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服務中心揭牌 搭建兩岸和平橋樑◆文/高蓓蓓(海基會綜合處)
- 更新日期:113-12-23
金馬兩個外島過去都是兩岸軍事對峙時期的戰地最前線,相較於金門駐軍人數較多,馬祖對許多臺灣人民來說較為陌生,也因此使馬祖有更為神秘的戰地氛圍。隨著兩岸小三通的開航,行政院各於金馬設立行政協調中心服務兩岸民眾,使得兩個戰地前線逐漸淡化戰地色彩,轉型為觀光文化之島。
為了服務旅運量增長的兩岸小三通民眾,海基會繼7月20日派員進駐金門行政協調中心提供服務,10月15日也於馬祖行政協調中心成立辦公室,羅文嘉秘書長皆親自主持揭牌儀式。今年金馬小三通人數迄今已經破百萬,還逐漸增加中,不過相對於金門小三通較活絡,馬祖觀光旅遊的比例較大,因此海基會派駐馬祖行政協調中心人員的服務內容,則以觀光交流為主。
馬祖列島就像等待旅客挖掘的寶藏,觀光資源非常豐富,縣政府也善用馬祖的觀光資源,特別開放新景點「26據點」給羅文嘉秘書長及隨團媒體參訪。此據點是過往馬祖的海防據點,既有人為軍事據點特有的粗獷質感,也有海天一色的絕妙景觀。政府將過去封閉隔絕的軍事要塞,轉型為兩岸人民均可進出的觀光景點,無非是希望戰爭永息,和平永續。羅秘書長也帶領媒體朋友前往大坵島,看望在兩岸承平時期長大的梅花鹿群,象徵兩岸「和平之路(鹿)」,他說我們可以把公的取名「和和」,母的取名「平平」,期盼可愛的「和和平平們」能淡化馬祖嚴肅的軍事色彩,成為兩岸「和平之路」的潤滑劑。讓馬祖梅花鹿不斷繁衍,兩岸和平路也走得長長遠遠。
馬祖從軍事對抗最前線到和平交流第一線,兩岸人民在此交會交流,歷史的傷痛在此彷彿已達成了和解。相信兩岸人民來到此地,會更加珍惜和平的得來不易。羅文嘉秘書長表示,兩岸有各自的歷史記憶,對現況的認知也有所不同,在不同之中尋找相同並不容易,雖然和平之路崎嶇難行,但兩岸更不應該走上仇恨之路。
羅文嘉秘書長也持續喊話對岸,要以兩岸人民都心繫的「和平」為念,不要設置政治前提的阻礙,恢復海基會與海協會的直接交流,讓兩會搭建起的溝通橋樑成為「和平」的基石,為兩岸人民帶來永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