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編輯手記》價廉不一定物美 各國反制低價傾銷

  • 更新日期:113-12-23

中國大陸製造業產能大增,卻遇上房地產債務危機、消費疲軟,敲響低價傾銷警鐘,以美歐為首的貿易伙伴有了前車之鑑,未雨綢繆,紛紛籌劃反制措施,今年10月4日,南韓政府宣布對中國大陸鋼鐵厚板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除國內需求不足恐導致持續向外傾銷,中國大陸官方大力扶植的「新三樣」(電動車、鋰電池與太陽能板)產業,也加入產能過剩行列。 

本期《交流》雜誌以「中國衝擊2.0來襲」,為讀者爬梳「中國製造」低價傾銷衝擊下,各國傳統產業如何備戰因應。總體觀察,各國除制定反制措施外,企業亦需同步提升產品差異性,擴大海外市場布局。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未來將如何結束俄烏戰爭、中東衝突,以及後續對中政策各國高度關注。從亞太局勢看兩岸,雙方若缺乏互信就難順利推進和平穩定與發展,未來印太戰略格局對臺海有深刻影響,臺灣角色應如何發揮,透過沈明室研究員的精闢解析,將可幫助讀者對美國大選後的印太安全情勢,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全球運動浪潮方興未艾,隨著巴黎奧運、世界棒球12強賽等大型賽事舉行,職業運動蓬勃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人口僅2,300萬的臺灣,人民卻有超高運動參與度,聞名國際球壇的「臺式應援」啦啦隊,不僅「吸睛」更「吸金」。

文化根植於時空環境的醞釀和養成,不論是建城已有4百年的臺南,還是薈萃元明清三朝古都的北京;像是創作精緻、多元的臺灣獨立樂團,還是歌詞反應社會觀察的大陸樂團,都見證兩岸在時代大背景下,發展出不同的文化風貌。

此次臺灣獲得2024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關鍵在於選手們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並以行動證明,我們不做「運動強國夢」,而是一步一腳印,以奮戰不懈的精神,贏得國際友誼與尊重,讓世界看見最美好的臺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