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旧书犹香—两岸二手书店寻踪◆文/刘岫云《交流杂志109年10月号第173期(历史资料)》

还记得小时候物资贫乏,买本新书不容易,二手书店就成了淘宝的去处,不论是过期杂志或书刊,基本上都能满足一时的求知欲。巴黎、东京、伦敦、纽约都有旧书一条街,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神保町旧书店街更是世界最大的古书街,约有130家旧书店。至于台北,1945年战后,在台日本人陆续被遣返,变卖难以携带的书籍字画,慢慢形成有「台湾第一旧书街」之称的台北牯岭街。这条街上的第一间二手书店「松林书局」,至今开业近70年,店面已显破旧,四处堆叠约10万册旧书,几乎被塞得毫无缝隙,略带霉味的气息似乎已在此飘留数十年,继承父业的的老板蔡镜辉虽年高八十余,却是顾客口中的「特异功能」人士,想要什么书都有办法找给你,成了台北一景,继续等待旧书的有缘人。

拚转型也拚创意

牯岭街的二手书店在全盛时期多达约200家, 1974年政府认为旧书摊有碍市容,将多数旧书摊迁移至光华商场地下室。如今仅剩零星几间见证时代毫不留情的推移,也反映出购书和阅读管道的变化。

随著城市现代化与出版业及网路的发展,新书的价格与购书的管道都比过去来得便捷且便宜,二手书店市场随之萎缩。加上二手书店既无固定配合的上游出版商提供新书,还需仰赖大量人力从事回收旧书、估价、整理、建档上架等,让二手书店的经营相当不易。不过,二手书店还是有优势,除了价格低,具有历史性、稀少性与故事性的珍本书与绝版品,依旧是新书市场和电子书平台难以替代的。二手书仍有消费市场,但必须转型。

网路虚拟二手书店崛起后,实体二手书店也从只卖书不求服务品质的环境,逐渐转化成营造优雅舒适的阅读空间和复合式经营,扩大触角。例如现今台北较具知名度的茉莉、胡思、雅博客3家二手书店品牌,就是从光华商场只有3坪大的旧书摊(原名「光华商场地下室22号」)重新出发。3家二手书店由蔡家兄妹分别经营,他们走过传统,但都能顺应时代潮流,翻转二手书店的形象,成为温罗汀街区(温州街、罗斯福路、汀洲街)找书买书的天地。

茉莉二手书店是由蔡家二哥蔡谟利经营,2002年从光华商场转战台大公馆商圈,利用他在统一超商工作的经验,将店面装潢及摆设精致化,宽敞明亮的书架摆设分类及走道,一扫过去旧书摊的拥挤逼仄,既受到爱书人的注意,也成了热门的二手书店,经营触角包括影音产品和旧书拍卖会。以「环保公益阅读,敬天爱人惜物」为核心精神的茉莉,每年岁末年初举办「公益募书」,号召新年打扫,把家里清理出来的旧书,交给茉莉处理。「你清一本书,茉莉捐一块钱」,售书书款捐出的话,茉莉加码再乘1.3倍捐出,已连续办了12年,全部捐款超过900万。目前茉莉在全台已有6家分店,经营5处的网路卖场。

让二手书店不像二手书店

由弟弟蔡志坚经营的雅博客二手书店,在2008年开设第一家实体二手书店之前,已是网路市场中颇具规模的虚拟书店。蔡志坚外甥女,也是现任店长杨彩华对二手书店的经营理念是:「我们希望,雅博客二手书店是一间你走进来不会觉得它是二手书店的二手书店。」大型的落地窗让店里的自然采光极佳,书店外侧留下大片空间设置阅读区,入口处还设置雪白色的展示柜,分类标签清楚,易于读者搜寻。由于书籍会吸收气味,店里还兼售花草茶给坐在阅读区的客人享用。

么妹蔡能宝从小在旧书堆打滚,与其说受到家族事业的影响,不如说二手书店是她成长过程中难以分割的一部分。蔡能宝经营的胡思二手书店,每月规划文学、电影、音乐等不同主题的讲演活动,雅致的咖啡区化身演讲场地,有时讲者太受欢迎,连楼梯都站满了人,藉演讲场培养出不少死忠顾客。蔡能宝回忆高中时期在环境极差的光华商场旧书摊顾店:「要顾店那天,出门前脸都很臭。」如今180度大转弯,变成「书痴」,杂志、食谱、励志、文学、艺术类书籍无所不看,把胡思二手书店经营的有声有色,让客人宾至如归。蔡家3兄妹经营的二手书店,各有定位,让台湾二手书店新貌不辍。

旧书幽香 缕缕不绝

全球21家特色书店的「旧香居」,有近50年的历史,藏书丰富,别有风景。旧香居二手书店创立于1972年,位于台湾师范大学附近,现今负责人吴雅慧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在父亲经营的书店帮忙。推开书店玻璃门,马上可以感受到书香扑鼻而来,里面旧书、信劄、美术作品、明信片、照片、地图等无一不有。吴雅慧曾负笈巴黎4年,专攻艺术经营,期间频繁出入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更加领会书籍与文艺的独特境界。吴雅慧每年都要筹办一次别开生面的「换书派对」。每到12月31日,读者聚到旧香居,用自己读过的书交换别人的书,大家在笑语中话书送年。
旧香居发挥30余万册藏书量的优势,举办过多场「古书文化之夜」,让爱书人讲述自己寻书和收藏的乐趣。各国许多作家、知识分子、学者等慕名访胜,旧书幽香,缕缕不绝。

即使台湾还有这么多别具特色的实体二手书店,让爱书人可以亲闻书香,但网路二手书店的便利性是市场优势,像全台最大的线上二手书买卖平台TAAZE读册生活网路书店,提供百万种中文新书、杂志、电子书、影音、创意文具和生活百货,品项繁多,实体二手书店难以比拟。

中国大陆二手书店也要突围

与台湾一样,中国大陆的二手书交易也是以网路虚拟书店为主,较具影响力的有当当网、有路网、孔夫子旧书网等;尤其青年学生喜欢透过网路淘书,在此趋势下,实体二手书店须靠特色经营突围。

例如2020年杭州最佳书店第8名的「风雨书店」,是一家小巧温馨的二手书店。风雨书店在2017年10月开业,尽管年轻,却在短时间内受到杭州人的关注与喜爱,秉持「资源再利用、回圈阅读」的理念,大多数书籍来源是有偿回收或当地居民的捐赠。全店大约只有10坪,清晰划分文创区、书籍区和阅读区,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店内书籍流通快速,为此,风雨书店专门设有会员制度,会员不仅能免费借书,还能提前阅读待上架的书籍。

上海的「小朱书店」,看似平淡无奇,小小的门面蜗居于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活动中心一角,店主朱凤涛从事书业40余年,年逾六旬,无论店里的书海有多深,小朱书店的书籍分类总是做得细腻清晰,对待收进来的旧书,细心呵护,就像捧著一件宝贝。经营二手书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小朱书店也曾面临营运问题,2011年有书友发出「小朱书店即将倒闭」的讯息之后,上百家媒体涌入小朱书店,引发热议。如今小朱书店已在塘桥社区文化中心安家,33坪的空间,社区免去房租,让朱凤涛深为感激,也让他待书如待宝的用心得以继续传承。

每一本书都有生命

几乎每个人都有清理旧书的经验,某本旧书也许对你已不重要,但对爱书人而言可能就是珍品,二手书店扮演无意与有心的桥梁。对爱书人而言,逛二手书店有淘宝的乐趣,有衔接旧日时光的甜蜜,也有解决需求的快感。偶然翻到前任主人的笔迹或扉页上的题词,彼此的连结就更耐人寻味了。

著名出版人傅月庵曾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眼睛,旧书摊旧书店有如城市的眉毛,存在时不觉重要,一旦消逝,城市的面孔逐渐显得空洞冷寂。」庆幸的是,始终有人无悔地守著旧书店文化,诚如守著牯岭街「松林书局」老板蔡镜辉对父亲的承诺,「会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