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文创牵手说故事 文/林婉翎《交流杂志99年4月号第110期(历史资料)》

  文化创意产业当红,两岸三通后,两岸文化创意业者更是日益加快交流脚步,以共有的「中华文化故事」为背景,携手创作如动漫、设计等艺术作品,向世界发扬华人丰沛的文创能量。

中华文化是两岸文创泉源
  中华文化的「故事」,是两岸文创业者合作的重要取材来源。融合先进科技制作的动漫作品,就是一例。台湾动漫创作协会理事长邓有立表示:「动漫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中华文化是一座『故事』的宝库,两岸动漫界可以从中寻找合作题材,共同塑造中华动漫原创品牌。」
  以线上游戏为例,早从国人自制的电脑单机游戏时代,业者为快速吸引华文消费者目光,就以华人熟悉的武侠或历史故事为取材对象。
  智冠科技董事长王俊博,在今年台北电玩展研讨会指出,「不论是中国大陆、台湾,到俄罗斯、美国的消费者,对中华文化为题材的娱乐商品接受度都很高。因此,以中华历史故事、武侠小说和漫画为故事背景的线上游戏,到世界各地发展成功的机会也相对高」。
  中华文化的「故事」,把海峡两端的文创创作者,相连一块儿,也有各自奔放的时候。不论是台湾或大陆,近年来承办许多大型的运动赛事和展览会,经常不约而同以充满「中华味」的表演,正式揭开活动序幕。

北京奥运、高雄世运展现文化风貌
  最具代表性的,是二○○八年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不论是代表孔子的三千弟子,在巨幅画轴中,幻变出活字印刷体,诠释汉字的演变;还是表演者以轻步漫舞,展现中华文化在沙漠上输出、在海上前进传扬四方。中国的老故事,结合现代科技,有了新风貌,也使得演出在深度之外,还充满十足感染力。
  镜头拉回到台湾,去年的高雄世运,是把中华文化精神,融合台湾当地素材,创作的文创作品。
  世运开、闭幕秀创意团队,把世运主场馆打造成放大两百倍的表演剧场,动员近四千位表演者,结合声光影像高科技,把台湾的文化元素和高雄在地特色,铺陈一部动人的原乡时尚秀。让世界级大型赛事活动不只是运动员的竞技场,还变成国际舞台,把台湾文化创意的能量,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吸引了众人目光。
  「就是说一场动人的故事!」高雄世运开闭幕典礼创意总监、Uniplan全球创意总监史蒂普莱尔(Tobias Stupeler)说,开、闭幕典礼本身即是个大型活动,个中表演具画龙点睛效果,让运动赛事拥有更多特色与情绪,更能和观众产生共鸣。
  此外,原乡时尚、城市光影频频入镜,让国际观众透过镜头,了解世运主办国风貌,成就巨大的广告市场、绝佳的城市行销平台,为城市带来庞大商机。根据观光局估计,高雄世运带动的经济效益,从纪念商品、住宿餐饮到观光等,超过二十亿元商机。

两岸合作提升华人电影竞争力
  而两岸电影圈近来合作也相当频繁,联合用电影诉说中华历史故事。例如去年底推出的谍战电影《风声》,便是由两岸导演联合执导、两岸电影人共同监制。
  大陆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李前宽,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电影界合作,将可开拓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票房空间,在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上实现多赢局面,提升华人电影在国际影坛竞争力。 」

两岸文创合作 缤纷呈现
  今年六月,两岸文创产业在「故事」上的融合,将又有新型态的展现。继「台北奔牛节」后,两岸共同策划举办「二○一○厦门国际奔牛节」,是两岸华人在国际公共艺术领域交流合作的创举,可望提升厦门的国际知名度和城市品牌。
  即将在厦门开园的全球最大「牛庄」︱厦门根深智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创作出近两百头「艺术牛」,不仅有四十头「台湾牛」,还有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主题牛」。园内同时设有两岸时尚创意产品街区,将成为两岸时尚创意产品流通、集散及销售基地。
  三月在金门起跑的「金酒如画︱华人艺术家金门彩绘金酒」活动,汇集两岸知名画家在金门酒瓮上开笔彩绘;五月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台北市将以年底的花卉博览会打头阵,呈现台北的城市风情。经由一连串密切的交流,已为两岸地方产业与文化创作,写下历史新页。
  此外,工艺设计艺术家,以风格独具的艺术手法,把中华故事融入作品中,让使用者透过实际的使用经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八方新气创意总监王侠军是一例。从琉璃到瓷器,他回想起当初说,瓷器是最亮眼且成熟的民族工艺,但两岸三地沦为西方瓷器代工厂,他不甘心为人作嫁,更感责无旁贷,「要用不同的视野,让工艺重新出发,才会为瓷器找到新的可能。」
  因此,他期望串连历史情感和故事,把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融入作品中。成功打造「琉园」和「八方新气」两个文创品牌,王侠军也观察到,文创人多走单打独斗路线。但当作品打响名号后,走向品牌行销,营运方式不能还只停留在个人工作室,要有公司结构,改打团队战。需知,要成功经营文化创意产业,需有研发、产品、销售、人员、财力的完整组合,才能支持长期营运。

文化创意 校园扎根
  体悟到建立实力雄厚的经营团队,两岸文创擦出亮眼火花的另一个新场域,是发生在校园。大陆的传媒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和台湾的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以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六所学校近日成立了「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彼此交流。例如台艺大于去年协办「二○○九台北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大陆平遥摄影节团队,由山西晋中市市委书记李永宏领军,特地参观了台艺大校长黄光男一手打造的「文化创意产学园区」。
  近年来,也有愈来愈多企业透过举办创意设计或行销竞赛,加深和年轻族群的互动,不只向下扎根品牌形象,也提供年轻创意发光发亮的舞台,为企业和社会培育创意新秀。
  像是已举办三届的「法蓝瓷文化创意大赛」,将重心摆在两岸设计人才,并以参加巴黎Maison & Objet家饰时尚展为最大奖,吸引许多年轻的创意人才参与。

文化+创意=文创产业生命力
  「文创品牌要从文化去寻找区隔」,王侠军认为,中华文化的艺术,是两岸文创者最熟悉的部分。但他也提醒,要结合外国人可以接受的元素和手法,商品要为时代所需要,才能提高作品接受度。而且,不需特别强调是来自东方的文创品牌,但别人一眼就可看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产业互相加值。」台湾艺术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林荣泰表示,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主张,如绿色设计,形成生活品味,多人认同形成生活型态,再由设计转化为象征意义,进化为消费符号变成创意商品。最后,形成品牌到行销形成文化创意产业。
  不过,表演工作坊总监赖声川也观察到,目前世界各国投入文化创意发展的手法虽很积极,但讨论重点过于强调「产业」。他认为,发展文创产业前,须厘清「创意」才是核心关键,只要有好创意自然有市场、产业得以形成。
  好创意源自对人生的细微洞察与体会。赖声川认为,创意是找题目与解题目的历程,而寻找的题材,来自平时对生活的体会与生活品质的关注。他更强调,创意无价,是金钱无法购买的。因此,投注大量资金所拍摄的电影,有可能叫好却并不见得叫座。
  赖声川也说,成就一个好的创意作品,取决于看待创意的态度与动机。「动机决定出题的态度,而态度决定出题的高度。」动机决定一个执行案子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筹划台北听障奥运会开幕典礼时,他把动机单纯化,把创意焦点著重在努力思考如何把台湾本土的精神和美丽呈现在表演上,「若动机只是想赚钱,就不可能做出好成果。」
  台湾烟酒公司董事长韦伯韬则表示,文化创意产业须先找到文化的载体,例如若能把本土产业结合台湾标签,是向外行销台湾文化创意力量的好方法。
  城市,因为拥有丰富的文化与创意,更添风采。两岸文创业者的携手合作,让中华文化的迷人故事和华人文创能量,透过多元而丰富的文创作品形式,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亮。此正呼应著总统马英九所强调,「经济建设可让国家壮大,但文化建设能让一个国家变伟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