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社创中心 挖掘无穷潜力◆文/陈曼柏《交流杂志108年4月号第164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谁说办公室只能一成不变?
甫踏入「社会创新实验中心」,现代风格的入口设计迎面而来,三五人群正低头忙碌,现代风格的入口设计,搭配当代思维的装潢设计,承载社会企业在此驻扎,这里不仅是两排楼房建筑物,它更是创造力的起源地。
为活络及加速台湾社会创新发展,原位于金华官邸之社企聚落及青创基地已于日前搬迁至空总 APP 创意园区,更名为「社会创新实验中心」。「社会创新实验中心」以「连结未来、连结全球、连结在地」为核心,期待发掘更多社会创新模式,提升民众对社会创新的认知。
每周三进驻办公 与业者面对面
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开创每周三、五在行政院外「远距上班」的新工作模式,写下阁员在外工作首例。如今唐凤固定每周三早上将「办公室」搬到社创中心,直接聆听社企需求,再次创下阁员在行政院外定时、定点办公,并直接与民众面对面的先例。社企团体上门咨询聊天,贴近社创朋友的需求与声音,透过创新团队的说明厘清需求、找到权责的机关并定期追踪,设法修订出更完备的法规,达成所谓的法规共同创造的目标。不仅如此,唐凤更走访台湾各地,实际与不同的社企接触。
唐凤表示,「社会创新实验中心」之落成是众人集思广益的落实,打造健全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政府目前重要的施政方向之一,并承诺会一直「与社会企业同在」。
「社会创新实验中心」由空总原文电中心、军务处两栋建筑改建而成,以共享空间概念发展的项目,多达250坪以上的空间供社企使用。其中除有办公、营运展示、活动空间外,还有摄影棚、3D印表机等设备可租借使用。社创中心汇聚更多社会创新资源,以6个月为一期,让有意愿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团队,可申请轮流进驻、不用支付场地费,包含实体及虚拟社创团队等所有社会创新模式都可以在这进驻展示。例如「iGoods爱物资」是结合金流及物流的捐赠物资分享平台;「绿然能源」借由媒合低收入户与企业出资,协助低收入户家庭免费换装LED灯具,达到降低污染与改善弱势生活的双赢效果。
社企竞赛激发创意
不仅如此,「社会创新实验中心」更不定期举办挑战赛等各项活动,建立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运作模式。例如,今年3月底举办的「社会创新实践家-2019 TiC100社会创业竞赛」,便以国内外特定社区为标的,从在地服务中寻找创新创业机会,为创业组织及社区成员带入在地经济;以社会中普遍化存在之公共议题,以及科技与创新方式解决社会问题之社会创业团队三项主题进行比赛。
有鉴于自媒体时代来临,社会创新团队的宣传行销不仅依赖外部的传统媒体报导,更主动出击,搭上网红直播热潮,让自己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全台社会创新网红培育课程,于今年3月13日正式启动,首站抵达台东,接著是台中、台北以及高雄。每周两次共六小时,为期三周。参与者关注原住民、新住民、环保、司法正义、食农等社会议题,充满多元性,这些新世代的社创网红发挥创新能量,不只创造更多社会影响力,更可持续经营自己的社群品牌。
行动远距教学 温暖长辈的心
「社会创新实验中心」不仅提供直播共学、科技应用及创艺厨房等软硬体,作为进驻团队试炼场域。唐凤更身体力行,与经济部中小企业处造访进驻团队「幸福食间」位于屏东县高树乡的善导书院,以行动支持社会创新协助偏乡教育,结合社会企业、在地社区与非营利组织的循环生态系,符合永续发展目标中的教育品质、减少不平等、责任消费与生产等目标,期望创造三方共好的循环生态系。
今年农历新年,首发「行动远距教学课程—迎春手做艺起来」,邀请苗栗兴隆社区、埔里厚熊馆及屏东竹田社区,将近百位阿公阿嬷们一起动手做居家春节园艺—竹报平安纸花瓶,以直播同步互动教学方式,一步步教导如何用黑墨展现竹节的美学气度,结合创意多元媒材的体验,首次挥毫的长辈们,落款写下充满年味的「平安」。
走进邻里推动社会创新,是「社会创新实验中心」开创社会影响力的另一项触角。运用在地条件,邻里关系、社区连结、小型商店等,可有效地回应社会需要,达到永续发展功效。「社会创新实验中心」与义村里合办的「新春挥毫庆猪年—里民同欢活动」,邀请三位超过八十岁的书法大师现场挥毫,跨越年龄的距离,让里民们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体验DIY写春联,充满温馨又欢乐的气氛。
永续发展创新经济模式
目前台湾在教育、性别平权、终结饥饿、终结贫穷等部分进行相当有成效,社会企业发挥很大的功劳,同时积极将这些社会企业的经验数位化、国际化。而联合国提出的17项永续发展目标,不仅是全人类共同追求愿景,也成为台湾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契机。此中心的成立宗旨,以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展现永续发展新经济模式。诚如唐凤所言,采行联合国的永续发展指标「跨部门的伙伴关系」,与社会企业一同打造更完善的生态系统,从偏乡到城市,落实到台湾各个角落,将可改善更多的社会问题,凝聚全民一起解决问题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