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签署两岸经济协议有助于两岸和平、稳定与繁荣 文/李英明《交流杂志99年4月号第110期(历史资料)》

  马总统在今(九十九)年二月九日的总统府记者会,以及三月四、五日等时间,连续针对「两岸经济协议」(ECFA)发表讲话,阐释签订「两岸经济协议」的基本原则、战略构想、利弊影响、如何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极致,以及如何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马总统这一连串针对「两岸经济协议」的讲话,立基于庶民主义的立场,努力地想阐明签订ECFA和产业发展、民众福祉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除了庶民主义这个基调外,我们还可以从马总统的相关讲话中,解读出以下几个面向的意涵。
  首先,随著江陈四次会谈的举行,两岸间的经贸关系,不断朝以制度化为基础的正常化方向发展,而ECFA的协商与签定,标志著两岸经贸甚至整体关系,已然或即将进入新的阶段。ECFA的性质,是属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前置性、平台式的协议。有关ECFA协商的启动、进行以至于签定,表示双方作为经贸伙伴的关系已然形成,彼此不再用零和博奕的心态去对待对方,甚至希望能够形成双赢的局面。以两岸之间的经贸量来看,两岸之间的经贸伙伴关系,就算不能直接称为显性的伙伴关系,也必须被认定是隐性的实质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的形成,是通过以下的认知为基础的:彼此不再把对方当成敌人或竞争对手,而是可以通过合作互动实现双赢互利。这种认知,简言之,就是认为彼此可以通过合作共同获利。
  这种认知心态的形成,绝不是突然或偶然的现象;它是国际领域大的认知文化氛围,和两岸间小的认知文化氛围,交叉制约下的结果和表现。两个国家或两个经济体之间,经贸伙伴关系的形成,代表著支撑这种关系的大小认知文化氛围的转变;而经贸伙伴关系的形成发展,又反过来可以促成认知文化氛围的深化发展。经贸伙伴关系(不管是显性的或隐性的)的形成发展,意谓著彼此的政治关系属性,也同时在进行著显性或隐性的变化。
  两岸关系发展的目标方向,就是迈向和平、落实和平及确保和平。要迈向和平,目前普遍的认知,首先要扬弃军备竞赛、裁军,比较激烈的甚至认为必须解除军事建制,而这正是从「零和」朝「非零和」的心态的转变。亦即,若无认知文化氛围朝非零和方向的改变,军事上的和解是不可能出现的。
  当然,军事领域虽然朝非战化或裁军的方向转变,但如将战场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那就表示,相关各造朝非零和方向的认知态度的转变,仍然没有完全实现。
  不管是在军事领域或经济领域,通过战争、冲突或斗争,去获得任何形式的胜利或输赢,绝不可能迈向和平。压制战争或裁军不会自动产生和平,因为战场有可能如上述转移到非军事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因此,若要迈向和平,除了裁军或压制战争外,还必须经济裁军,让经济领域非战场化,而经济的非战化或非武装化,即是经济领域的互动朝非零和的双赢方向转变。
  不过,即使军事和经济领域朝裁军、非战化或去战化的方向转变,但是,战场可能从军事领域、经济领域转移到文化领域,企图去支配主导对方的文化或意识型态。这样一来,在文化意识型态领域中,仍然是将对方视为对手或甚至是敌人;如果是这样,相关各造朝非零和方向的认知态度的转变,仍然没有完全实现。
  因此,重要的是,还要进行文化裁军,让文化领域非战化,能够将彼此不是当作对手、敌人而是当成伙伴,一起相互倾听、对话,进而相互丰富彼此。军事和经济领域的裁军,必须以文化领域的裁军或非战化为条件。和平最终必须通过文化裁军,才能获得实现。
  经济领域的非战化或裁军,主要是通过经济伙伴关系的形成、发展来落实和巩固。而FTA或ECFA的协商和签定,则是落实和巩固经济伙伴关系的具体表现。更进一步说,经济伙伴关系的落实和巩固,除了意谓经济裁军外,更可以意谓文化裁军的形势或格局的形成发展。综合上述,FTA或ECFA的协商和签定,不只是有经济的意涵,还具有军事意涵和文化意涵,有助于军事裁军或文化裁军的发展和巩固。
  而如果通过ECFA的签定,不只让两岸经济非战化,甚至进而促进军事和文化的裁军或非战化;那么,对于两岸和平的确立和巩固,将会有重大直接的帮助和作用。
  上述这种形势和气候的形成和发展,不只让两岸关系朝和平方向迈进,还会为环绕两岸关系的区域或国际政治领域,创造迈向和平的能量和气候。马总统在二○一○年元旦的讲话中指出,在国际社会中,我们代表的不只是「自由」、「民主」、「繁荣」,还是「和平」。我们不再是国际社会或区域政治中的麻烦制造者,而是和平的促进者。
  ECFA的签定,不只让两岸往和平的方向迈进,而且可以让我们塑造成功和平促进者的角色。这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国际地位以及开拓我们的国际关系及生存发展空间。而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进一步进入区域、国际,甚至是全球的政治经济网络中,让我们更加壮大,并且提升我们的安全保障。
  马总统在有关ECFA的说明和讲话中明白指出,通过ECFA的签定,让我们可以进入区域经济网络(如东南亚国协等),从而建立以我们为中介、平台或重要环节,连结中国大陆和区域经济的网络。这样一来,台湾才可能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亚太经贸枢纽」、「台商营运总部」及「外商区域营运总部」。目前,两岸之间已经进入大三通阶段,直航的网络和机制已经不断发展和充实,如果再加上通过ECFA的签定,让我们创造出连结中国大陆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地位和角色,那么我们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经贸枢纽、营运总部,是可以指日可待的。
  目前全球经济运作不断趋于组织化,而今(九十九)年元月一日起,东南亚最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东南亚国协」(ASEAN,简称「东协」)和中国大陆所签定的全面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正式生效施行,东协到大陆,或大陆到东协的货物大约有九成都可以免关税,中国大陆和东协的经贸伙伴关系正式落实并获得巩固。而东协目前已发展出五个「东协加一」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未来十年内会出现以东协为载体,除了上述中国大陆外,还包括韩国、日本、印度、纽澳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届时亚太地区将几乎全部覆盖在以自由贸易区为实体的区域经贸伙伴关系范围内。
  如果我们不进入这个区域经贸伙伴关系的网络中,我们势必会被边缘化,这将对我们的经济和生存发展,造成重大致命的打击。为了我们的前途和后代子孙的幸福,ECFA的签定势在必行,因为它是我们打开进入上述区域经贸伙伴关系网络的钥匙。走这条路,还有不少问题或困难必须克服解决,但不走不行,这就如马总统常说的「唯有开放,台湾才能兴旺;如果闭锁,台湾一定萎缩」。
  伙伴关系的建立是观念建构的产物,就如上述,即把彼此视为合作对象而不是敌人;这是一种非敌对性的相互认知和定位。亚太地区环绕著东协所形成的经贸伙伴关系,反映、体现著这个区域认知文化氛围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意谓著,亚太地区正在进行著经济领域的非战化;甚至,也在经历文化领域的非战化。而这也就是说,亚太地区正在向区域和平方向迈进。
  不过,影响亚太地区和平的变数之一,就是两岸关系是否和平稳定。而就如上述所言,ECFA的签定,对于两岸迈向和平有著直接重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我们的经济和生存发展,为了让两岸迈向和平,更为了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ECFA的签定是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
  最后如果通过ECFA的签定,可以促进巩固两岸相互的认知文化氛围的非战化;那么伴随著ECFA的签定而来的是,两岸间摒弃绝对主义进行持续的文化对话,以实现不断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和相互丰富。双方可以举行各种形式的文化对话论坛,或签定两岸文化对话协议,来具体落实文化和平。如果,两岸在军事上也能实现裁军或非战化,那么就可以为未来长远和平发展创造条件;或者,反过来说,未来若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和平架构,才具有实质的意义和内涵。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