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国大陆经济双循环战略之观察◆文/王国臣(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交流杂志109年10月号第173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中国大陆经济双循环战略,是指依托超大规模的内部市场优势,畅通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障碍,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国内大循环,进而型塑国内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预期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规划》的主轴,主导未来中国大陆经济走向。

经济双循环战略 为习近平的政策总结

2020年5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政治协商会议上,首次提出经济双循环。随后于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8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8月24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9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以及9月9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习近平密集重申此战略,显示其重要地位。

经济双循环的政策内涵有三:一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链自主。中国大陆政府筹资5兆人民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重大交通工程──「两新一重」。其中,新型基础设施侧重第五代行动通讯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5G)、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轨道交通,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七大领域。

此外,2020年7月27日,中国国务院颁布《新时期促进积体电路产业和软体产业高品质发展若干政策》,扶植高阶积体电路、半导体,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软体;其中,中国大陆政府拟斥资10兆人民币,发展半导体产业;同时,习近平已允诺投入1.4兆美元,研发无线网路与AI,很显然,北京当局希冀,尽速摆脱美国科技箝制。

二是扩大内需与新消费。2020年6月22日,中国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援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辅导外贸企业转进国内市场。9月21日,国务院再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引导企业开发数位商品与服务,以期电商平台与各类新型网路业态,成为经济成长的新动能。

三是深化改革开放。2020年7月21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并精简生产与流通环节的各项管理措施。9月10日,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将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与运输体系建设,形成国内统一市场。这显示中国大陆体制改革的重点,可能指向消弭省际行政壁垒。

此外,2020年6月1日,中国国务院制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9月21日,国务院一口气再新增北京、湖南与安徽等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期间(8月11日),国务院亦发布《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试点城市由2018年6月的17个扩展到28个。一连串的措施,彰显中国大陆政府融合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用心。

消费市场+数位经济 支撑大陆内需市场

综合上述,经济双循环实为习近平主政后的政策总结,含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改革,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双循环著眼于美中经贸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产业链重组,并非只立基于中国大陆经济成长速度趋缓的新常态,预期双循环的落实力道将远胜以往。

经济双循环立基于中国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2019年最终消费为14兆美元,占GDP的比例为55.4%;同期,40个高所得经济体最终消费率平均为70.4%。高盛(Goldman Sachs)与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估计,2030年GDP将倍增到30兆美元左右。若以70.4%的最终消费率乘以29兆美元的GDP,则2030年最终消费预期为21兆美元,较2019年成长44.5%。换言之,中国大陆内需市场前景可期。

数位经济更是内需成长的关键。2017年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宏观影响力评估及中长期税收政策走向设计》,预期至2030年,数位经济产值将达150兆人民币,是2019年的4.2倍。特别是,2020年前8个月,网路消费70,326亿人民币,年成长率为9.5%,率先走出肺炎疫情的阴霾,这符合上海社科院的预期─数位经济具有强韧的成长力道。

上千万人「隐形失业」 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创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8个月,中国大陆社会品消费零售总额为238,029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衰退8.6%。同期,进口亦较去年衰退5.2%。甚者,7月消费者意愿指数,更连续10个月负成长。上述数据证实,「报复性消费」并未出现。对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坦言,若干消费堵点致使内需低迷,显示出中国大陆内需存在某些问题。

进一步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失业问题。企业信用资讯查询平台─企查查统计,2020年前7个月,中国大陆累计231万家厂商倒闭。中国人民大学推估,当前「隐形失业」人口达10,200万人,失业率相当于20.0%。人民银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亦显示,第1季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创立历史新低。换言之,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或加大民众撙节开支的倾向。

此外,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与房贷压抑中国大陆消费动能。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IS)统计,2020年第1季,中国大陆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为57.2%,较2006年第1季窜升45.7个百分点,增速高居43个监测国家之冠。甚者,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预期,至2024年中国大陆家庭债务率,将超越日本与欧元区。很显然,债务清偿将排挤消费支出。

经济双循环关键 在新三座大山动能

综合上述,双循环战略根基于中国大陆经济持续成长与结构转型,内需市场规模将相应扩增,尤其是数位经济的蓬勃发展,面对美中经贸冲突与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大陆政府的落实力道将更胜以往。但若干结构因素─医疗、教育与房贷,叠加疫情增添就业与收入的不确定性,拖累消费复苏速度。换言之,双循环战略尚有赖进一步降税减费,并辅以扩大社会保障力度,以期提高民众的可支配所得与消费信心。因此,双循环的成功关键,仍在于克服医疗、教育与房贷等结构性因素,提振消费信心。

在此脉络下,台商可留意资讯通讯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产业与服务业,尤其是数位商品、服务,以及各类新型网路业态。例如:2020年5月15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援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台11条)》,鼓励台资企业投资新型基础建设、发展跨境电商,以及拓展内销市场。若双循环能打破省际藩篱,较有利台商争取更多发展机会。在此之前,台商仍须留意各地方政府的诸多非关税障碍。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