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發行人語》

  • 更新日期:114-10-20

025年上半年國際政經局勢多變,下半年度是否有望緩解,各方都高度關注,但日前美國發生一起不幸的政治暴力事件,右翼意見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一場演講途中遭到槍擊身亡,這起駭人事件不僅震撼全美,也令人對民主的現狀與前景感到憂慮,擔憂種種負面事件激化仇恨與暴力的惡性循環。

悲劇無法逆轉,修補裂痕並非易事,但仍有人以溫和的理性言論,在分裂氛圍中付出和解的努力,所憑藉的是民主的核心理念。多元、包容、尊重,是成熟民主制度的底蘊,如同勁竹一般,中空而有節,風過而不折,衝突、妥協與共識,促使群體相互合作產生進步的動力,這是民主的珍貴價值,更是獨裁國家望之而不可企及者。

然而,當前全球的民主發展,正遇到威權主義擴張的嚴峻挑戰,威權政權透過經濟戰、資訊戰、認知戰等不同方式,企圖影響民主國家體制的穩定運作。對此,我們必須強化民主防衛機制,「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加強與其他盟邦的合作,團結一致產生更強大的結盟力量,有效反制威權政權帶來的種種滲透分化,克服從內部瓦解團結的挑戰。

兩岸經歷各自發展過程,加上雙方制度具有本質上的差異,形塑出不同的生活模式。臺灣民主韌性的堅實基礎源自於公民社會,青年朋友們若能理解民主的真諦,懂得珍惜自由的可貴,自然會竭盡所能地捍衛民主體制。民主的韌性可容納不同意見的溝通,且快速自我修復,確保社會的穩定。

因此,海基會持續提供「識讀中國」的各項資訊,剖析在中國工作生活的機遇與挑戰、提醒赴陸的可能風險、再三強調避免碰觸某些政治禁忌或紅線等,讓臺灣民眾對於中國具備更廣泛全面的認知,在一個社會高度控制、公權力執法標準不穩定的環境中,凡事切記趨吉避凶。

正因為存在這些不同,交流互動更顯得重要,然而對話應該建立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之上,否則只是單向放話,無助於溝通與相互理解。我們不厭其煩地呼籲對岸當局,珍惜兩岸交流長期累積的成果,善用既有海基、海協兩會溝通聯繫機制,務實地為兩岸民眾解決問題,這才是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正道。

同時,海基會秉持初衷,持續以人道精神為兩岸民眾服務。不論是陸生、陸配,或是在對岸經商、就學、旅遊、工作的臺灣民眾,只要遇到需要協助的狀況,都可與海基會的服務專線聯絡,我們會竭盡所能地協處,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