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高学历高尴尬 两岸博士就业难◆文/宁鸣生《交流杂志108年10月号第167期(历史资料)》

这是个「高学历、高尴尬」的年代。

过去,读完博士似乎理所当然在大学任教,才符合博士这个「身分」。曾几何时,台湾少子化浪潮来袭,大学纷纷阵亡,大学教职变得极不保险,已经「上船」的教授们且战且走,有的或离或退,赴大陆寻找第二春;刚毕业的博士比较惨,有可能「毕业即失业」。

博士过多现象已经不是新闻。从前博士相当「稀有」,1991年博士毕业生仅608人,2008年至2018年每年却产制出约3、4,000名博士,10年内总计台湾共有4万1,206人拿到博士学位。

少子化浪潮 大学教职难寻

问题是,我国大专校院教师总数也就4万多人(107学年计4万6,794人),要容纳新博士,只能靠在职教师「汰换」,10年内当然办不到—更何况近年来高教惨澹,大学教职只会少不会多;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原本就不易找到工作的新博士,只好纷纷去当「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

要当「博士后」,通常得找到一位教授愿意收留,再以教授名义写研究计划书,向科技部申请预算,若通过就是1年1聘(每个计划约1年至3年),年薪约70万(税前),连同1.5个月年终奖金,平均月薪约5万多元(税前)。

「博士后」是暂时栖身之处,每年科技部约通过2,000多名国内外博士申请案,例如2017年就有2,217名国内外博士拿到补助,其中1,761名是台籍博士。

不过,2018年7月31日,科技部修正《补助延揽客座科技人才作业要点》,却宛如平地一声雷。该要点增订博士后研究人员「总补助期间最长6年」,且「同一计划以延揽1位博士后研究人员为原则」,预定1个月后生效。

「博士后」生涯不宜过长

科技部的理由是,博士后只是研究生涯的一个过程,不是职业,国外「博士后」平均只有3年,台湾的博士后却有一成多已逾6年,甚至还有长达10年。科技部强调,超过6年的「博士后」会占据新博士经费,希望「博士后」们勇于承担,进入业界或学研界。

科技部一番美意,却引起学界恐慌,包括台湾物理学会等8大学会发声明抗议,最后科技部只好从善如流,暂缓修正要点。今年5月14日,科技部宣布修正《补助延揽客座科技人才作业要点》,其中一条就是「删除博士后研究人员总补助年限为6年限制」,8月起生效,算是警报解除。

不过「博士后」胃纳毕竟有限,政府因此力促博士走入产业。例如科技部推出人才企业实习RAISE计划,每月补助6万元,希望让千名博士进入300间企业实习,并媒合至少2/3就业或创业;教育部也提出产学博士计划,每人最多可获补助5万元,以培养产业型博士。

企业对博士需求低

但这项政策成果并不好。今年3月一场立法院业务报告中,立委指出我国博士人才高达81%在学研单位任职,仅18%进入产业,更只有4.7%进入企业,明显低于其他先进国家。政府媒合企业参与博士培育计划,成果也不理想:科技部自2014年度至2019年度释出企业培育博士预算,结果补助案件仅从27件增加到41件。

有「博士后」指出,其实台湾企业对博士的需求很低,就算是需求最多的台积电,2018年台积电员工人数4万8 千人,以2017年博士学历占比4.5%来算,台积电博士人数也才2,160人,每年能容纳的新进人员,非常有限。

从企业角度去想,除非是高阶研究人员,否则没必要雇用起薪较高的博士,硕士更便宜好用;从雇员角度去想,读博士就是要教书,如果雇主只要求硕士毕业,何苦多花5、6年辛苦读博士?

大学专案教师太血汗

不少新博士退而求其次,担任大学「专案教师」。该制度原本只是国立大学的短期补充性人力,不受《教师法》保障、也不适用《劳基法》;后来不少私校也仿效,以编制外「专案教师」取代编制内「专任教师」,有些老牌私校专案教师占比甚至超过5成。

「专案教师」是条不归路。首先,专案教师1年1聘,年薪仅9到11个月;其次,专案教师工作量等同专任,有些学校更直接在契约中要求每周授课16小时;第三,年轻专案教师常常必须分摊行政杂务、开系上老师不想开的必修课;最后,由于太忙而无暇从事研究工作,专案教师几年后常常被系上以「研究成果不够突出」为由资遣,鲜少转为专任。

对学校来说,同样一个人力,以月薪65K计算,专任教师年领13.5个月,专案教师年领9个月,一年就可以省下30万,何乐而不为?

博士西进各有利弊

台湾高教大环境不改的情况下,博士已经很难生存,无怪乎去年年初中国大陆宣布惠台31项措施,吸引不少博士西进。

选择西进究竟是不是个好主意?不少过来人意味深长地表示「不好说」,原因是大陆大学教职性质多样,编制内或是编制外,科研岗位、教学岗位或是科研教学岗位,薪水、福利、上课时数以及「科研要求」(每年要发多少论文、专利、比赛、研究案等)都不一样,各省、各校、各系的差异也很大。甚至有些想都想不到的情况,例如各种证照公职考试与学校期末考,在台湾习惯由助教监考和改考卷,在大陆则由教师一肩承担,几百份小山般高的作业或考卷,已经把教师榨干,根本没力气再做研究。

一般来说,陆校聘任台师多半是「编制外」,普遍行情是税前约人民币18万起跳,且编制外教师多半没有年终奖金;又因为没有扣「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所以就医、买房甚至未来退休都没有保障。

至于编制内教师,目前台人可在中国大陆多个省市事业单位工作,也有台师已经参加并通过入编制考试。编制内薪水看起来不多,扣完「五险一金」只剩下人民币4千元至6千元,但福利较好,也有年终奖金等,最重要还是心里踏实。

陆博士也有1/3未获教职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许多博士西进,但事实上中国大陆也有1/3博士未获大学教职。根据陆媒报导,近年大陆博士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从2004年2.3万人暴涨到2018年6万人,而2018年更有10万人「入坑」被录取为博士生。

博士暴增造成就业问题,但如果是吃香的科系,例如电脑、应用数学、人工智慧、自动化控制等,除了容易在大学找到教职,若科研成果较多,每年绩效更是可观,薪酬「10倍都有可能,可说是没有上限」,还可在校外找横向课题,收入也很好。

工科博士去国营企业也是一条路,一来学用合一,二来企业给研究经费也不小气。但博士毕业生进企业有个天生的弱势,就是永远会是「年纪偏大的新人」,只适合走技术路线,走行政管理路线嫌太晚,也就较没有机会分配资源。

相比之下,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部分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例如华为公司连续3年都招到最多的北京清华大学博士,腾讯、阿里巴巴等也很受青睐。在企业做科研,好处是科研难度较低,但企业更看重经济效益,不像学术研究容许一再试错;博士也必须更融入商业文化和商业环境,更注重沟通能力。

企业老新人 学习适应文化

相较之下文科博士就比较尴尬,有人找到大学教职却被「放鸽子」;有人去中学教书,还有一些非学术工作例如大学的辅导员也要求博士学历—以往这个职位只需要大学毕业或硕士毕业。

综合来说,博士就业问题不只是两岸独有,而是全球普遍问题,早在数年前已获美国、日本、德国等重视。2011年,《自然》杂志连发3篇文章讨论博士过多现象,认为主要是受科研项目需求的驱动,而没有充分考虑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容量。

形势比人强,高学历高就业时代已经不再,博士也要「接地气」,不能只以教职为目标,还要培养自己在私营部门就业的能力;至于政府则应检讨高阶人力需求,并由产、学、研三方联合培养博士,从源头改善问题。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