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遠洋擴張深化對印太地區軍事威脅◆文/沈明室(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
- 更新日期:114-10-20
中共改革開放後,為確保貿易航路及石油安全航道,開始進行遠洋海軍的發展。然演變至今,其意圖已從原本的保障貿易需求,進而追求成為全球強權。為了解決領海主權問題,中共一貫強調的防衛性國防政策,在民族主義的催化下,已轉為對外的軍事擴張行動。從建立航空母艦打擊群,到各種大型直升機登陸艦的下水;從核戰略潛艦的部署,乃至藉打擊亞丁灣海盜,將海軍兵力投射至印度洋及大西洋,在夏威夷及澳洲附近海域演習、南海擴建人工島礁成為軍事基地、非洲吉布地軍事基地等,都可看出中共海軍的遠洋擴張,已深化對印太國家的軍事威脅。
趕建軍百年目標 三航母劍指美國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上臺後,不斷要求解放軍必須達成建軍百年使命,致力強化軍隊建設,對外擴張行動的規模與強度,已然顯示中共的戰略意圖。今年5月12日,中共公布《新時代的中共國家安全》白皮書指出,美國正加強與盟友的同盟關係、於第一島鏈部署中程飛彈,調整與提升在印太區域的軍事態勢。為應對這些挑戰,中共必須加強自主科技發展,增強中共軍事實力,與俄羅斯和其他美國對手建立更緊密的聯盟,並加強中共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關係。因此,今年8月中俄聯合軍演中,演習區域延伸至日本海沿岸與俄遠東港口區域,涵蓋反潛、對空防禦與搜救訓練等多項演練内容,顯示中共與俄羅斯戰略夥伴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今年5月至6月期間,中共在東海、南海與臺灣海峽附近派遣大量海軍與海警船艦,進行實彈演練與聯合作業訓練,單日部署超過60~70艘艦隊,驗證對臺灣封鎖及圍困的能力,升高對臺灣進行灰色地帶行動的壓迫。除此之外,6月初首次出現中共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與山東號)同時進入西太平洋作戰演練區,超越第二島鏈進行聯合操演,劍指美國意圖明確,象徵中共首次實現「雙航母遠洋協同作戰」能力,顯示中共有意進一步擴大其境外軍事投射實力,以升高對區域國家的軍事威脅。
中共在2025年上半年的航空母艦雙向部署、艦隊大規模動員、海空聯合作戰與中俄聯合演練等方式,強化在印太區域的軍事滲透與投射能力,呈現「由近岸向遠海拓展、由單一平臺向綜合作戰轉型」的戰略轉變。未來隨著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號的服役,將使中共可以同時具備部署三個航母戰鬥群的能力,不論在遠程兵力投射,在太平洋西部進行反介入與區域拒止的任務,會壓縮美國及盟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部署,造成印太區域在地緣戰略、領海主權及美中戰略部署與競爭的影響。
共軍威脅節節上升 印太國家提高警覺
地緣戰略方面,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為了防衛來自日本的軍事威脅,制定防衛西部入侵威脅的島鏈防禦線。冷戰時期,這些島鏈線轉而成為圍堵共產擴張勢力的堅強陣線。冷戰結束後,美國軍事部署重點轉移到中東,直到美國在伊拉克軍事行動結束,美國才重返亞太,在中共日益強化軍事能力下,重新強化此區域的部署。特別是中共以經濟發展成果挹注在軍備發展,在軍事方面不斷擴張,對美國及印太區域的國家安全形成壓迫,必須採取反制及防範作為。如美國在在此區域強化冷戰時期所建立「五眼聯盟」的情報交換功能、建構美國、英國及澳洲的AUKUS安全機制、提升美日印澳(QUAD)的安全合作、美日韓同盟的強化、美日菲同盟合作的提升,都是在因應中共軍事擴張對地緣政治的影響。
領海主權問題方面,中共在南海依據九段線主張,排擠其他國家對南海的主權,反對境外國家在南海的航行自由權;近年與菲律賓在黃岩島、仁愛礁等地持續爆發主權爭議,上個月還因為追逐菲律賓的海巡艦,發生中共海軍及海警撞擊的事件。另外,中共海警船持續進入釣魚臺海域,船艦數量、時間與次數越來越多,已然挑起中共與日本之間關係的緊張。尤其中共飛機及船艦持續穿越臺海中線,藉聯合戰備警巡騷擾及脅迫臺灣的海防及空防,國際日益關切臺海安全。中共的新造船艦大量增加,針對性演習越來越頻繁,凸顯中共對領海主權問題的急迫性。第一島鏈國家因為領海主權問題與中共爆發衝突可能性上升。
美中戰略部署與競爭方面,美國長期在太平洋的經營,早已建立沿著日本、韓國、菲律賓、關島、夏威夷、澳洲及紐西蘭的太平洋島鏈防衛線。隨著中共遠洋海軍及戰略飛彈實力的加強,中共海軍活動範圍已擴大至接近美國阿拉斯加、夏威夷及西南太平洋、澳洲等區域。中共對西南太平洋國家積極經營,協助興建機場及港口等基礎設施,顯示中共在此區域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的意圖。今年2月中共3艘軍艦在澳洲東岸的塔斯曼海(Tasman Sea)進行實彈射擊,就是以遠程投射兵力,到澳洲門口,嚇阻澳洲介入第一島鏈衝突的實例。此將影響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部署與軍事行動。
中共閱兵秀肌肉 加強聯合嚇阻維護和平
今年9月3日的閱兵中,中共展示許多重要的飛彈及武器系統,尤其是各種遠程反艦飛彈及戰略性飛彈,引起外界的重視。對中共而言,目的在展現軍備發展成果,嚇阻潛在敵國。但是對周邊國家而言,這些軍備將成為中共反制美國介入,脅迫周邊國家的重要武力。中共表面上強調維持國際秩序及追求和平發展,實則隱含以武力解決領海主權問題的意圖。不論從中印邊界,到南海、臺海及東海,中共從未放棄使用武力,其軍備建設與部署步調也從未減緩。軍事威脅越迫切,越凸顯區域價值同盟國家合作的必要性。
面對中共的軍事威脅與擴張,美國正積極提升軍事能力,強化對中共的嚇阻,另一方面也在整合印太區域的戰略部署,以「一個戰區」的概念來因應區域不同議題與衝突,並強化區域內國家針對中共的聯合軍事演習。不論是在澳洲舉行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美日菲在南海的軍演、美日的海空實彈射擊演練,其實都是在強化區域國家面對最壞狀況的多國聯合作戰能力。這種演練不是在挑釁,而是防衛意志強化與決心的展現,藉多國軍事能力的合作,嚇阻中共軍事冒進的意圖,維護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