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总统为「凯达格兰论坛-2021亚太安全对话」录制致词影片

  • 更新日期:110-09-17

总统为「凯达格兰论坛-2021亚太安全对话」录制致词影片
中华民国110年08月31日

蔡英文总统今(31)日上午以录影方式为「凯达格兰论坛-2021亚太安全对话」致词。总统表示,台湾可以成为促进区域和平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愿意承担确保区域稳定的责任,盼与邻国在和平、稳定且互惠的原则下共存,并坚持捍卫民主和生活方式。她强调,台湾的防疫表现以及对世界各国的援助与合作,在在展现台湾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台湾为何重要。


总统英文致词内容为:

首先,我要热烈欢迎大家参与今年的凯达格兰论坛。

非常感谢克拉芙特(Kelly Craft)大使熬夜和大家直播连线。

今年,全球持续努力对抗Delta变种病毒之际,我们再度举办线上会议。

在我们努力对抗疫情的同时,区域和全球仍有一些重要的议题需要我们关注与合力解决。

例如「如何因应对印太自由秩序的挑战」、「东海及南海灰色地带胁迫之因应」及「重塑全球化及建立信赖供应链」等。

随著我们朝向后疫情的未来前进,今年的凯达格兰论坛将针对这些重要议题充分讨论。

印太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区域,在贸易、研究、制造和教育等领域,提供各式各样的机会,此区域的稳定为全球经济和国际安全提供保障,且对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印太区域的兴起,也伴随新的紧张情势和体制的矛盾,而更强势的威权主义兴起所引发的冲突,也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威权体制在新冠疫情中窜起,现在更深信他们所提出的治理模式比自由民主秩序更符合需求。

尽管发展趋势令人忧心,但国际社会仍设法在后疫情时代找到立足点,同时解决气候变迁、新兴疾病、不扩散核武、恐怖主义和稳定的供应链等难题,而台湾持续蓬勃发展,也为遭遇难题的世界提供解方。

美、日、印、澳重启的「四方安全对话」和欧盟倡导的「欧亚连结策略」都主张永续、全面与以规范为基础的连结策略,台湾具备优越的条件,是民主革新及生物科技、再生能源和半导体产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伙伴。

此外,台湾也致力与区域行为者合作,愿意承担确保区域稳定的责任,并且不会将安全伙伴的协助视为理所当然。

台湾的努力不止于此。我们也致力与邻国合作,防止台湾海峡、东海及南海爆发军事冲突。

我们不走向军事对抗,盼与邻国在和平、稳定、且互惠的原则下共存,并坚持捍卫我们的民主和生活方式。

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优势,是全球安全供应链重要的一环,能保护关键科技免遭滥用。

此外,台湾在高精密制造、人工智能、5G应用、再生能源、生技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有助建立一个能够抗拒干扰,更多元、更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

从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公共卫生、医疗及天然灾害防治的经验与能力,也看得到台湾的软实力。

我们的医疗机构正与区域内的国家分享在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改善公共卫生及医疗照护。

值此关键时刻,台湾能发挥作用的新契机浮现,可以成为促进区域和平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尽管疫情带来了考验和磨难,但过去两年也体现了温暖、韧性、力量、友谊和伙伴关系。台湾在疫情初期向世界捐赠物资,提供援助,世界也向台湾提供了救命疫苗。

美国、日本、立陶宛、捷克及斯洛伐克等理念相近的友我国家,在关键时刻向我们伸出援手,我要借此机会,再度向他们表达由衷的谢忱。

由于疫情爆发,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永远改变。尽管挑战依然严峻,我看到民主国家正为捍卫共享价值和体制,以及国际社会利益而努力。我们对民主自由的信念更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台湾的防疫表现,以及对世界各国的援助与合作,在在展现台湾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台湾为何重要。

尽管形势艰巨,但我们认为这提供了台湾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一次次遭逢巨大挑战,但大家齐心协力,笃信共享的自由与民主价值,总是能够赢得胜利。

我要预祝会议圆满成功,也要感谢陈董事长的邀请。

最后,我要邀请克拉芙特大使及所有与会人员,在疫情缓解后来台,亲自体验台湾之美。


外交部自2017年起与国内智库每年合办「凯达格兰论坛-亚太安全对话」,就重要区域安全议题与相关各方进行研讨,以共同强化合作与对话。本(2021)年与「财团法人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举办论坛,全程以视讯方式举行。

与会者包括远景基金会董事长陈唐山、外交部次长田中光、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徐斯俭、远景基金会执行长赖怡忠等,并邀请美国前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克拉芙特大使担任开幕专题演讲人,以及华府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主席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日本众议员Makishima Karen、「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执行长Peter Jennings、韩国前副总理玄旿锡及国立新加坡大学东亚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韩国、越南及菲律宾等国,共16位政要及学者,与我国官员及学者专家进行深度对谈。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