反而保留下日据时期的空间脉络,2006年正式被指定为市定古迹,数年后,古迹内的摊商陆续迁出,2013年由台北市市场处完成空间修复,而原本作为买卖与生活的场域意义,因为空间定位的丕变而面临转换。虽然不再是供应民生的传统市场,却成为与历史相遇的文化桥梁。

老灵魂注入新生命

历经八十多个年头的岁月交替,2017年3月以「新富町文化市场」之姿重新开张,从「新富町食料品小卖市场」、「新富市场」到「新富町文化市场」,面对不同的时代定位,老市场型态随境转换,细心观察可看见,每个翩然转身的背后,隐藏多元的技术与智慧。

「新富市场」兴建时基地约506坪、建物约199坪,市场基地四周则围绕约160公分的红砖墙。市场本馆墙体为加强砖造,外墙以洗石子做出洗炼的水平饰线,与新增建的半月形清水混凝土,比邻而居无违和感之下形成巧妙的对话空间。每一个入口处上方都设有雨遮,屋顶以混凝土浇制,并以钢筋混凝土梁支撑。整体建筑风格简洁、少有装饰,却拥有高度机能性。建筑的马蹄形平面,在全台公设市场中相当罕见,不仅创造一个流畅的购物动线,独特的中央天井同时满足市场内部的通风与采光需求,也让空间显得更明亮、宽敞,兼具环保功能。大门口的弧形空间,不特别与其他空间作明显的区隔装潢,延用建筑物本身遗留下的物件,打造与建筑本体一致的氛围。从墙面不同的窗户望出,看见的是不同的老台北景致,融合怀旧风,也与当代设计与艺术相呼应。

跳脱原有传统市场食物交易买卖的框架,打造出复合型态的创意基地,内部空间除有艺术展览外,也设有餐桌学堂、巷仔内教室、展演空间、创意协作空间、进驻办公室、复合式餐饮空间等,从食物、料理、风土、城市四个面向出发,举办各式各样的导览活动和工作坊,打造都市、建筑、艺术、设计、文化等多元创新能量,让新旧使用者、不同时代的使用模式共存其中,透过彼此的互动产生具有公共意涵的文化场域。

市场廊道常态地展出「新富市场」的历史和过往摊商的袖珍模型,以及一些有趣的「市场豆知识」,像是「全鸡该从哪边开始剁」,「怎么知道食物有煮熟又不会煮过头」,「菜刀钝了怎么办」等买菜煮食的问题,邀请资深摊商和主妇帮忙解答,让传统市场文化更贴近现代人生活。

寻找市场的庶民文化

一扇寒暄的老摇窗、一道好客的火烧墙,吧台前的老旧窗棂与老师傅编织的蒸笼灯,照亮每位到访的客人,点一杯咖啡,细细品尝老万华新人情。斑驳的木头与充满岁月的石座,见证市场历史岁月的摊位,如今尚未卸下贩售的任务,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与食材,改为贩售文创商品。贩售的本质从未改变,而是另类的世代传承。

「新富町文化市场」透过整修保留古迹建筑,仅是保存文化脉络下的历史骨干,人与人间的交流,才是活络的关键,让在地的人有机会走进来,与参与规划的人认识,成为彼此交流的契机,空间是一种媒介,更是一种理解。

附近的市场摊贩已与「新富町文化市场」产生密切互动,屹立80年的制冰产业,是其最大资产特色。紧邻建筑的日式制冰室,冷冻马达的巨响以及锯冰的声音,是爱娇阿嬷从年少迄今未曾间断过的日常,注水、冷冻、锯冰制作,厚重的冰砖需要什么「眉角」与「屈势」来搬运与切割,全部一手包办。制冰室见证周遭市场文化的起落,现今以文化重生为由开放给大众参观,爱娇阿嬷仍然亲手制冰,为市场开启新鲜的每一天。

延续传承文化意蕴

每个被遗忘的老城角落,如同干涸的果核,期待透过再利用萌发新的生机。借由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定期进行导览,介绍建筑特色与发展历史,透过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使更多人能了解市场;也与东三水街市场的摊贩合作,进行一连串手作课程,凸显社区自觉、活化文化资产,并转换为饮食教育场域,逐步形成在地认同。另外,举办展览与讲座探讨城市规划的议题,让民众与在地职人一起走进巷弄长知识,引入年轻创意活水,开创创意经济。

你是否也开始期待「新富町文化市场」下一个80年?城市生活空间的记忆已超越「故事」和「历史」,在历史场景中说故事的魅力,让这些过去曾被遗忘的角落,经过翻修、整顿和文化保留下,注入新生命,让历史与新文化新旧融合,呈现都市中难得的珍贵样貌。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