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大气层外的战场—太空竞赛来了◆文/李常行《交流杂志109年10月号第173期(历史资料)》

今年5月5日,中国大陆发射「长征5号B」运载火箭,测试新型飞船原型和货物返回太空舱,这是中国大陆建立太空站以及在月球建立基地重要的一步。同一天,美国媒体报导,川普政府正计划联合加拿大、日本及欧洲国家制定规范月球采矿的太空法律架构。中国大陆的探月计划也促使其他国家重新对月球产生兴趣,美国、印度、日本和俄罗斯正在制定各自的月球探索计划。太空场域再度成为军事竞赛的场域,美日相继成立太空军种,新一波太空竞赛俨然到来。

太空军事竞争渐热

「太空竞赛」在1950到197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曾是最热门的字眼,双方互争太空霸主,直到1975年7月美苏两国合作让美国的阿波罗太空船和苏联联盟号进行对接,才进入缓和期。时隔50年后,太空再度成为大国之间竞赛的新场域,中国大陆自1992年开始制定载人航太计画以来,先后把11名太空人送入太空,并在不同轨道部署的卫星已超过140颗,数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第三。

2018年3月1日,俄罗斯宣布太空部队已经装备机动镭射系统。据美国国防情报局2019年公布的报告,认为中国大陆和俄罗斯都把太空视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的空间侦察网能在轨道空间对卫星进行搜索跟踪,也在发展定向能武器和轨道空间的能力,以及发展陆基反卫星导弹。美方并指控俄罗斯利用陆基、空基和部署在太空中的系统瞄准敌国卫星;而中国大陆则是正在发展多种反卫星能力,包括干扰器和针对近地轨道卫星的地基导弹。

虽然中国大陆坚持其太空计划纯属和平性质,但是习近平却强调,「飞天梦就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会出于安全考虑,于2011年开始禁止美国NASA与中共航空部门进行双边合作。太空军事冲突风险日增,2019年3月,美、俄、中等25个国家在日内瓦举行闭门会谈,希望达成防止外太空军备竞赛的协议。为因应情势发展,川普已于2019年12月宣布正式成立「太空军」(US Space Force),主要在太空保护美国通讯和监测卫星,这是美军70多年来第一次设立新军种,川普直言「太空是世界上最新的战斗领域」。日本也正视太空的重要性,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宇宙作战队」,任务是监视太空垃圾、人造卫星等。

大国积极推动登月与火星探测计划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太空船任务指挥官阿姆斯壮踏上月球,说出:「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传诵至今,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当时,中国大陆连太空探索计划都还没有,如今急起直追,启动一系列探月计划。2013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嫦娥3号」在月球正面著陆;2014年1月3日「嫦娥4号」在月球背面著陆,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正面与背面完成探测器著陆的国家,并计画在2030年赶上美俄,成为主要的太空强国,达成太空人登月的梦想。随著美中竞争延伸到太空,川普希望 2024 年底前完成时隔半世纪以来的载人登月任务,较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原订时间表提早4年。

在火星探测方面,美国早在1976年9月3日就有「海盗1号」在火星表面著陆,成为第一个向地球发回照片的探测器。今年夏天是所谓的「火星季」,让探测器前往火星,最适合发射的一段期间,中国大陆「天问1号」火星探测器已在7月23日成功发射,开启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另有多个国家竞相计画前往火星探测,包括美国火星2020探测车任务、俄罗斯和欧洲太空总署的ExoMars Rosalind Franklin rover、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Hope Mars Mission 和印度的火星轨道探测器2,火星探测可说是方兴未艾。

想像无限 太空探索不断扩大

对于太空场域的运用与探索,并不限于军事竞赛或是登陆月球、火星,毕竟太空资源让人充满无限的想像,卫星的发展更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1960年代登月,重点在太空争霸与技术突破,最后由美国胜出。50年后的登月,侧重利用月表下的资源,中共国务院的报告就曾多次提到要藉太空战略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

其次,卫星通讯及导航,普遍运用于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卫星导航系统,相信很多人要开车到陌生的地方,可能都摸不头绪,长距离的通讯更需仰赖卫星才能毕其功。美国在1994年已建置完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其他还有苏联时期建置的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中国大陆则在今年7月31日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可提供同样的导航与通讯功能。

第三,卫星可提供完整影像,协助政府施政。例如我国于2006年4月发射「福卫3号」仍在轨道执行气象观测任务。2017年8月发射「福卫5号」,是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制的高解析度光学遥测卫星,对台湾太空发展,别具历史意义,可协助政府进行防灾勘灾、环境监控、国土安全、科技外交、学术研究及国际人道救援等需求,并搭载先进电离层探测仪,进行电离层观测及地震前兆研究。

太空旅行越来越热门

2020年5月30日,由特斯拉创办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担任首席执行长的Space X「猎鹰9号」火箭将载有神龙太空舱及NASA两名太空人送上太空。这是美国政府取消太空飞行任务近10年后,第一家私人企业首次成功将太空人送入轨道,开启人类太空旅行的新纪元。据纽约时报报导,这对美国来说既是胜利、也是怀旧的时刻,凸显美国在科学、技术创新和私人企业的全球领先地位。过去欧巴马执政时期曾经评估发射这样一个太空船需要用12年,耗资360亿美元,但Space X只用6年的时间,耗资不到10亿美元,且马斯克节约成本的创新发明之一是可重新使用的火箭助推器。

此外,SpaceX与太空旅游公司(Space Adventures)宣布缔结合作,预计利用载人飞船(Crew Dragon)承载4名旅客绕行地球轨道进行「太空之旅」,最快2021年底实现。太空旅行公司至今已为7位富豪安排过8趟前往国际太空站的私人太空旅行,过去皆是使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此次与SpaceX的合作,高度预计超越过往所有私人太空之旅,乘客将有机会目睹不同的地球样貌,可望为太空旅行领域拓展出另一番新局面。

早在2018年,SpaceX就开始出售「绕月之旅」的门票,这趟旅程被日本企业家前泽友作包下,计划带领6至8位艺术家共赴宇宙,记录亲睹月球的内心感动,这趟旅程预计2023年启动,SpaceX也一直与NASA合作进行「商业乘客计划」。虽然太空旅行要价不菲,SpaceX开价单人座位就要5千500万美元,但有能力负担的富豪却比想像中多,根据一份2019年财富报告预估,全球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2023年将达到2,696人,只要1%富豪愿意尝试,就已为太空旅行业者带来庞大订单。目前包括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Jeff Bezos)的私人太空公司Blue Origin也正紧锣密鼓开发载人火箭,2019年已完成首次试飞。波音也积极为旗下新开发的载人飞船Starliner进行无人飞行测试。

虽然太空旅行似乎离一般民众非常遥远,但太空观光公司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已计画推出首趟太空商业旅游,载著乘客在宇宙边缘飞行体验无重力状态,预计门票价格只有25万美元,约为富豪团的2百分之1。整体以观,在商业卫星发射领域,市场仍由美国的SpaceX、欧洲阿丽亚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及俄罗斯主导,中国大陆在这方面还有一段差距。

天空应该是和平的

管在大国对抗下,太空竞赛再度弥漫肃杀之气,但相互竞争也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如今在地球轨道有上千个人造卫星,在行星周围传递著通讯数据,为人类提供天气、植物和人类活动的遥感数据,并为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提供很多微型技术,从计时到听音乐,都是在太空竞赛的驱动下完成的。我们应该让良性竞争继续为人类创造福利,而非带来毁灭性的军备竞赛。让天空维持蓝色般的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