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垃圾堆裡的「螢火蟲書屋」 點亮石碇山城◆文/陳宥菘(媒體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3-02-17

不忍故鄉的純淨山林充斥垃圾,葉家豪從獨自一人淨山,到號召上百名志工同行。他成立了「螢火蟲書屋」,作為地方學習資源平臺,更串連聚落經濟,透過養菇農業,建立一套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點亮石碇山城的希望之光。

不忍家鄉環境充滿垃圾 獨自展開淨山行動

新北市石碇區曾是全國五大礦場「文山煤礦」的聚落之一,過去因礦業發展而大興,吸引大量外來人口。但隨著礦產資源枯竭,1996年文山煤礦收坑後,產業荒廢,從前的繁榮也回不來了。受都市磁吸效應,人口、資源流失,石碇逐漸成為都市與偏鄉夾縫之間被遺忘的山城。

石碇是「螢火蟲書屋」創辦人葉家豪的故鄉。他與許多人一樣,長大後便離開家,到外地求學、工作。
2016年,葉家豪從臺大農經系碩士班畢業後,趁著等畢業證書的空檔,返回石碇十八重溪山村走走,卻看見閒置空屋的鐵窗、門戶全被偷光,屋內還被堆滿廢棄物,環境殘破而髒亂,山坡上也充斥著鋁箔包、鐵鋁罐,與童年回憶裡「荒廢卻純淨」的故鄉相距甚大,內心震撼不已。

捨不得家鄉環境變調,身為上班族的他,自發性地開啟撿垃圾的「假日行動」。一個人捲起袖子,撿拾而來的垃圾五花八門,有電冰箱、運動用品、高爾夫球桿、安全帽,簡直能開出一間生活百貨。

然而他的行動沒有感染周邊鄰居,與他一起整理環境,反誤認他就是偷倒垃圾的元凶。葉家豪的母親捨不得自己的兒子成天與垃圾為伍,經常勸退他。

更無奈的是,不管多麼努力,總會挖掘出更多的垃圾,而且,還會有新的垃圾出現,彷彿沒有盡頭。經過一年的獨自奮鬥後,葉家豪的氣力差不多耗盡了。

入夏時節,天氣潮濕悶熱,早已疲憊不堪的身軀更為難耐,滿山的垃圾,讓他萌生放棄的念頭。就在那刻,兩隻黑翅螢火蟲從垃圾堆中緩緩爬出,葉家豪驚覺,螢火蟲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都能生存,自己也該堅定信念——但需要換個方法。

廢棄礦屋成志工基地 也是學習資源共享平臺

葉家豪意識到單憑一己之力的「無力感」,於是上網招募志工,希望集眾人之力整理環境。遇見螢火蟲很快在山友間傳開,這個城市邊陲的村落,吸引來上百位志工一同淨山。鄰居也從當初的不理解,慢慢加入行列。

他帶著志工從鄰近的山林開始,層層向上至周邊的梯田、步道,細心地處理每寸土地。多人合力參與不僅提升效率,心態也因為有了夥伴而踏實。

為了讓志工在辛勞一天後,能有個短暫休息的空間,葉家豪拿出自身積蓄,租下日治時代的礦工老屋,並利用撿拾而來的檜木、廢棄物,將木材重新整形、拋光,製作成椅子、層架,在房子裡修修補補,拼湊起志工基地。

他期許這裡成為在地學生的學習共享平臺,補足當地匱乏的閱讀資源,因而取名「螢火蟲書屋」,期望點亮孩子們的未來。

颱風吹掀書屋屋頂成轉機 思考建立永續經營

上天似乎想考驗葉家豪的意志。2017年7月,書屋正式啟用的前一天,尼莎颱風來襲,強風將老屋的屋頂吹掀,募集而來的書籍一夜全數泡水。書屋當然無法如期開幕,葉家豪為了房屋的修繕費用傷腦筋。

為了籌措資金,他腦筋一轉請志工把石碇農產品運往各處販賣,在天橋、地下道叫賣當地優質蔬果,結果一個月內竟然籌措出50萬。事後回想,認為這是上天促成的轉機。

這段災後修復期,讓他重新盤點書屋的開銷。葉家豪發覺,長期的志工制度不是解決地方問題的辦法,要建立起一套穩定的現金流。書屋若想長久經營,根本之道是要找出永續的經濟模式,才能站穩腳步,實踐理想。

靠種菇收入支持書屋 獲國際社會價值認證

有了颱風應急的經驗,串連聚落共創的想法在葉家豪的心中萌芽。他觀察,石碇濕氣重、雲霧環繞的地理條件十分適合菇類生長,結合自身農經系專業背景,行動派的他立即遠赴北海道旭川學習香菇農法,一年後學成歸國開始租地養菇成為菇農,並與當地青農搭建智慧化溫室種植段木菇,打造智慧化菇產業。

他不吝於分享技術,對內推動社區認養計畫,讓農家得以學習養菇農法,也串連在地民宿、餐廳業者,打造圍繞菇產業的小旅行。對外推動「微夢行者認養計畫」,開放民眾認購管道,只要在年底認購,隔年就能收到自己專屬的新鮮菇類。

除了販售菇類,2019年葉家豪與新北市農業局、石碇區農會的地方媽媽班「女力食堂」合作,開發靈芝香菇水餃、香菇雞湯,透過電商物流宅配,將部分收益回饋給鄉里淨山與閱讀活動,也用於社區美化、搭建站牌。

種菇收入成為書屋延續的命脈,撐起在地行動的成本,葉家豪成功地建立起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

在全球提倡綠色永續的概念下,葉家豪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著手計算螢火蟲書屋的「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簡稱SROI),得出每投入1塊錢,就為社會創造出5.62元的價值與效益。2022年初,通過英國「國際社會價值協會」(SVI)認證,成為全臺首個獲得SROI認證的「菇蕈農創」,全臺僅約30本企業報告書獲此認證。同年6月,葉家豪獲得第一屆文化部社區營造獎「社造創新獎」,他將農業打造成社會企業的模式,得到肯定。

向教育扎根 以三大行動加值地方

書屋的經濟基礎穩固後,接下來積極扎根孩童教育,葉家豪認為,這才是真正能為地方帶來改變的方法。書屋提供課後輔導,會有定期的志工、師培老師與退休教師,為學生加強國語、英文或數學學科。這裡也舉辦DIY手作課程、生態環境教育營隊等,鼓勵孩子多元向學。

書屋更成為在地行動的起點,透過三大行動,為地方加值。第一項行動是食農教育,連結起產地到餐桌,傳遞人類與大自然的續命關係。

第二項行動是文化紀錄,在淨山活動過程中,除了撿拾垃圾,有時還意外撿拾到煤礦場的歷史文物,將這些遺構、遺跡整理打磨之後,葉家豪將書屋的一隅打造成文山煤礦的小型博物館,有脈絡、系統性地傳承在地礦業歷史。

第三項行動則是發展各類活動,例如定期舉辦「觀察廢木腐草生螢的典故」、「腐木養三齡甲蟲寶寶的大螯」等循環經濟或微生物課程,與在地中小學合作,成為戶外課程體驗基地,帶領學員循著步道認識螢火蟲棲地及復育,希望讓學員更貼近大自然,越珍惜這片土地。

葉家豪也帶領學員走進社區,到文山礦區舊址、淡蘭古道分支走走看看,邀請地方耆老介紹當地生態與歷史,讓地方的故事持續為人所記得,撥出文山煤礦走讀收益的一部分,作為修復淡蘭古道山徑與淨山的基金,持續推動永續、共好。

返鄉近8年 螢火蟲的微光也能守護山城

返鄉投身淨山活動近8年,葉家豪說,「一路走來,其實就是從一個傻瓜開始,我們只是堅持做著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然後在過程中不斷精進工作方法」,雖然謙虛,但想為家鄉盡力的心表露無遺。

多年來,螢火蟲書屋透過淨山、生態教育、種植蕈菇等方式,守護著被遺忘的山城。一個人的心意或許微小,但集結眾人之力,垃圾堆中也能長出一間書屋。好比螢火蟲的光雖然微小、卻不渺小,仍能點亮一間書屋,照亮一座山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