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创客经济与青年创业发展趋势◆文/廖肇弘(中国文化大学推广部产学研发长)《交流杂志104年8月号第142期(历史资料)》

在全球青年创业的领域中,「创客」(又称为「自造者」)无疑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概念与话题。创客的概念来自于英文Maker的含意,通常是指自己动手制作,包含软硬体设计与制造的实践者,当今世界,开放原始码硬体平台(如Arduinos)、3D列印机等工具,成本非常低廉,取得容易,创客们可以轻易将自己脑中的发明构想制作成实物。知名作家Chris Anderson甚至预估,「创客运动」将掀起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在当前全球创客经济的蓬勃发展趋势下,如何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透过大学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创客人才为出发点,培育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两岸未来合作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国际发展趋势

大约从二○○八年起,专门支援创客的「创客空间」率先开始在美国成形,以美国波士顿的工匠庇护所(Artisan's Asylum)最为著名。此外,以麻州为起点并在美国多处成立分支机构的TechShop,还有柏林的Wedding创客空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及国内的大同大学「Future Ward未来产房」、台南数位文创园区,都是年轻创客动手实践自己梦想的园地。二○一一年创办的创客空间中国Makers Space China ,更号称是当今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设立创客空间,为会员提供活动场地、支援网络及配套设施,协助创客发挥创意,研发创新产品。

的确,为了刺激青年创新创业能量,带动创业型经济蓬勃发展,世界各国许多支援创客的相关计划纷纷出炉。除此之外,这些国外大学又是如何透过教育模式的创新来达成培育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的宗旨呢?

归纳而言,国外许多大学近来开办的创客与创业相关课程,都包含「创业团队」、「创业主题」、「实作场域」与「验证学习成果」等关键要素,借由创客组成创业团队的形式,鼓励学生动手实作,透过团队协同实作与交流学习,验证所学如何在真实世界运作。

两岸合作契机

然而,两岸现有大学创业教育和业界实务需求仍有相当程度落差。创客经济强调的是增进学生动手实作意愿与能力,透过大学教育模式创新,结合两岸优势互补资源,积极培育两岸创客青年创业人才,做为未来两岸创业型经济的发展骨干,实乃两岸产官学界的当务之急。

就推动机制而言,行政院近日推出 vMaker计划。该项计划共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寻找年轻创客,让高中职学生从校园起就开始接触动手实作文化,第一台载著3D列印机、CNC机台和切割机等器材的卡车从学校出发,目标是在二○一五年底前巡回一百八十九个校园,二○一六年扩散至三百零八所学校,总计四百九十七所学校。第二阶段是「Make for All」数位制造竞赛,希望鼓励国内创客从日常生活中发想创意好点子,动手解决问题。最后则以FabLab亚洲年会做结,邀请来自亚洲各国的创客团体参与为期四天的会议,并展出国内创客的作品,提升台湾创客的能见度。

vMaker较偏向支持台湾本地的青年创客,若由两岸合作的机制来看,或可由两岸政府共同提供青年创客创业的政策支持,由两岸的大学率先合作设立专属的创客空间、创客基地、及创业人才培训机构,扎实培育符合产业所需的创客创业人才。

亦可考虑由政府与民间机构合作,在产业园区中设立专以延揽及培育创客人才的「创客学院」或「创客培训中心」,不以学历教育为目标,而以实作验证,结合产业界的实务需求与最新技术知识,透过培训、交流、分享、或出国考察,搭配演讲、公开班、短期培训、企业内训、集训派训、E-Learning、研习营等方式,制订完整的创客人才培训体系,以发展完备的两岸青年创客创业发展战略。

具体建议 一、共同设置两岸青年创客及创业学院,延揽国际师资,加强培育两岸创客创业人才 可结合两岸政府、大学、企业资源,共同合作设置高规格的青年创客及创业人才培训学院,甄选两岸创客青年共同学习交流,延揽国际及两岸一流师资,使其成为孕育两岸创客及创业青年人才的黄埔军校。

二、扩大办理两岸青年创客创业竞赛及交流活动,积极合组两岸团队参与创客活动 欧美各国创客及创业竞赛活动各有不同特色,如美国创客创业竞赛主要连结创投基金、媒体、教育部门等多元单位,共同在创业竞赛提供不同角色功能;英国方面则是有显著的政府相关单位大力支持。未来应加强结合两岸产官学界资源,扩大举办两岸青年创客创业竞赛及各类交流活动规模,并透过合组两岸团队,一同参与国际创客或创业竞赛活动,亦可透过创客活动促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共同成长。

三、加强整合两岸大学及投资基金,促进两岸产学合作机制的创客经济蓬勃发展 对于目前蓬勃发展的创客经济,两岸政府已开始提供许多优惠奖励政策,在风险投资或群众募资方面,许多业界平台也提供创客组成的新创公司丰沛资金。未来由政府扩大提供各种两岸创客青年奖补助优惠措施,积极促进两岸大学与大陆企业的产学合作机制,以促进两岸创客青年共同合作甚至共同创业的蓬勃发展。

四、构建两岸青年创客及创业交流平台 目前两岸创客经济皆属发展初期,许多创客团队规模并不大,资讯交流及创业机会方面的交流变得非常必要。应完整搜集两岸相关创业政策及与创客发展相关的各种资源,共同建置两岸青年创客创业交流平台,提供两岸青年交流及参考,并定期举办实体交流活动,活络两岸青年创客创业的各种交流合作。

五、设置两岸青年创客创业的专项引导基金及税务优惠政策 由两岸政府邀集企业,提供两岸创客青年共同合作,创办新创事业的专项引导基金,透过两岸大学举办创客及创业竞赛得优胜团队可优先申办,并鼓励企业或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两岸创客之新创公司,申请税收抵减等优惠政策,以激励两岸创客青年实质投入创业或共同合作新创公司的激励与发展。

六、设置两岸创客青年专属的创新创业基地 可在既有的创业园区,提供若干空间及公共平台空间,择定适合两岸创客合作交流的特定产业,如3D列印、智慧电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指定由两岸大学或企业共同合作营运「两岸青年创客创业基地」,除提供孵化器及加速器相关功能外,也定期邀请两岸青年创客分享心得经验交流、邀请成功创业家、创业投资机构等进行交流,并举办创客创业大赛,引导投资媒合,以催生两岸青年合作的创客创业团队。

结合两岸优势 共造创客经济

之前,大学探讨如何强化创业教育的议题时,常常谈到的就是「三创教育」,亦即创意、创新、创业。其实,从机制上来说,这些谈的都没有错,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如何深切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强烈欲望?一种愿意实践自我,挑战自我,改变世界的强烈信念。创客,正好补足这一块拼图。创客强调动手实践,勇于在错误中尝试,让学生的梦想得以在实践中渐渐清晰浮现。

两岸目前虽已各自发展许多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及创业竞赛活动,但属于两岸共同推动,足以代表亚洲的重大创新创业政策或创业竞赛仍缺乏。目前,两岸的创客经济皆在快速蓬勃发展,在产业链上,双方也各自掌握互补的优势,未来如何在两岸政府高度合作与支持下,充分发挥两岸大学产学合作能量,使两岸创客青年能有更多机会相互交流、学习成长、截长补短,甚至培育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一代创客创业团队,掌握「互联网+」以及「工业4.0」的历史关键地位,结合两岸优势,抓住创客经济的风潮,共同创造全球竞争优势,将是两岸共同的努力目标。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