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漫画艺术的大冒险家郑问◆文/钟孟舜(《千年一问─故宫郑问大展》策展人)《交流杂志107年10月号第161期(历史资料)》

本名郑进文的郑问(1958 ─ 2017),生于台湾桃园大溪。早年在设计公司任职,后来自行成立室内设计公司。1984 年在《时报周刊》发表第一篇漫画作品《战士黑豹》,开始漫画创作生涯,陆续发表《斗神》,以及取材自《史记》刺客列传的水墨手绘漫画《刺客列传》。

1989 年,郑问与作家马利合作,在《星期漫画》上连载《阿鼻剑》。1990 年3 月接受日本讲谈社邀请,在日本发表《东周英雄传》。1991 年以作品《东周英雄传》获得日本漫画家协会颁赠的「优秀赏」,是这个大奖四十多年来唯一的台湾得奖者。而后在日发行《郑问之三国志》,由日本著名作家神凉介撰写剧本,是首次以台湾人为名的日本电玩。日本《朝日新闻》称赞他是漫画界二十年内无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异才」。

27 岁的惊世画技─《最后的决斗》

《最后的决斗》是郑问刊登于1985 年在《欢乐》半月刊创刊号封面的作品,当时27 岁的郑问用浓墨重彩的写实手法,首开先例画一个中国式的故事,因而震撼了艺术界,有些老读者或许对这张图仍然印象深刻。

郑问主要是用百点牌PENTEL 水彩绘制《最后的决斗》封面,且是厚彩与淡彩并用。

他画图的第一个顺序是决定构图。《最后的决斗》整个构图呈现一个倒三角形,所以所有画中人物的肢体动作,包括红色盔甲的勇士弓箭步、马脚弯曲的程度,每一个细节刻画都是为了更接近郑问心中完美构图。

另外若依传统美术训练,画作若要写实,则需要模特儿或是参考照片,然而很明显的,该图在创作时不可能真的有马与士兵在眼前,以这样的角度定格让画家画。

再加上即使在电脑网路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更多参考资料或是利用绘图软体做出绘画角度的各种尝试,能画出这张图的虚拟空间及虚拟光线,也是非常困难,郑问却只凭想像力以及对绘画的掌握,就能画出这样的惊奇之作。

在技法和设色方面,郑问与普通的绘画训练也有很大的差异。若仔细看可以发现,马的后腿臀部有些纸张纹路的亮面,不同于一般认知在画中留下白色的亮面,那是在水彩干了之后,用硬笔毛的平涂笔沾清水洗去颜料所产生的效果。有些更亮的地方,则是用加白色的颜料,变成不透明的方式来加亮。所使用的纸张几乎都是用义大利水彩纸,材质较为厚实才撑得住反复颜料水洗。

虚实转换之间─《阿鼻剑》

继开创连环漫画中运用厚彩画法及水墨画法后,郑问又创造了一部影响世界各国漫画家的巨作《阿鼻剑》。他使用早期池上辽一先生及香港漫画所用的打网技法,以更艺术化的素描方式刻画人物脸部,再以抽象的笔触绘制身体,藉著拿手的疏密对比构图,提升至写实与抽象的对比。

《阿鼻剑》另一项开创性的做法,就是将无形的东西具象化,如将掌力透过铜锣变成具体的手掌,将武侠世界的功力描写由幻象变成具体,也影响后来很多的漫画及影视作品。另外,「联想隐喻」的创新画技也是起于《阿鼻剑》。也就是说从画面可联想隐喻到一种事物,也可能从一种事物联想隐喻变成画面。

《阿鼻剑》有一张非常有名的彩稿,背后金刚力士的铠甲化为一个圆形的弧度,再转移到前面「何勿生」身上。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光凭透视能力想像这个空间感是非常困难的,很难想像郑问当时甚至打不草稿,而是用水彩打底,再以笔沾清水洗亮的方式作画。这是一个高难度的透视画法,这种画法常用在讲究作品气氛的水彩风景画上面,郑问刻画如此具象细致的人物,还要搭配丝毫不能出差错的透视,直到今天还是很难有人办到。

除了惊人画技,在《阿鼻剑》画面也有郑问对佛的概念想法。金刚力士转化为「何勿生」,代表「何勿生」护持所有修行向善的人,帮助调伏魔障。用一张图传达深奥的文字,一直是郑问画图很重要的部分,所以他思考画面的时间都比画图还要久,如果想到他满意的画面,画图只是一个流程了,如同转物,把他的想法转成画面。

集大成之作─火力全开的《郑问之三国志》

《郑问之三国志》这套游戏的来由极富戏剧性,最早是当时日本软体制作实力最强的《gameart》社长宫路洋一,想做一套三国的游戏,他看到当时在讲谈社连载《东周英雄传》的郑问,惊为天人,非找到他来设定人物。但讲谈社担心漫画家接外稿无法专心连载,并未提供郑问连络方式,宫路洋一社长还是不放弃,到处打听。

当时台湾有非常多盗版日本的游戏,日本游戏公司共同组织的「日本软体联盟STAC」时任事务局长小川先生来台了解情况,宫路社长知道小川先生的台湾行,便托请他打听郑问,后来辗转透过台湾游戏公司才连络到郑太太,这当中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

《郑问之三国志》经由三年完成,由于稿件过于珍重,日方坚持不以快递运送,皆是小川先生趁来台与台湾软体业者沟通接洽时,当中来回十几趟将稿件亲手带回日本。稿件拿到日本游戏公司时,所有人都非常惊艳,宛若图画发出光芒,接触的人全都要戴手套、口罩,而且面对图画时只能吸气,吐气就要转头回避。

三国志是整个东亚地区熟悉的题材,此作品也是郑问创作火力全开之作。

郑问将过去建立的几种风格、一切技法全部用在《郑问之三国志》上。开始从单张图的中西混搭,到不同页面间的混搭,而且融合的不只是在单一张画面上,是将一百多张作品视为一张图来融合。

这一套作品中,有纯粹厚彩西画,有笔墨淡彩国画,有中西碰撞的新画风,这三种东西合成一套作品,郑问敢这样做,却也没有人觉得怪异,可见整套作品才是前所未见的融合。

美术史从未有中西合璧画法,如西方油画写实的笔法郑问能写实到连肌肤上的毛细孔都画;而在东方的水墨特色中,郑问写意得宛若抽象。郑问所实现的不只是中西融合,而是中西碰撞!苏东坡说:「正楷如人直立,草书如人狂奔。」郑问如立也如狂奔,结合了两种最极端的画风,现在大家多以漫画家、插画家角度评论郑问,事实上如果单以纯艺术的角度去探讨,郑问这一册三国人物像的创作,可以说已产生了新的画派。

例如《长坂坡》可以说是代表之作,观者往往被其气势所震摄。这张图整个就是超级郑问风格,别人很难仿效,有著强烈的构图、惊险的画面、抽象与写实的结合。后面的披风,化成一道红色的翅膀,不是好像,是真的暗示翅膀。这是郑问经常做的,暗示某种符号在画面中,但可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暗示虽然在画面中危险到有如墬入万丈深渊,难以逃出生天,但最后仍有一线生机。

图就是答案

郑问已经有二十多年余未发表过漫画作品,许多新的读者是在这次《千年一问─故宫郑问大展》中初认识郑问。同时郑问生前也不曾办过任何个人展览,在还没入场参观展览前,或许有些质疑的声音认为漫画不是正统艺术,何以在国家级的博物馆故宫举行展览?然而,展览前各领域的鼎力协助,故宫对于漫画艺术的长远而包容眼光,让漫画进入故宫展出的漫长旅程,顺利得超乎预期。

而今展览已结束,展期中参观过的观众,相信可以回答「漫画能不能进入故宫」这个问题,郑问展现的艺术能量已经无法受限于单一画派,而是揉合各种技法加上创新,建立出独一无二的郑问派画风。在一张作品中,观众既能看到郑问传承前人的扎实古典画派功力,也能体会郑问开天辟地的实验想像。郑问生前甚少谈及自己的创作理念,在少数的访谈中,郑问曾经说过:「一切都是结果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多么困难的方式,多么简单的方式。图的本身就是答案。」期望观者能在大展中看到图的答案,也能稍稍窥见郑问这一生的答案。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