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發行人語》

  • 更新日期:113-12-23

光陰荏苒,轉眼間2024年即將步入尾聲,回顧這一年,臺灣海峽時有風波,2月時金門海域發生大陸籍「三無」船舶翻覆事件、7月份澎湖「大進滿88號」漁船及船員遭陸方公安留置,牽動兩岸關係波折起伏,所幸最終都能順利解決。整體而言,雖然目前看似盤整低迴,但隨著重大事件陸續圓滿落幕,我們對於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前景,仍然抱有期待。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呼籲中國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兩岸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臺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吳豊山董事長就任時也表示,保障兩岸人民福祉,必須以對話為起步,建議海協會同步存好心、說真話、做實事,共同揮別柳暗,迎向花明。

搭建兩岸和平的橋樑,不僅是臺灣人民不變的期望,也是海基會一貫的主張與肩負的使命。然而,先決要件是固守臺灣的核心利益,第一是中華民國主權存在的事實,第二是確保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兩岸交流過程中,除了秉持對等尊嚴、健康有序的原則,更須凝聚內部向心力與共識,共同守護臺灣。

臺灣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移民社會,人民來自五湖四海,經歷相異的生命軌跡,因此每個人情感記憶、歷史記憶、對符號的認知感情也各有不同,但2350萬人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裡安身立命,以作為臺灣一份子為榮,這樣才能團結臺灣。

以今年11月進行的第3屆世界棒球12強賽為例,雖然臺灣在賽前評比中不被看好,但接連打出一場又一場精采好球,一路挺進冠軍賽勇奪金牌。他們奮戰的身影,不僅球迷為之深深感動,也牽動全臺民眾的心弦,用最熱烈的氣勢為他們加油應援,激昂的「Team Taiwan」響徹東京巨蛋,嗆司曲「臺灣尚勇」風靡海內外,更是全臺灣團結一心的展現,這股強大的凝聚力,正是所謂臺灣價值的最佳寫照。

我們希望中國大陸理解並尊重臺灣的民主社會體制與生活模式,直面兩岸交流30多年來國際情勢與兩岸發展的變化,不要預設政治前提,務實看待現狀。雖然歷史無法轉向,但未來仍有無窮希望。兩會溝通橋樑建立不易,既有機制不該被輕易捨棄,兩岸民間各項交流非常密切,也有許多衍生的問題需要處理,未來我們仍會秉持初衷,持續提升服務能量,盡最大的努力,為兩岸民眾排憂解難。

作為促進兩岸交流與解決問題的平臺與橋樑,海基會積極與陸方進行雙向的善意堆疊,我們的大門永遠為中國大陸朋友敞開,也會繼續推動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的交流,期待兩岸恢復常態化交流的曙光再現,臺海和平穩定共存共榮的願景早日到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