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2024年普丁訪中觀察◆文/魏百谷(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副教授)

  • 更新日期:113-08-22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今(2024)年5月開啟第5屆總統任期,首個出訪的國家就是中國大陸,516日普丁與習近平會晤並簽署《中俄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普丁此次國事訪問,體現俄羅斯「向東轉」戰略的兩個層面。首先是全球層面,俄國基於地緣政治和經濟的戰略考量,轉向東方,造訪北京。其次是區域層面,俄國為了發展西伯利亞及其遠東地區,冀望引入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動能,於是前往哈爾濱出席第8屆中俄博覽會。

習普齊批美國的印太戰略

時序拉回10年前,20143月俄國併入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美歐紛紛對俄國採取制裁措施,莫斯科亦不甘示弱,祭出反制裁的報復手段,導致俄國與美歐關係急凍。正因莫斯科與西方的關係不睦,促使克里姆林宮轉向東方,加強與北京的夥伴關係,尤其是經貿和安全領域的合作。20222月俄國入侵烏克蘭,西方加大對俄國的制裁,使莫斯科更加依賴北京。從聯合聲明的內容來看,不但強調俄中在軍事合作和經濟聯繫上的共同利益,同時批評美國的外交政策,抨擊美國籌組的「小集團」為冷戰思維。兩國領導人還指責美國著手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導彈系統,也批評美國的印太戰略及北約的意圖,對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造成負面影響。

連結中國大陸東北 開發俄國遠東

普丁此行特別走訪哈爾濱,具有象徵意涵。哈爾濱有東方莫斯科的稱號,是中國大陸最具俄國風情的城市。普丁不但出席中俄博覽會及第4屆中俄地方合作論壇開幕式,並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進行座談。聯合聲明提到支持地方合作和邊境合作,擴大兩國地方間全面交流,兩國擬共同開發黑瞎子島,同時研議在俄國遠東地區及其他地區建立中俄農業合作試驗示範區。

持續擴大雙邊貿易並鞏固能源合作

聯合聲明也強調持續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俄中貿易逐年增長,中國大陸已連續13年位居俄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俄國主要扮演原物料供應者的角色。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俄國遭西方經濟制裁,貿易對象轉向東方,增加從中國大陸的進口,俄國成為中國大陸工業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2022年中俄兩國貿易額增長29.3%,達到1,902億美元。中俄領導人曾設定貿易目標,2024年雙邊貿易額增至2,000億美元,該目標已提前於2023年達標,達到2,401億美元,較同期成長26%

能源項目向來是中俄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尤其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俄國輸往中國大陸的石油收入,成為支撐俄國經濟的主要支柱,2023年俄羅斯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石油進口來源國。聯合聲明提及持續鞏固俄中能源戰略合作,以保障兩國經濟和能源安全。然而,關於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線的協議,長期以來一直是俄方的期望,此次普丁訪中,雙方仍未簽署,表明中方對某些談判條件仍有所堅持。

臺灣議題 俄仍恪守一中原則

關於臺灣議題的論述,今年516日俄中發表聯合聲明,俄方重申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承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堅定支持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的舉措。相較於去(2023)年322日習近平訪俄所發表的聯合聲明,今年的論述,增加「實現國家統一」字眼。

西方對俄制裁,俄國亟需來自北京的奧援,莫斯科也刻意展現討好北京的姿態。今年113日臺灣人民透過民主選舉,選出新任總統賴清德,臺灣的民主成就普獲世界各國高度肯定。然而,俄國外交部隻字不提民主選舉的客觀事實,反強調「臺海兩岸關係純屬中國內部事務、臺灣是中國不可缺的一部分」悖離事實且不尊重臺灣人民自由意志的謬論。

配合西方對俄制裁 臺俄經貿衰退

俄國以武力入侵烏克蘭翌日,我國外交部隨即發表聲明,嚴厲譴責俄國違反聯合國憲章,並宣布參與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為防止我國輸往俄羅斯的高科技產品用於生產軍事武器,我經濟部自202246日至2024615日,針對輸往俄羅斯的高科技產品頒布6次公告,採取從嚴審查原則,凡清單所列的品項,非經許可,不得輸出。

俄國政府為反制西方的制裁,於202237日宣布不友善國家清單,臺灣名列其中。由於經濟制裁,加上俄國多家銀行遭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使得臺俄經貿往來和匯兌均受影響。去(2023)年臺俄貿易總額為506,640萬美元,相較前(2022)年的貿易額577,991萬美元,減少約7億美元,衰退幅度達12%。反觀俄烏戰爭爆發的前一年(2021年),臺俄經貿曾創下總額633,376萬美元的佳績。然而,只要俄烏戰事持續,西方就不會解除對俄經濟制裁,臺灣會與世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繼續相挺烏克蘭,維持對俄制裁,臺俄雙邊經貿恐難恢復過往的榮景。

中俄國力差距擴大中

此次隨普丁訪中成員,有多位軍工企業代表,但截至訪團返回莫斯科,雙方並未宣布重大合約,俄方是否繞過制裁,擴大與中方的軍工業合作,有待後續觀察。另外,此次公報提及雙邊夥伴關係,避免使用「無上限」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強調雙方關係是基於利益的匯合。

整體而言,俄中關係的發展,可分兩個層面來看。首先是外在層面,俄中對美國的態度相當一致,都反對美國所主導的單極體系,主張多極世界體系。其次內在層面,雙方皆強調持續加強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雙邊貿易,同時增加本國貨幣占比,並擴大雙邊合作面向。此外,俄羅斯的國力隨著俄烏戰爭僵局,逐漸流失,長遠看來,一個具有全球野心的中國大陸與一個日漸衰退的俄羅斯,兩者對比將變得更加鮮明。隨著兩國的利益、視野以及國力的分歧,雙邊關係中的不對等性,將越來越難以忽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