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川普時代來臨 重塑國際新局
- 更新日期:114-04-21
2025年是國際政經格局轉變的關鍵年。從政治、經濟、軍事到科技,美中競合角力無所不在,地緣政治及全球經貿前景的不確定性大幅提高。
美國總統川普強勢回歸,隨著行政命令與政策指示的逐一發布,加強採取保護主義政策,高築關稅壁壘,施政戰略越來越清晰。為掌握世界動態,讓臺灣在國際局勢中站穩腳步,本期《交流》雜誌以「國際新格局」為題,邀請專家學者剖析「川普2.0」決策取向如何影響世界格局發展。
多位學者不約而同指出,川普偏向利益至上的單邊外交,拜登著重民主和平論,兩者採取的外交政策路線雖有不同,但目標皆是為了維繫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綜合論點可以發現,未來4年美中競爭態勢將延續,貿易科技競爭、地緣政治及國內問題相互影響,除厚植內部實力,雙方亦積極訴諸外交手段,提升話語權及影響力。兩岸關係作為鑲嵌在全球網絡中的開放系統,美中關係的變化,將牽動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道路。
我們也注意到,全世界都暴露在虛假訊息的威脅中,臺灣也無法倖免。中共利用民主社會開放多元的特性,見縫插針進行挑撥離間,在臺灣製造衝突與對立,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唯有提升民眾的媒體識讀能力,強化對安全議題的認知,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近年,中國大陸通貨膨脹、失業問題屢屢佔據媒體版面,不少大陸年輕人盡可能撙節開支,追求平價又能吃飽的餐點,以極少花費達到最大滿足;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與生活成本的沉重負擔,使得「不婚不生」成為無奈的選擇。另一方面,卻有越來越多男性選擇成為全職爸爸,扭轉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承擔起另一種甜蜜的負擔。而在花蓮鶴岡國小和湖南隆回縣瑤族鄉草原小學的背後,則有無私奉獻老師的身影,將愛與關懷化成務實且有溫度的行動,為教育資源匱乏的學童,開啟一道機會之窗。
可喜的是,2025年邁入第36個年頭的中職,從臺北大巨蛋啟用、票房寫下歷史新高、臺灣在世界棒球12強賽逆勢奪冠,再到自由球員市場屢創大合約,新世代引領攀升,不僅擦亮「臺灣」這塊招牌,也擴大臺灣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