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發行人語》

  • 更新日期:113-06-07

端午佳節、粽味飄香,誠摯祝福《交流雙月刊》的讀者,喜慶團圓,闔家安康。

中華民國第16任正副總統於「520」正式就職,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強調民主自由是臺灣不可退讓的堅持,更主張和平是唯一的選項,尤其臺灣位居「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牽動著世界地緣政治的發展;國際間已經有高度共識,認為臺海的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

近年來國際對臺海和平的關注,遠甚過往,不僅是因臺海問題涉及各國的利益,更重要的原因是,威權國家的集團化已對民主國家的價值觀帶來高度威脅,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正面臨重大挑戰,臺灣既是亞太地緣戰略上的「第一島鏈」,更是維護價值觀的「第一島鏈」。我們有責任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體制,更有義務大力推動及建構賴總統倡議的「和平共同體」,在「第一島鏈」豎立起永久和平的燈塔。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持續陷入貿易衰退、內需消費不振、民企投資縮手、外資大幅撤離、青年失業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更加低迷等困境。許多大型企業獲利驟降甚至虧損,國際金融機構紛紛調降今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去年中共官方最終統計的成長率是5.2%,今年雖然也設定在5%左右,但國際金融機構預測的均值僅約4.6%,並不樂觀。

我們也觀察到,中國大陸自2023年7月1日開始實施《反間諜法》及鼓動民眾舉報的一系列措施,接著又陸續推出《保守國家秘密法》、《國家安全機關安全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讓外資包括臺商對於赴陸經商深感憂心,望之卻步。儘管大陸努力吸引外資,但今年第1季外國直接投資(FDI)金額依舊欲振乏力,年減達26.1%。

一名在外資銀行證券部門的臺籍高階管理人最近觀察,臺北街頭的外國人竟然比上海還多,可見大陸經濟局勢正在持續探底。在陸臺商面臨經商投資環境逐漸惡化,風險持續升高,海基會除及時提供產業資訊,也透過各種管道了解其面臨的困境,積極協助臺商回流投資。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底已引導資金實際匯回新臺幣3,351億元,創造國內投資1,757億元,國庫稅收也進帳292億元。

兩岸交流方面,賴總統主張,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臺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我們由衷希望陸方能從正面及善意的角度看待這項宣示,期盼不久的將來,能再度看到陸客及學位生自由地徜徉在臺灣這塊土地上。

「和平」是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最懇切的呼籲,任何文攻武嚇不僅對兩岸關係的正向發展毫無助益,更只會讓臺灣民眾徒增反感。兩岸需要持續累積善意,相互成就。海基會對每一個個案的服務,就是秉持這樣的理念,未來我們仍會秉持初衷,持續提升服務能量,盡最大的努力,為兩岸民眾排憂解難,讓和平之花開得更燦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