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霸气不失悲悯 杜元坤乐当「上帝派来的天使」◆文/王昭月《交流杂志109年2月号第169期(历史资料)》

义大医院院长杜元坤是国际神经显微重建手术权威,他自创的「杜氏刀法」八度引领世界风骚,获奖无数,现更投入先进的细胞疗法,矢志要让台湾无残瘫。行医 30年来,他特立独行但不失悲悯,个人捐出上亿薪水行善且定期到澎湖离岛义诊,乐当上帝派来的天使,济世救人。

斯巴达教育磨出医界奇葩

杜元坤出生于台南善化富裕家庭,父亲却从小施以斯巴达式教育严格磨炼。他天资聪颖,轻松就考第一,高三时同学全力准备联考,他照拉提琴、练拳击,仍成绩优秀。

原以为能像父母都考上台大,结果录取台北医学大学,自尊重挫,他骑著单车到海边想轻生,到海边时却觉得肚子好饿,鼻子摸摸又骑回家,母亲为他煮碗面,以爱迎回,他和著泪水吃,永生难忘这一幕。

上北医后,杜元坤如脱疆野马,玩乐团也迷橄榄球,还偷偷参加转学考录取师大音乐系,父亲虽没反对,但要他自己付学费,一颗软钉子,让他乖乖继续学医,直至大七那年申请到马偕医院实习,才确立当外科医师的志向。

选择专科落到第四志愿 却在骨科绽放精彩

杜元坤先到台南逢甲医院工作,因想精进外科技术,又投考林口长庚医院,从住院医师第一年(R1)做起, 薪水两万多,待遇降为先前的三分之一, 同学大表不解,他则蓄势待发。

住院医师第三年(R3)时开始选科,首选志愿是心脏外科,却因年轻气盛跟护理长吵架,断了去路。其次选大家抢破头的神经外科与整形外科,又拗不过同事的请求而退让,最终到第四志愿的骨科。「我自认不差,不想与人争,现在回想起来并不聪明。但当时若没到骨科,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杜元坤」。

杜元坤悟性高,到骨科半年就完全上手,想再学其他专科,碍于规定,进不了其他科手术室学功夫,不服输的他于是自学,而促使他疯狂钻研显微手术的是位重伤的年轻人。

跨科自学显微手术 「屋顶上的开刀手」练就神功

担任总医师的第三天,杜元坤收治一名车祸断腿的青年,他将病患骨头固定后请整形外科帮忙接血管,整外医师却说只接细微的血管,要他改找心脏外科;他找心脏外科,对方又说只做开「心」大手术,双方互踢皮球。基于救人,他心一横决定自己来,首度做显微手术接血管,竟顺利完成,艺高人胆大。

「当骨科医师总以为把骨头接好就够了,那天起,我觉得医师如果只会一种本事,要救人并不够」,不过他说,早年外科是师徒制,长庚骨科不做显微手术,他没老师可学,只好设法自学,从国外订购许多教科书和录影带研究,也自费买显微仪器、器械,躲在自家顶楼的个人手术室「练刀」, 使用鼠兔练接血管。

学生时代,他当「屋顶上的提琴手」;当医师后,成了「屋顶上的开刀手」。

自创「杜氏刀法」 扬名海外

杜元坤从骨科自行跨到整形外科,钻研臂神经丛绕道移植手术、皮瓣移植显微手术及脊椎重建手术,30年共发展出37种术式。民国84年,父亲糖尿病恶化需截肢,他用自创的术式成功保住父亲的脚,这种术式后来在美国梅约医学中心发扬光大,被称为「梅约术式」,让他在国际崭露头角。

强大的心志掩不住锋芒,杜元坤早年参加专科医师考试时,就是全国外科及骨科双科状元,35岁当上基隆长庚医院外科部长,在林口长庚时还是副院长热门人选,屡创长庚医疗集团纪录。后来碰到父亲过世,须回南部安家,选择到刚创设的义大医院当骨科部长,义大开幕的第一台显微手术,就由他操刀。

转战南台湾 掩不住锋芒

转战南台湾,看诊时他要病人伸脚让他检查,常有人一脚就踩上他的膝盖或白袍,他知道患者们并非不敬。之后与其等病人把脚伸出,干脆先弯腰替他们检查,「放下身段」对自负的他来说,是重振旗鼓的第一课。

到义大后,很多中北部病患追随而来,也常有国际病患跨海求医,门诊量高达2、300人,每天工作近20小时,常开刀到半夜,国外许多医师飞来向他学习。

擢升院长后,为节省通勤时间,索性以院为家,被戏称为「住院院长」,但再忙都要挤出时间到实验室研究,赴世界知名大学访问教学、示范手术,全世界臂神经丛医学有十二波革命,8次由他带动,「我喜欢现场示范,这能向世界证实台湾医疗绝对真材实料」。

引领臂神经丛治疗八波革命 发愿要让台湾无残瘫

杜元说,臂神经丛是由第5、6、7、8颈椎神经及第一胸椎神经组成,主控上肢活动。30年前臂神经丛扯断后硬行接合,成功率仅10~15%,他开创的神经绕道手术,取病患对侧第12对脑神经或横膈膜神经、肋骨间神经与患处神经接合,病人耸耸肩、吸口气,神经就能传导,成功率提升到8成。「我独创的术式以前被骂到臭头,现在蔚为主流,还用来治疗残瘫病人」。

让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杜元坤正掀起新的医疗革命。「要接合比头发还细的血管,难度绝高,医界多打退堂鼓,不过愈困难的医疗,代表愈有需求。」

进军先进细胞疗法 找到细胞再生的关键

除独门的「杜氏刀法」,10年来他也投入细胞治疗研究,试图找出细胞再生的秘诀,目前已培植出能促使细胞再生的细胞,假以时日开发成细胞层片在手术中置入,就不必再费力接合微细血管。杜元坤的实验室已发现,细胞的外泌体及控制外泌体作用机转的miRNA是促成干细胞分化成有用细胞的关键,他已找到两种新的miRNA,就命名「杜元坤」。

「只要找到改变细胞行为的方法,就能做到精准治疗,让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杜元坤坚定地说,我的理想是让台湾无残瘫,世界站起来。

一命配三百命的数学逻辑 疯狂背后是暖心

在医界,杜元坤霸气、专挑战高难度手术,被视为「疯子医师」,而疯狂的背后却怀抱暖心。有次他咳得厉害,仍硬撑看完2、300个病患,一次发生心肌梗塞,险些挂掉,也坚持看完诊才做心导管。他说,自己忍一忍,就能让2、300人获得医治,「一命配300命,很划算」,但搏命行径却让人傻眼。

而这位绕著地球跑的名医,受已故澎湖「十元便当阿嬷」庄朱玉秀济助弱势的义行感召,更自2007年起亲率医疗团队到澎湖义诊,之后与澎湖县政府策略联盟,推IDS计划,由医护人员前进离岛卫生所,一年帮澎湖人省下往返台澎间的就医交通费约二千万,个人还捐健康行动服务车给澎湖二、三级离岛。

慈善医师捐出近亿元薪水

多年来他荣获台湾医疗典范奖、细胞层片及外科手术结合软骨再生技术卓越、国际人道医疗奖、泰国皇家骨科荣誉院士、世界外科博物馆名人榜、臂神经丛手术世界领袖等殊荣,扬名海外。

鲜少人知,他在国外示范一台手术就能赚进200万元,而行事霸气、疯狂的他,却有最柔软的一面,不只不收受病患红包答谢,还常塞红包济助贫苦病患,每月更捐出一半的薪水行善,至今捐款近亿元,堪称「慈善家」。

而他也长期医援国际,足迹遍及印尼、萨尔瓦多、尼泊尔等地。2017年到帛琉义诊,碰巧总统府副幕僚长中风,他偕团队紧急介入手术,被帛琉媒体誉为「上帝派来的天使」。

「病人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杜元坤纵使跃为国际级医疗权威,从不忘以病人为中心的医者初衷。

2019年他荣获台湾医疗奉献奖,义大医院创办人林义守笑说,当初听说有个骨科医师杜元坤很厉害,于是网罗到义大医院来,但真的不知道「杜院长」竟然那么厉害,真是如获至宝。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