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歐洲議會指兩岸互不隸屬 觀察歐中關係演變◆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更新日期:113-06-07

歐盟機構中唯一代表歐洲人民意志的歐洲議會,今(2024)年2月28日通過「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實施─2023年年度報告」(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Annual Report 2023),認為中國大陸對臺灣採取越來越強硬的姿態,導致印太地區局勢緊張。報告也主張歐盟支持臺灣海峽現狀的政策,警告不要採取單方面的武力或脅迫措施。更重要的是,歐洲議會呼應美國眾議院決議,強調中國大陸對臺灣的領土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這對臺灣主體性受到國際社會認同,確實是突破性的進展。

疫情結束以來,歐洲政治人物絡繹不絕訪臺,法國、英國、捷克、立陶宛等國,都與臺灣提升實質經濟關係。以法國為例,臺灣不僅獲得法國武器採購,2023年簽署臺法科學與技術合作協議,加上新任駐臺代表龍燁(Franck Paris)過去是馬克宏的非洲事務左右手,臺法關係提升到過去難以想像的高度。當歐中關係正常化的同時,歐盟也希望臺海和平與穩定,馬克宏對習近平展開元首外交,能否協同歐盟扮演兩岸和平的橋樑?

歐洲戰略自主 北京見縫插針

習近平訪歐行表達支持歐洲戰略自主,顯然希望將歐中關係與美中競爭中切割開來。過去歐洲各國因顧慮北京的態度而跟臺灣採取低度交往,現在美國帶頭解除此一限制,加上臺灣的地緣位置、半導體優勢,10年來臺歐貿易超過750億美元,歐盟對中與對臺逐漸走出兩條平行線。歐洲議會報告主張中國大陸不擁有臺灣主權,對具有行政實權的歐盟高峰會與執委會,沒有拘束力,突顯歐盟三大機構對中國大陸沒有一致的政策,各國會員也是,給中共對歐盟與會員國採取分而治之的空間。

馬克宏今年5月接待習近平來訪,距離他上次訪歐(2019年)已經5年,那次訪問義大利、摩納哥、法國;習首次訪歐(荷蘭、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則是2014年,加上2015年出席巴黎氣候峰會,習近平近10年4次訪歐皆有法國,顯現巴黎是他對歐戰略最重要的國家。除法國在歐盟的政治領導地位,分而治之先由法國開始之外,法國自戴高樂總統以來的戰略自主,不一味跟從美國,符合中共分化美歐同盟關係的槓桿支點。然而,普丁持續攻擊烏克蘭得到中國大陸的支持,成為歐中關係正常化的重大障礙,但不代表法國與歐盟無法在其他領域繼續與中國大陸合作。

與巴黎和布魯塞爾截然不同的戰略考量,北京是這場戰爭最大的獲益者,不僅牽制美國對中共遏止的力量,且俄羅斯在歐洲大陸被孤立、制裁與削弱,進一步依賴中共的協助。俄羅斯若在烏克蘭鎩羽而歸,一個過於殘弱的俄羅斯不利於中國大陸在亞洲擴張。另方面,對歐盟的中東歐會員國而言,烏克蘭的勝敗關乎歐洲生存,也代表不能讓二戰前的綏靖主義捲土重來。此經濟與安全在歐中雙邊關係發生劇烈矛盾,歐盟必須對中共採取「去風險」戰略,另方面也必須積極往來。中共對歐盟的戰略演變已經成為「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習近平深信時間站在中國大陸這一方,不論烏克蘭戰爭的結果為何,歐盟、烏克蘭與俄羅斯三方都需要中國大陸,習近平立於不敗之地,而運用歐盟的科技、資金、人才,是贏得美中競逐的關鍵。

北京利用歐盟各國不同調 擴大談判優勢

受到國際多極體系上層結構的影響,歐中貿易分歧只會逐步擴大而非減緩。雙方都有動機改善,但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大陸電動車和綠色能源產業,歐盟只能以關稅方式應對,中國大陸企業享有巨額補貼後的競爭優勢,對想要實現氣候目標與綠色轉型的歐洲企業是一大打擊。再者,華府高漲的保護主義,布魯塞爾與會員國首都有自己的產業利益,給北京著力點。習近平的目標是利用美歐與會員國間兩個層次分歧來擴大談判優勢,藉以降低歐盟的關稅威脅。歐洲學界已充分理解北京分而治之的策略,卻很難逃避。尤其,歐洲面對中國大陸市場進入受限和不公平競爭感到無能為力,中國大陸企業得到的補貼是其他OECD國家的3到9倍。各會員國對中國大陸貿易依賴程度不同,內部難就解決貿易失衡問題達成共識。

歐盟無可避免地採取最容易達成共識的保護主義,如馬克宏在接受經濟學人訪問時說,「歐盟監管太多,投資不夠,保護不夠」。然而,德國總理蕭茲響應德國企業要求,在中國大陸得到更好的市場准入,不惜反對歐盟對中國大陸採取保護主義措施,與法國不同調。德國比法國更依賴汽車產業,柏林不支持歐盟對中國大陸的電動車調查,在於德國經濟結構以出口為重,且中國大陸汽車市場有德國汽車公司大量投資。由於德法對中經貿作為分歧,馬克宏想邀請蕭茲與馮德萊恩共同與習近平進行四方會談而不可得。法德在經貿議題的不同調將大大影響歐盟與中國大陸談判的能力。

從中方的角度來看,與歐盟建立建設性關係的目的不僅在於增強中國大陸的經濟韌性或贏得與美國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要阻礙跨大西洋的聯合陣線,由貿易著手,改變歐洲對安全議題的看法。未來一年的歐中關係難以擺脫美中對抗或是多極體系影響,但因中國大陸市場與產能優勢已經完備,即便歐盟執委會提出10個關鍵技術領域去風險建議,但並非每個會員國都能像荷蘭以卓越的科技能力應對中國大陸的風險。更困難的是,就算大多數會員國都認識到與中國大陸貿易的風險,卻沒有美國的能力對中國大陸進行出口管制。

歐盟安全缺乏自主能力 難在臺海扮演和平角色

多極體系容易導致修正主義國家以武力改變現狀,威脅到歐盟依賴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歐盟面對烏克蘭戰爭可能失敗的壓力,加薩戰爭無法結束的風險,這兩場戰爭與歐盟地緣相連,歐盟卻無法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力。究其根本,是歐盟在安全事務上過度依賴北約,缺乏自主能力,儘管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瞻前顧後的形式作風只能有限影響規範性區域組織,實際作為有限。法國與北京保持密切關係無助於改變習近平的戰略,結束不了戰爭,更無法緩解美中競逐的態勢。

2024年是重要的選舉年,民主國家政治領袖都以贏得選舉為決策主要考量,當內政成績有限時,重大外交成果或許無法成為選票提款機,但外交失分很可能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反觀不需選舉的中共在外交戰略上佔據優勢,企圖以帶路倡議成為全球開發中國家的領導國家,再以灰色地區衝突將南海、臺海與東海成為自己的內海。多極體系說明美國全球性的威嚇力逐步衰退,雖南海與臺海區域維持現狀符合歐盟貿易利益,但歐盟的印太戰略仍是說的多。由此推之,歐盟在兩岸關係上扮演和平角色,恐難以實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