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國大陸經濟低迷 加深代際裂痕◆文/黃欣(媒體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3-02-17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至今,社會逐漸邁入老齡化、人口紅利漸減,世代矛盾則日益尖銳。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增長下滑、青年失業率激增,社會瀰漫「未富先老」的焦慮感,無形間催化代際矛盾,壓力鍋一觸即發,為社會穩定埋下隱憂。

世代差異擴大 激化兩代矛盾 

中國大陸開放短短40多年,上至發展軌跡、城鄉差距、下至個人經驗與價值觀都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世代間的差異尤甚以往。

在中國大陸短影音網站嗶哩嗶哩擁有百萬訂閱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講過一個故事,疫情期間,他指導的一位研究生無法返鄉與家人團圓,他原想安慰學生,未料學生卻像中大獎似的,「這是我最快樂的春節!總算沒有任何長輩逼婚!」他才醒覺上代人的傳統觀念,竟給年輕人如此大的壓力。

另個場景就沒這麼和諧了。近幾個月,中國大陸多地公共交通工具上,先後傳出老年人與年輕人因讓座起爭執的事件,小則口角、大則上演全武行,畫面全都上了熱搜。不僅當事人爭論不休,就連評論區的網友也分成「敬老」與「厭老」兩派,埋藏在社會間的世代矛盾情緒,一瞬找到出口,如火山爆發。

論起跨世代矛盾根本原因,除兩代人之間缺乏共同的語言、少了理解溝通,青壯年族群愈加沉重的經濟負擔,也是加劇矛盾的導火線。加上中國大陸2022年起進入人口負增長,由此衍生的代際問題不容小覷。

中國大陸快速老齡化 重壓經濟與年輕人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統計年鑒(2023)」顯示,2014年以來,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第9年減少,反觀老年人口則快速增加。

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國大陸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億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億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照聯合國劃分標準,當60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20%或65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14%,即是中度老齡化社會。這也是中國大陸的社會寫照。

另一個直觀的數據,是老年人口扶養比快速增長。老年扶養比的計算,是指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除以老年人口數量。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的老年扶養比在2006年為11%, 2022年已來到21.8%。等於每100位勞動年齡人口,就需要負擔近22位老年人,即4.5名年輕人要贍養1位老人。

老齡化加人口紅利下降危機,成為重壓經濟發展的障礙,造成消費力弱、創新動力漸失等社會問題,也容易激化不同年齡層的世代矛盾。

經濟增長下滑 揭開社會矛盾壓力鍋

老齡化社會加速,又遇到疫情攪局。中國大陸自身受到內外部環境衝擊,非但未能實現疫後爆發性復甦,經濟增長「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皆不如人意,甚至出現增速下滑,拖累整體增長動能。

景氣不振直接影響失業率。統計局資料顯示,年輕人「就業難」問題急遽惡化,以2023年6月份來說,16~24歲的青年失業率狂飆到21.3%,創下歷史新高。不僅如此,根據北京大學副教授張丹丹的研究,若將「躺平」、「啃老」等未工作者均列入失業,則青年失業率恐高達46.5%,實際情況遠比官方數據嚴重。
經濟下行,國家保險體系首當其衝。近期中國大陸多地先後調漲社保、醫保費用,民眾在收入下降的同時,個人保障支出又要提高,不堪重負只好棄保退保。

2022年起,上海、四川等省市已按照新規先後上調繳費標準。2024年起,一線城市深圳也分階段跟進上漲,上半年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下限上調到每月人民幣(下同)3,523元,漲幅高達49%。不僅如此,下半年起繳費標準還將繼續上調,換算下來約較2023年增長了7成以上,民眾大喊吃不消。

醫保費也水漲船高。2023年醫保繳費標準每人每年380元,和2003年的10元相比,漲幅高達38倍,同期間一般民眾的收入僅增長7倍左右。

繳不起費用的民眾只好退保。醫保局數據顯示,光是2022年,醫保參保人數史無前例減少1,705 萬人,其中居民醫保退保人數更達2,517萬人。一旦脫離養老與醫療的保險屏障,贍養長輩的擔子等於全都轉嫁到家中的青壯人口身上,擔子益加沉重。

青銀磨合 反抗或躺平?

經濟不景氣,中國大陸年輕人面臨就業難、失業率高、生活壓力大等問題,很多年輕人不敢談戀愛、不敢步入婚姻、不願生小孩,此時還需負擔贍養老年人的龐大壓力,世代間的矛盾自然無可避免加深。青年人在與年長者的相處上,朝向反抗或躺平的趨勢也愈加明顯。

有些年輕人認為,年長者已占據了較多社會資源,甚至因老齡化結構帶來的延遲退休,擠壓到後輩升遷機會。勞動回報遞減、相互傾軋之下,加劇兩者間的衝突,社會「內卷」更加嚴重。前述提及的讓座爭議,只是代際衝突的冰山一角。

另一派則選擇「打不過就加入」路線。或著迷於性價比超高的「蹭老式消費」,吃穿用度的消費習慣愈來愈貼近退休族群;或寧願寄居父母生活,成為「全職兒女」,這些都是青銀磨合的平和選項。

陸媒指出,近年愈來愈多精打細算的年輕人開始愛上物美價廉的「老年消費」,用餐在老年人食堂、上課選擇老年大學,甚至出遊都要指定專供給長輩的「夕陽紅旅行團」。有網友分享自己經歷,偶然機會陪家中長輩到社區食堂用餐,意外發現菜色物美價廉,CP值超高,一下子顛覆了對老年食堂的認知,自此轉移用餐主戰場。

不只如此,購物習慣也逐漸被長輩潛移默化,到百貨公司不再往高樓層,只在B1、B2這類平價櫃位較多的樓層消費。專家分析,「蹭老式消費」熱潮的出現,一方面反映經濟壓力下,年輕人不得不選擇消費降級;另一方面,年輕人消費習慣的轉變,意外拉近世代消費差異,創造兩代的共同話題。

全職兒女也可說是另種「蹭老」選擇。這些返鄉回家陪伴父母的青壯年,不少是求職不順或在職場碰壁,眼見暫無更好出路,回家盡孝道之餘,又能從父母處獲得家庭勞務的報酬。

儘管有些社會意見認為,全職兒女犧牲了個人職涯追求,等於躺平變相啃老。從另個角度來說,卻又回歸到「老有所養」的傳統倫理規範體制內,不啻為兩代磨合、和平共處找到了另種解方。

要解決跨代矛盾,政府的力量至關重要。首先需在勞動力縮減的有限資源下,加速建置完善、而非「寅吃卯糧」的社會福利制度,包括合格的養老照護機構與相關從業人員。同時要創造青年就業機會、解決老年人因數位鴻溝帶來的生活差距等。人口老齡化下,青銀磨合將是一場長期抗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