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电影岂能只是「春光乍现」 管窥两岸电影合作的经济效益及合作之影响■文/饶紫娟(台北市电影委员会总监)《交流杂志102年8月号第130期(历史资料)》

周六清晨六点,劳累一周后难得的补眠时间,却被急促的电话声吵醒。制片协拍组值班的同事焦急地告知我,大陆来的剧组挤在西门町的红楼剧场门口,让稍晚就要开门营业的红楼开不了大门。这是什么情况?我不及细思,匆匆赶去现场。

一到现场我愣了一下。当初剧组告知我们的是:只拍摄一场「很小的」戏,男女主角遮阳棚下一起喝咖啡交谈而已,剧组人员也会是「最少编制成员」,大约十多名吧,根本不用我们到现场,只有值班协拍就可以了。

但是,现场至少有八十多名工作人员;摄影机就有两架,两组摄影人员,还有吊臂车、三六○度轨道、三组灯光…整个现场的规模在我方来看已经是大制作。难怪小小的红楼广场开不了门。

陆方的总制片看到我来,跑过来跟我埋怨,带来的摄影器材不够,向台湾租器材也租不到,都租光了。他们只好从大陆调过来,又多花了四百多万台币。我又抱歉又得意的告诉他,这两年来台北市拍片量暴增,影视从业人员接案子忙到人仰马翻,剧组是有钱找不到熟手、租不到器材的窘况。

我没有告诉他的是,台湾拍一部电影通常就是一台摄影机,拍完东边换西边,拍完南边换北边,很少两架摄影机同时拍,遑论还有吊臂车、三六○度轨,就只为了拍一场喝咖啡的戏。再说白一点,台湾的确是有电影这个行业,但是一场戏同时用这么多奢华的设备,真的很少,这跟所谓的「产业」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但是若与十年前相比,我们的确已经走出谷底。

国片起飞

自从二○○八年《海角七号》票房缔造五亿多台币的奇迹之后,陆续的《艋舺》、《鸡排英雄》、《赛德克巴莱》、《阵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爱》、《痞子英雄》、《犀利人妻》,以及即将缔造另一个票房奇迹的《总舖师》等,国片票房总金额已经超过新台币三十余亿元。国片起飞,多令人兴奋的事实,台湾电影真的又找回了春天,其实这在负责制片协助的台北市电影委员会的协拍数据上早就呈现这样的趋势。

影委会在二○○八年开始营运,功能主要在协助国内外剧组来台北市拍片、协助国片在国际间行销宣传、培训制片人才等。成立五年以来协助了共计一千三百三十多部大小影片在台北市拍摄,每年的业务量都呈一~一‧二倍的倍数成长,其中成长最快的就是「合拍片」,跨区域合作的剧情电影在二○○八年时候是零,到二○一二年共计已达一百五十八部,而其中又以来自香港、大陆合拍片成长最快、最多,共计五十六部影视作品。

根据官方统计,二○一一~二○一二年台湾电影在大陆放映的总数为二十一部(包括合拍片),总票房共计超过新台币三十亿元,成果惊人。

拍片周边商机大

其实合拍片不只著眼于两岸电影上映时的票房,剧组在台拍摄时的食、衣、住、行等,在在都创造商机,带动经济观光效益。

早在一九六六年,纽约市长约翰林赛(John V. Lindsay)在写给全市市民的一封信中,曾解释为何要成立纽约影视委员会的原因。他说:「每一部影片在纽约拍摄,都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工作机会代表著更健康的经济。更健康的经济将创造更健康的城市」。这样的观念放眼在台湾拓展合拍片,也有同样的效益。

西门红楼剧场广场上的拍摄问题顺利解决了,我们另外开辟了一条路让民众进入红楼。那天红楼及周边商家全都眉开眼笑,因为比平常还要多的民众涌入这区域,想要近距离看「拍电影」;而导演一喊卡,剧组就冲入附近店面买饮料、买吃的,又是一笔商机。导演告诉我下午三点就拍完,拍完剧组就地解散去市区内旅游观光,明天再续拍,要拍摄至少七~十天,总花费达六、七百万元。更有趣的附带效益是,两边的工作人员早已混得很熟,大伙商量著先去吃蚵仔面线,还是先去鼎泰丰好,这又是无法计算的「无价友情」。

迈向真正的影视「产业」

所以,虽然「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众声喧哗中,快速签订,但是在可以想见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两岸合拍片或是大陆剧组来台拍摄影片、在台后制作,这是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

它带动的不只是单纯的两岸的影视票房或商机,也间接刺激了现有的台湾影视产业,促进了影视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了影视后制工业的实力,添购更现代化、更新颖有效率的数位器材,扩大产业链的结合,迈向真正的影视「产业」,而不再只是个「行业」。

当然,在一片荣景可期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尚未「接轨」的问题急待克服。例如:开放陆方来台后制作,但是对岸的审批作业是否也能透明化的一并开放呢?

对岸来台后制作可以自由决定,但是来台后却不能同一时间内自由出入境,这也造成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在同一时间内两边跑的导演、制片及演职人员的困扰,这在「时间就是金钱」的铁规下,很多人就放弃来台后制作了。这样的政策虽有美意却不能落实,对于刺激产业、扩张升级便无用,申请流程又旷日废时,又没有经办事务的统一窗口,没有便利性,久了当真会成为徒具虚文的「纸上谈兵」。政府必须正视并马上检讨修订相关的配套措施。

两岸影视市场差距悬殊是不争之事实,但是台湾的影视人才创作力及文化底蕴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单看这两年国片内需市场的火热便知。「阮若打开心内的门,就会看见五彩的春光」,如何在现有基础下,结合两岸双方业者实力,共同迎来两岸影视的永恒春天,而非仅是「春光乍现」,实有赖两岸主事者、从业人员的智慧与胸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