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臺南關子嶺兩岸關係研討會紀要◆文/編輯部

  • 更新日期:112-08-11

前言

為掌握兩岸政治、軍事、經貿和社會現況,海基會於112年6月29日至30日於臺南關子嶺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剖析當前兩岸情勢,提出因應策略與政策建議,供政府及民眾參考。

❖ 第一場:兩岸政治和軍事議題 ❖

蔡榮祥(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 

兩岸一家親 影響臺灣民眾認同有限

中共對臺政治策略,2013年起就有一個主要基調,就是強調兩岸的血緣文化。透過「中華民族」框架,推動兩岸整合,企圖消弭兩岸現狀差距,過程中也運用貿易作為,最終目的就是要達成兩岸共同市場。此政策成效不彰,政大選研中心民調顯示,2013年只有3.3%的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2022年降到剩2.7%;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2013年是35.8%,2022年降到32.9%。

中共「兩岸一家親」目標,與中共對臺軍事戰略形成非常大反差與矛盾,如果都是一家人,就不該派軍機與軍艦越過海峽中線。民眾黨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與「兩岸一家親」基調較接近,意味中共對臺交流是有選擇性的,最近他們說要跟臺灣各階層進行交流,唯獨未與執政黨交流。接下來請各位與談人分享高見。

張峻豪(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中共對外強硬 轉移國內下滑的經濟

目前中國大陸內部相當嚴峻,不論是經濟、社會或是年輕人,各方面都在往下走。往下走的同時,習近平一定要往上走轉移焦點,或做更多大內宣,或是把下滑模糊化。中共2014年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就是一種焦點的轉移。尤其去年的二十大,「總體國家安全觀」已提出16到20種,非常全面。今年14屆的全國人大已在許多項目上積極展開立法,需要留意。因為他越積極,意味他有更高的不安全感。

習近平為轉移焦點升高局勢到一定程度,效果可能不大,也會產生矛盾。例如,中共在戰狼外交的同時,也在網路上管制激進言論;對外國管制增加,今年卻推出「國際招商元年」;俄烏戰爭立場搖擺等,都是這些矛盾的展現。中共對臺灣推動所謂「一國兩制」,也是一種矛盾。雖然這種矛盾還未上升到太高的局面,不過中共目前正在正視這樣一個矛盾。以前可能會用惠臺措施,提升臺灣對中國大陸的認同度,但現在他不怕你討厭共產黨,惠臺措施已變成擾臺措施,甚至是窮臺措施。

對內管控升高 赴陸國人應留意風險

二十大提出的各項安全觀,可預期習近平對中國大陸內部的管控會越來越升高,所以中國大陸未來的人權保障會持續下降。政府應注意的是,疫情結束後,兩岸來往更頻繁,不管是臺灣人到大陸去,或是在大陸的臺灣人,未來的安全要非常留意。外交矛盾升高的情況下,中共也許會更加激化,形成民主集團跟專制集團之間的對抗,未來臺灣的避險策略擬訂,政府可先做預判跟思考。

陳至潔(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

美國及中國大陸都實施「雙重嚇阻」

美國對臺灣及中國大陸,實施「雙重嚇阻」(dual deterrence),一方面嚇阻北京不要貿然進攻臺灣,也嚇阻臺灣政府不要貿然假設美國一定會協助臺灣。中國大陸對美國和臺灣,也實施雙重嚇阻。蔡總統與美國前、後任眾議院議長見面,中共從未受過這麼強的刺激,因此出現雙重嚇阻,一嚇阻美國協助臺灣,二嚇阻臺灣不要走向臺獨,但兩次都失敗了。嚇阻失敗,中共應該會報復或懲罰美國,實際情況是中共不懲罰美國但懲罰臺灣,或懲罰美國的力道非常低,與原先的警告不成比例。

中共升高局勢是為了避免局勢失控

研究中國大陸social media有關美臺高層互訪的新聞,首先發現,除官方媒體大量報導,中國大陸政府也允許非官方的愛國媒體、自媒體跟進報導。其次,官方媒體的口徑強硬程度遠超過非官方媒體。這是一個重要訊號,顯示中國大陸不想打仗。官方的強硬聲音高於非官方,是一個不自然的情形,也就是政府在進行輿論操控,中共不希望在這件議題上失控,希望保持官方主動性。這有點像Thomas Schelling 說的escalation and de-escalation,升高局勢是為了要避免局勢失控。

王宏仁(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美中對話不代表美中關係和緩

布林肯結束中國大陸行之後,我們都預料美中關係和緩,但中國大陸並未答應開放跟美國的軍事溝通管道,很明顯是因為臺灣問題。我們也可從對李尚福個人制裁觀察美方的態度,美國要解除制裁並不困難,但美方到現在不願意做任何改變。可見,布林肯訪中不代表中方態度和緩,也不代表美方態度和緩。我認為軍事仍是中國大陸將來對臺灣跟對美國必然使用的手段。

臺灣應釋放強化自我防衛的訊號

今年初到現在為止,不管是從美國、歐洲、世界各地來的,一定會問一個問題,就是「疑美論」到底從哪裡來的。不可諱言,國內有些政黨與學者,他們對美國的信任程度本來就存疑;另一方面,疑美論或有夾帶中國大陸對某些資訊的操作。這在民主國家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明年我們跟美國都有選舉,「疑美論」的確有操作空間,這對兩岸關係相當不健康。

國外友人沒辦法理解,除了疑美論外,臺灣人究竟是用什麼心態在準備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支持兩岸和平,但是臺灣到底已準備多少,對他們來講,目前臺灣軍事支出比例沒有提升,延長兵役也有許多不同聲音,如果兩岸發生衝突,還寄望友邦協助,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事情。對岸的確在這方面進行認知戰操作。

劉嘉薇(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選民死忠程度高 棄保不易發生

大家現在很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三腳督選舉,會不會產生棄保效應?在臺灣研究選舉,或是以民意角度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都很清楚,統獨是兩岸關係最重要的政治分歧。兩岸關係與政黨認同高度相關,有四成五到五成的民眾沒有政黨認同,如果第一喜歡的候選人不會當選,可能轉投其他候選人,以制止最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若選民是理性的,可以清楚排出對候選人的偏好,但是選民可能不理性,「誠實」支持自己最喜歡的那一位候選人。我看了幾篇棄保文獻,發現在2018年臺北市長選舉,棄保不嚴重;2000年總統選舉,顯示有棄保,但沒有棄乾淨。

國內議題可能成為選舉關鍵

2024年選舉三腳督會不會棄保?理論上會,因為有兩組候選人是中間偏藍,實際情況還是要等到選舉後期再去看。選舉牽涉許多內政議題,現在兩大黨的形象都崩壞了,有政黨認同的人越來越少,反而是國內議題要注意。服貿雖為兩岸議題,但也可能被講成民生議題。2014年太陽花學運,一開始的訴求就是反黑箱,並不是反中,後來被成功擋下。未來若再被提出,也許會以經濟角度提出,因為在後疫情時代,臺灣經濟與世界各國一樣都非常需要被振興。各組候選人除了兩岸政策外,是否提出比較好的經濟政策,是2024年總統選舉重要的觀察角度。

童涵浦(臺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中共增強對臺施壓   迫美放棄「de-risk」框架

美中關係會不會瓦解?布林肯訪問北京後,我認為不太可能。但中共無意恢復軍事對話,背後原因是,中國大陸不喜歡美國定的「de-risk」框架。為了改變這個框架,臺灣會變成籌碼。中共要嚇阻美國卻不斷處罰臺灣,懲罰手段包括經貿與軍事。這些手段我們看起來也許不是那麼理性,但有一定的工具性,如果中共繼續維持對臺灣相對高壓的軍事、準軍事動作,增加美國在東亞安全上的負擔,進而逼使美國放棄這個框架,回到過去那種全面性交往的情況。

相信體制 體制內菁英不致政變

最近俄羅斯發生的準政變,中國大陸會發生嗎?我們研究解放軍任命,發現2016年前後升遷模式差異很大。2016年之前,不同派系的人都有機會得到升遷,2016年之後,經歷7大軍區到5大戰區的軍改,大部分得到升遷的都是習近平的人。我們想了解習近平在10年內,怎麼完成權力集中?為何政治精英沒有起來抵抗?

我的研究顯示,習近平在完成他的權力集中前,願意權力分享給其他派系,以換取制度上的改革;一旦改革完成,不再分享權力。為什麼當初這些人會相信習近平?因為每個體制內的人都相信,這個體制給我好處,基本上是可信的。中國大陸體制在政治上抓得非常緊,俄羅斯沒有這種情況。因此,準軍事政變在中國大陸發生的可能性比較低。當然,中共如果展開積極軍事行動卻被打敗,軍區將領是否會喪失信心反抗,我認為不無可能。

黎寶文(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美中戰略對抗成中共操作認知戰素材

2024年總統大選我們要面對三個國際上的不確定性。第一美中戰略對抗持續。布林肯3月的論述,很清楚表明該對抗時對抗,該對話時對話,要合作時合作,要競爭就競爭,即便訪中看起來順利,並不影響美中戰略對抗本質。美中戰略持續對抗,很容易在國內被操作成「戰爭與和平」、「臺獨等於戰爭」、「疑美論」等論述。可以預期,未來美中對話機會越來越多,每次對話都可以成為國內話題。對中國大陸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跟操作的事件,2024年總統大選,中共的干預手法可能會推陳出新。

今年10月將是輿論戰高峰

第二個不確定性是俄羅斯因素。中國大陸跟俄國無上限戰略合作,俄羅斯的因素會越來越明確。俄羅斯在臺海周邊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可能在未來的政治局勢甚至國內選舉上,扮演重要角色。過去選舉俄羅斯的角色非常少,但臺灣上一屆總統選舉後,國際因素或國際議程影響國內政治議程設定的頻率越來越高。

今年10月前後,俄烏戰爭會有較明確的結果,因為冬天不適合作戰,雙方都有動機,在10月前取得較明確的情況。10月正好有大量政治事件:兩岸國慶,蔡總統最後一次國慶講話,甚至是中共三中全會也都在10月。另根據沈伯洋老師的研究,中國大陸在上一次總統大選,大規模操作國內網路輿論的時間點正好在10月。因此10月前後,很有可能是國內輿論戰的高峰。

中國經濟下滑 反會升高對臺壓迫

第三個不確定性就是中國大陸的前景。從各項經濟數據來看,中國大陸經濟復甦非常有限。國內消費規模有限,加上美國對於中國大陸出口管制持續增加,內外雙重壓力下,中國大陸要持續論述「東升西降」有困難。根據Michael Beckley在Foreign Policy研究,一旦中國大陸越過發展的高峰,會陷入對國內日益壓迫、對國際日益衝突的行為模式。在此行為模式下,對兩岸關係的壓迫,或對臺灣政治的影響,只會更直接且沒有迴旋的餘地。

❖ 第二場:兩岸經貿和社會議題 ❖

劉正山(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產品禁銷中國大陸 農漁民具韌性但仍有隱憂

2021年起中國大陸禁我農產品包括鳳梨、蓮霧、鳳梨釋迦、石班魚、文旦柚、白帶魚、竹筴魚、午仔魚、秋刀魚、虱目魚、石班魚等。目前只恢復白帶魚、竹筴魚(2023年3月)及鳳梨釋迦(2023年6月)。虱目魚尚未解禁,無法銷往中國大陸,損失慘重,過去兩年轉成內銷,農民也在轉型,臺灣農民韌性很強。不過仍有一些隱憂,虱目魚價格雖回來,卻不是因為臺灣人愛吃虱目魚,而是因為近來大肆種電(「漁電共生」,魚塭停養)及飼料養殖成本高漲,虱目魚產量銳減,價格回到正常水準。

有政治前提的交流 國人面臨選擇題

有一個根本但朝野都不願意認真面對的問題是:民間交流,該不該有政治前提?若任一方有政治前提,還交不交流?中國大陸官方說,一定要在政治前提下擴大交流,臺灣的社會就會面臨一個矛盾,官方說不該,在野黨說無妨,所以國人處於一種選擇題,變得比較尷尬。我認為社會上一定要有一個平臺,能夠處理到底要戒急用忍,還是務實西進這兩個選項。

陳宗巖(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 

臺灣經貿高度依賴中國大陸   戰略上相當危險

2011至2022年間,臺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市場依賴度大致維持在40%左右,同時段的進口依賴度上,大致維持在20%左右。民進黨政府執政後,政府希望透過新南向政策,試圖降低臺灣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存度,臺灣與新南向18國的貿易總額有所成長,但單從依賴度來看,沒有顯著改變,這個成長可能只是隨著時間的穩定成長,政策推力的影響不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對臺灣的貿易依賴度並不高,大約僅5%。從「量」來看,一旦兩岸停止貿易往來,臺灣的經濟將會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若以貿易的「質」來看,雖然美中科技戰、晶片戰擴大對中國大陸技術出口的限制,但對中共來說,中低階半導體,仍可與各國貿易。臺灣最重要的出口產業不管是積體電路或晶片,仍舊依賴中國大陸廣大市場,但另一方面,2022年中國大陸自臺灣進口的半導體大約僅占一成,可見中國大陸對臺灣的依賴度有限。由此可見,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結構呈現出臺灣高度依賴中國大陸,但是中國大陸並不依賴臺灣,若兩岸關係不好,相當不利於臺灣。

陳若蘭(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 

年輕人和中產階級不消費   臺商進入中國大陸非好時機

中國大陸在九〇年代中期,意識到要快速調整結構,開始進行大學教育改革,造成目前中國大陸大學生有1,100萬,20年前大概是200萬而已。各地準大學生一心想擠進一流大學,造成教育內捲非常嚴重。這些大學生在內捲化的教育環境下念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產生高度的相對剝奪感,一線城市出來的大學生易陷入「躺平」情況。

沒有工作怎麼辦?開始減低消費,不買房、不買車、不要結婚、不生小孩、不買奢侈品。若以年齡來看,九〇後不想買東西,現今中國大陸最主要的消費階級是中產階級。最近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開始把錢全部囤起來,為的是讓他們的小孩潤(run)出去。如果中產階級跟九〇後這兩個主力消費族群都不消費,中國大陸的消費市場勢必萎縮,未來臺灣的服務型產業去中國大陸開公司可能不樂觀。

為鼓勵畢業生就業,中共叫一線城市大學畢業生去種田,而不是回家啃老。他們用「全職兒女」一詞包裝啃老族。這些啃老族對於未來臺商進入中國大陸,有非常大的風險,因為中國大陸一線城市已飽和,二線也幾乎不可能,臺商只能寄望於三、四線城市。但是三、四線城市的父母不敢花錢,他們要拿錢去供應「全職兒女」,當作陪伴父母的「薪水」。

「共同富裕」與「混合經濟體」   恐墊高臺商經營成本

「貧富差距」也是中國大陸青年就業的重要問題。近年研究顯示,中國大陸青年人對共產黨的認同與否跟經濟發展無關,而是跟經濟均不均等有關,這是相對剝奪感。習近平想以「共同富裕」解決這個問題,他提出共同富裕有所謂「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市場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政府的財政分配,第三次分配就是企業社會責任。臺商或小型企業,大概要捐幾千萬,這些都是經營成本。令他們恐懼的是,現在中國大陸在推「混合經濟體」,未來臺商面對競爭對手不是民營企業,而是國營企業。更大的隱憂是未來臺商可能面臨跟國企合資的處境,甚至被強迫技術轉移,或經營權轉移。

張珈健(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 

中共對外資及臺資越來越強硬

調查發現,臺灣對中國大陸的投資自2010年開始逐年下降,但是在2018年到2019年呈現斷崖式劇減,此後雖有起伏,但仍舊呈現遞減趨勢。我曾經跟轉進到新加坡的臺商討論,他們在2018年左右逐步把自己能夠處理的資金移走,2018年是川普第一次正式對中國大陸進行關稅課徵的那一年。中國大陸對臺灣的貿易依存度非常低,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陸也沒有太多資本進入臺灣。

我觀察,中國大陸現在對外資的態度是逐步排除。如果臺商仍想繼續投資中國大陸,就要面臨是不是可以接受中國大陸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二十大相對於十九大,認為最大的威脅是臺獨勢力跟國際勢力掛勾,中國大陸現在會越來越把抗衡外部干預以及處理對臺問題變成當務之急。7月1日實施的對外關係法,顯示他們要進行出口管制干預。中國大陸5月時已對micron(美光)進行國家安全制裁,未來仍留在中國大陸的臺資企業也可能面臨。

慎防中共挾金門威脅中央

第二個可能強硬的地方是金廈融合。王滬寧今年在海峽論壇上提出「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提到所謂「新四通」(通電、通氣、通橋與通水),有很高的風險。從全球供應鏈的角度,藉由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立基,出口全世界,這不算是純粹依賴中國大陸;但如果進入以內需為基礎的市場,這樣的依賴就很有風險,農產品就是如此,水、電、天然氣等基礎設施亦然,尤其如果只有一家公司,依賴度、黏著度更是非常強。假設金廈真的成為融合區域,今天金門提出新想法,要求中央政府也照做,該怎麼辦?

蔡德欽(輔英科技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 

學生高比例認同自己是臺灣人

去年裴洛西訪臺,我對同學們做一個政治傾向的訪談。結果顯示,同學們認同是臺灣人的比例非常高,認為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比例相當低。對於兩岸關係,他們比較認為是國際關係,而不是中國內政或是國內問題。選舉的傾向,他們不見得會傾向於政黨,比較會選擇政見、選人。

陸方對兩岸恢復交流態度積極

今年5月23日到5月28日,科大有10個同學到貴州參訪,陸方提供全額機票與全額招待,報名不很踴躍,因為家長會擔心。同學們回來說這個很好,每個人住一間房間,吃得也非常好,學生很開心。

我訪談國際處人員,他說是貴陽幼專邀請的活動,經費來自於東協,邀請對象不限臺灣人,也有柬埔寨、泰國跟越南,但以臺灣為主。訪談得到一個結果,就是對岸比我們急著開放。他們沒有開放學位生來臺就學,這種活動就是他們開放的延伸。

問到對兩岸交流態度,國際處人員表示,以前他們到對岸去會比較暢所欲言,現在比較不敢講話,對方以 中國大陸官員為例,都是按稿來講,不敢亂講話。這方面兩岸都很小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