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好手前進成都世運會 爭取榮譽◆文/蕭保祥(媒體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4-10-20
世界運動會(The World Games)是非奧運項目的綜合競技世界頂級賽事,各國好手齊聚一堂, 2009年曾在高雄舉辦,今(2025)年則是首次在四川成都舉行,為全球運動員提供一個激發潛能、交流文化的場域。
世界運動會由來
世運是由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Global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s,GAISF)在1979年倡議舉辦,由於不是每個運動項目都能進入奧運,GAISF希望提供國際平臺展示不同單項運動魅力,吸引更多人參與該項運動。
GAISF成立委員會並擬定規定,選定首次比賽地點為美國加州的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首次舉行為1981年、每4年舉辦1次。第2屆世運在英國倫敦,世運委員會改制為國際世界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World Games Association, IWGA)。
臺灣在1981年首度參加世運,參與5個運動種類,包括羽球、壘球、保齡球、跆拳道與空手道,臺灣代表團獲得1金1銀1銅,林志珉在空手道75公斤級奪下臺灣在世運首面金牌,當年他也獲得全國十大傑出運動員表揚。
成都世運是第12屆,以往世運多半在歐、美洲舉行,亞洲國家首次舉辦是2001年的日本秋田,那年臺灣代表團在撞球與滑輪兩項目大放異彩,楊清順與陳純甄分別獲得9號球男子金牌與女子銅牌,潘麗玲在滑輪勇奪雙金。2009年高雄首度舉行世運,地主選手奪下9金8銀9銅,黃郁婷在滑輪獨得3面金牌最風光。
多元項目 從寢技到潛水閉氣
奧運、亞運、世運舉辦運動種類有部分相同,例如撞球是世運與亞運項目,韻律體操在3項運動會都曾成為正式項目,棒球在1981年的聖塔克拉拉世運曾是正式項目,在1984年成為洛杉磯奧運的示範項目後,棒球就再也沒在世運出現。
世運可讓世人欣賞更多元的運動種類,以成都世運來說,有啦啦隊項目、無人機運動,運動舞蹈分成霹靂舞、拉丁舞與國標舞,柔道種類有地面招式決勝的寢技。水下運動種類則有自由潛水,比較水底閉氣的時間與游泳距離,臺灣選手詹凱翔在成都世運就閉氣潛水超過4分鐘,充分展現技術與毅力。
從各國政府、體育協會運作關係來看,世運可以呈現非奧運運動項目相當重要,這是單項運動能在國際場域展示的舞臺,有助於單項協會爭取經費或民間贊助,作為推廣運動使用。
從運動觀賞性來說,提供非奧運項目的競技空間,也讓觀眾認識到更多的運動項目,體育競技目的是鼓勵民眾向上、激發人群「動起來」,競技方式本來各有不同,美感、觀賞性與趣味各有考量。
臺灣在成都世運 勇奪5金6銀4銅
根據臺灣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世界運動會、世界大學運動會評定為第3等,世運金牌為1級可獲國光獎金60萬元,銀、銅牌分別可獲得30萬、15萬元,國光獎金不扣稅額,對於在學學生來說,升學亦有助益。
臺灣代表團在成都世運共參加14個運動種類、總計120名選手參賽,臺灣健兒在拔河、水中運動、武術、壘球、輕艇、合球、滑輪與健力獲得獎牌,女子拔河隊在500公斤量級、劉巧兮在自由式輪滑女子速度過樁、江凱傑在健力裝備中量級、楊森在重量級與沙灘合球奪下金牌,韓幸霖領軍的女壘隊則是獲得銀牌。
曾獲世錦賽與杭州亞運金牌的劉巧兮,資格賽以4秒283排名首位晉級複賽,8強賽擊敗臺灣選手陳貝怡,準決賽直落二擊敗伊朗選手Esfahani Romina Salek,決賽面對中國大陸選手同樣兩回合獲勝。劉巧兮在滑輪3項大賽都拿下金牌,在成都賽場身披中華奧會會旗繞場。
臺灣女子拔河隊則在500公斤級賽事一路過關斬將,成功摘下代表團首金,也創下始無前例的6連霸紀錄。在大雨滂沱的天氣下,中華隊在雨中奮戰仍舊強悍,預賽5戰全勝,強勢叩關準決賽。中華隊在準決賽以3比0擊敗德國後,挺進金牌戰面對瑞士,哨聲響起沒多久就掌握局面,最終以3比0獲勝,締造自2005年杜伊斯堡世運至本屆的6連霸壯舉。
臺灣代表團在健力項目亦有斬獲,江凱傑在男子裝備中量級決賽後來居上,拿下此量級冠軍。江凱傑以蹲舉352.5公斤、臥舉227.5公斤、硬舉342.5公斤、總和922.5公斤、總分107.54名列第1。原本蹲舉時江凱傑一度位居第4,硬舉時他先是升上第2,在第3次試舉時挑戰342.5公斤成功,最終登上首位。
楊森在健力項目男子裝備超重量級決賽中,以破世界紀錄之姿摘金,也是健力隊在本屆世運第2金。楊森決賽中以蹲舉453.5公斤破世界紀錄、臥舉332.5公斤、硬舉332.5公斤、總和1,118.5公斤、總分108.90奪下金牌,並破世界運動會紀錄。楊森在最後時刻一度面臨烏克蘭選手Oleksiy Bychkov挑戰,對手最後一次試舉挑戰387.5公斤,若成功將會被超越,但Bychkov最終沒能成功。
臺灣在沙灘合球混合團體決賽,靠著黃英庭在終場前3秒,投進超遠的致勝2分球,以8比6擊敗荷蘭,摘下本屆臺灣代表團第4面金牌。臺灣女壘隊在4強賽靠重砲李思詩單場雙安3打點,以6比4力克加拿大,雖然在金牌戰不敵美國,臺灣女壘仍寫下隊史世運最佳成績。
黃渼茜在水中運動女子雙蹼50公尺決賽,游出21秒33的成績拿下銀牌,隔天的女子雙蹼100公尺決賽,再與何品莉雙雙打破全國紀錄。黃渼茜近年來轉戰蹼泳成績出色,2023年亞錦賽與2024年世錦賽都拿下金牌,這次出征成都世運會,與武術選手孫家閎共同出任開幕典禮掌旗官。
臺灣龍舟隊在輕艇龍舟8人座200公尺決賽,划出42秒27的成績奪下銅牌,當天成都雨勢猛烈,不過臺灣龍舟隊仍划出第3名的成績,這是世運首次舉行輕艇龍舟競賽,臺灣則在首次舉行的龍舟賽事獲得獎牌。
下一屆世運在2029年德國卡爾斯魯爾(Karlsruhe)舉行,這座城市位於德國西南部、人口約30萬。卡爾斯魯爾相隔40年再度舉辦世運,成為史上首個舉辦過兩次世運的城市,具有歷史意義,上次是1989年聯邦德國時期,臺灣代表團那年在跆拳道、巧固球與保齡球共獲得4面金牌,也期待下屆世運臺灣代表團繼續獲得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