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粒粒皆珍珠 米界的LV—「池上米」◆文/李望云《交流杂志109年4月号第170期(历史资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这首由唐朝诗人李绅所写的《悯农诗》,几乎是所有人从孩提时期就会背诵的诗句,简单易懂,不仅描述了农夫耕作的辛劳,更提醒大家要食米知苦,珍惜碗中每粒米饭。然而,随著外来餐饮文化的引进,国人饮食习惯也跟著改变,米饭不再独占主食的地位,面食、速食、面包糕点,乃至单纯肉品,都是现代人饱餐一顿的选择。根据调查,近年来台湾民众食米量屡创历史新低,一人一年仅食用约45公斤。
尽管传统米食文化受到挑战,但是每当看到青青秧苗长成金黄色的稻浪,还是让人流连不已。尤其位处台湾后山的台东池上,更是靠著好山好水种出稻穗如金、米粒如珠的冠军米。

池上有三好 日治时代进贡天皇成「贡米」
说到台东池上,许多人或许会马上想到当地伯朗大道上的「金城武树」,这株茄苳树因2013年6月长荣航空的广告中影星金城武在此取景而暴红,从此成为伯朗大道的著名地标,吸引无数观光客如朝圣般到此一游,当时估计观光年产值达新台币5亿元。2014年7月「金城武树」被麦德姆台风吹倒,经由台湾与日本树艺师治疗后,才又原地种回且逐渐复原。然而,相较于这种因一时热度带来的名气,池上所产的稻米却是更加历久弥新。
池上乡平均海拔高度约300公尺,每当稻穗进入熟成采收季节,这片沃野阡陌便展开一场耀眼生姿的稻浪秀,与青翠的山峦、湛蓝的天空共舞。据稻米专家的研究,「池上米」之所以能让人齿颊留香、口感Q弹,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土质好:由海岸山脉冲积含黏质及有机质的土壤辟为良田,适合稻米生长。
二、水质好:灌溉水源来自中央山脉的新武吕溪,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还有全台唯一的内陆淡水沼泽「大坡池」调节水位。
三、气候好:池上乡位居花东纵谷最高点,日夜温差大、日照充足。
早在日治时代,「池上米」就因优质爽口,被当作进贡日本天皇的稻米,所以有「贡米」之称,名闻遐迩。「池上饭包」更是当今都会人耳熟能详的便当品牌。有趣的是,「池上米」生产面积仅占全台湾1%,却连续3年得到全台湾米质竞赛冠军。而另一个更传奇的故事,则是发生在人称「美国伯」的池上米农谢美国身上。

台湾米王击败日本 「美国伯」勇夺米届奥斯卡冠军
已经高龄88岁的「美国伯」,一生与种稻为伍超过70年,却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2019年9月首次代表台东出赛全国「台湾稻米达人冠军赛」,就拿到有机米组的冠军,成为全国米王。紧接著,11月到日本参加被视为全球米界奥斯卡的「米.食味分析鉴定竞赛」,更是击败向来以出产优质米见长的36位日本参赛者,为台湾首次赢得金赏奖。日本评审表示,「谢美国的米表面非常亮丽,保水性非常好,吃起来软而有弹性,最后入喉时非常滑顺,不像很多米饭吃下去会有涩感,这是会让人想一口接一口的米。」
对于自己种出的稻米屡获佳绩,「美国伯」反倒显得非常淡定,就像大多数农民一般,他只带著略显腼腆又纯真的笑容说:「平常没有特别照顾稻子,就是按照农会、农改场专家的指导方式去做,按部就班施肥及除草,这次得奖则要感谢老天爷。」他转身指著中央山脉表示,除了土质好,还有水清,海拔三千公尺的山水,从新武吕溪上游汇集到下游,他的田就在水圳取水口处,「我的稻子喝的是新武吕溪的第一口水,和国宝鱼(高身鲴鱼)喝相同的水。」
靠天吃饭、与世无争,可说是传统农民内心最根本的信仰,低腰插秧只是为了养育四方,从来不是为了比赛得奖。「美国伯」一路被赶鸭子上架参赛,却一路过关斩将,就连参加日本的比赛,都是农会从他缴交的冠军米中拿出三公斤送件,才有机会赢得国际米界的殊荣,恰恰印证了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才是真功夫的至理。

「池上米」曾遭到仿冒 影响信誉
所谓「树大招风、人红招忌」,「池上米」也曾因为享有盛名,引来不肖米商的仿冒。曾任池上乡池潭源流协进会理事长的赖永松生气地说:「早期市面上充斥著仿冒的池上米,品质良莠不齐影响了真正池上米之信誉。」他自豪表示:「好险我们起步得早,推广『池上米认证标章』。池上米好吃除土壤、环境、水质好,与花东纵谷其它的产米乡镇相比,池上稻米的制程更多一分讲究与细腻!」
严格来说,想取得「池上米认证标章」并非易事。首先,农民须参加18小时的教育训练,并且填写「田间栽培管理纪录」簿,从整地插秧开始逐步做登记,收割后将样本送到池上乡池潭源流协进会。协进会更首开先例「以品质优劣来决定收购价格」,通过稻谷容重量、白米食味值检测,才可贴上池上乡公所发的池上米商标。正是这种秉持「以质计价,而不再是以量计价」的科学化管理,才能让吃过「池上米」的人,难以忘怀粒粒皆珍珠的饱满香甜。

稻穗迎风 池上艺术飨宴轰动国际
池上的稻穗不只是台湾优质米的象征,更提供了无数艺术表演的创作源泉。从2009年起,台湾好基金会就开始在池上举办「秋收稻穗艺术节」,由钢琴家陈冠宇的演出打开美丽的篇章,接下来陆续有优人神鼓、张惠妹、齐豫应邀演出,每年都吸引大批来自各地的游客前往观赏。2013年,云门舞集40周年,创办人林怀民更以池上稻田意象创作「稻禾」,在「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演出。六年来,「稻禾」已在全球演出百余场,饱受好评,《纽约时报》曾以半版篇幅刊登云门舞者在池上稻田的演出,轰动国际,随著云门的演出,池上更成为国际人士向往的乐土。
大家或许都曾在电视上看过日本顶级和牛听音乐、喝啤酒的趣事,「池上米」除了能享受上述的艺术飨宴,也曾浸淫在古典乐的旋律中,随著乐音而熟。乐赏音乐教育基金会就曾与池上稻农合作,在伯朗大道入口端播放古典乐,从稻子插秧到收割期每天上午7至10时、下午3至6时播放莫札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音乐,可听到音乐的稻田达3.3公顷。乐赏音乐总监刘岠渭说:「音乐对稻子的效果虽难用科学解释,却酝酿了整个环境的氛围。」
池上因自然的优越条件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优质米,也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的敬仰,让艺术家们愿意为之为之传唱、为之起舞。诚如2014年应邀成为首批池上驻村艺术家蒋勋所说的:「池上教会了我两件事,一个是自然秩序、一个是土地伦理。」已经在都会消失的人情与自然、古早美食,这里都还在,「到池上,我最大的领悟就是『天长地久』。」

经验传承 台湾需要更多种稻人
70年磨一剑的「美国伯」曾说:「我已经88岁了,不可能再参加比赛,台湾需要的是更多种稻的人,而不是一个谢美国。……自己再过两三年就满90岁,届时真的要退休了。未来会把多年来的种田心得传承下去,让民众能继续吃到好吃的米。台湾种稻的人很多,自己刚好比较幸运,但更优秀的人很多,他们的米也值得被看见。」
的确,从花莲玉里镇到台东鹿野,夹在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间的花东纵谷有约1万4,000公顷的稻田,这里没有都市的嘈杂,没有工业与空气污染,随著秀姑峦溪和卑南大溪流经,终年水源丰富,可说是稻米的天然沃土。不只「池上米」,玉里的「玉溪米」、富里的「富丽米」、关山的「关山米」、鹿野的「福鹿米」以及光复乡「红糯米」等,都是享有盛名的好米,值得年轻世代用心耕耘,传承经验。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