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地攤經濟的美麗與哀愁◆文/呂佳蓉(媒體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2-08-11

「疫情前是不讓擺攤的」,北京一家夜市攤主阿文(化名),汗流浹背地招呼客人,阿文用不算熟練的姿態翻弄著標榜來自臺灣的雞翅包飯,他說,「好多人做這個東西,據說是臺灣名小吃」。「臺灣小吃」儼然成為中國大陸夜市的吸睛代名詞。

北京掀地攤經濟 環境不佳政府鬆手 

3年來,中國大陸以最嚴苛的清零政策應對疫情,3年停擺令百業蕭條,監管政策則讓經濟雪上加霜,從經濟成長率數據相形失色,到民眾生計出現問題,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是最好佐證。

北京五、六環外的通州區,去年出現後車廂日落市集,看上去有點像臺灣夜市,卻少了臺灣夜市的蓬勃朝氣與特色。

今年開始,城管嚴格的北京已有民眾在地鐵口擺起地攤,兜售一些不起眼的小物,而後車廂市集彷彿是一道窗口,可貼近看到中國大陸疫後經濟真實樣貌。

阿文是後車廂市集的攤主,原本在補習班擔任老師,受到疫情與補教業「雙減」政策影響,雙重動盪,無法穩定工作。他說,去年8月開始,聽聞這裡人流頗多,且官方准許擺攤,因此決定自己當老闆,販賣雞翅包飯。

這條僅約100、200公尺的後車廂市集,幾乎每攤業者都開車前來擺攤,有的賣哈爾濱烤冷麵、長沙臭豆腐、串串、甜品,也有成批販賣降價玩具,搞起套娃娃與撈魚遊戲,屬於較為陽春型的夜市型態。

一家哈爾濱烤冷麵的業主,原本開餐廳,餐廳因疫情難以持續經營下去,上大學的女兒決定一同幫助家裡出來擺攤;另一家賣甜品的攤主,原本也是開店做生意賣蛋糕,疫情後在後車廂市集賣提拉米蘇掙錢。

幾年前地攤經濟就曾走紅中國大陸。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時任的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6月考察山東煙臺時,高調盛讚當地的地攤經濟創造就業崗位,是「中國的生機」、「人間煙火」。

李克強的地攤經濟學沒有維持太久,官方媒體包括北京日報、央視發出評論,表示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也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官方轉向,代表地攤經濟方興未艾就遭到降溫,引發外界質疑習近平與李克強的經濟政策不同調。

解封後,本來官方預計經濟成長率為5.5%,但事與願違,GDP近乎腰斬。因此,北京重現地攤經濟,主要是大環境經濟不佳,官方決定放寬管控,讓民間嘗到一些活水。

不只北京出現後車廂市集,其他城市如深圳、杭州、上海等地陸續跟進,上海街頭出現消失已久的擦鞋工,山東淄博燒烤熱潮更是爆紅,反映出底層對顧生計的渴望。

臺灣夜市走過拚經濟 邁向觀光化

相較起來,臺灣的夜市發展,曾經也歷經過相似的「求生存、拚經濟」階段,目前往觀光化、特色化、主題化發展,尋求「夜市2.0版」。

夜市在臺灣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現以觀光夜市、街邊夜市、商場型夜市、流動型夜市等型態,與臺灣民眾「休戚與共」。許多夜市是自清代起,福建、廣東一代的漢人移民來臺開墾時,沿著廟宇人潮聚集處誕生。

現在夜市對臺灣人而言,不僅是擺脫經濟陰霾成為賺錢的方式,更出現名家攤主、多代經營,甚至登上國際舞臺、榮獲桂冠。

臺灣走透透,北中南東也早有馳名中外的大夜市,如基隆有廟口夜市,臺北有士林夜市、寧夏夜市、艋舺夜市、饒河街夜市,臺中有逢甲夜市,臺南有花園夜市,高雄有六合夜市,東部有東大門與羅東觀光夜市。小小的臺灣,有著數都數不清的夜市,琳瑯滿目、好不熱鬧。

特色小吃如蚵仔煎、香雞排、烤香腸、地瓜球、臭豆腐、烤玉米、豬血糕、藥燉排骨、滷肉飯、棺材板等,製作小吃工程複雜,講究一種對吃的執著與精神,這些庶民美食早已是臺灣文化的一環。

再加上,政府積極對外行銷夜市,讓外國遊客、陸客能夠更理解明白街頭美食,成為橋梁,讓他們體驗臺灣夜市的獨特魅力。

臺灣主廚坐鎮 小吃原汁原味重現北京 

這些活絡、熱鬧具有生機的樣貌,不論從官方的態度、興起的原因,甚至是出現的地點,都與現今中國大陸掀起的地攤經濟與夜市經濟大相逕庭。若將此議題放在兩岸交流,臺灣的夜市曾經一度跨海遠赴大陸各地,成為兩岸交流的一塊牌子。

譬如,北京前門的臺灣街,曾接二連三舉行臺灣夜市的活動,伴隨著舞龍舞獅與布袋戲的助陣,熱鬧非凡,展示臺灣文化與民俗風情。

當年的臺灣業者曾赴北京親手烹煮,甚至食材與廚具都從臺灣空運而來,讓原汁原味的臺灣小吃也能出現在中國大陸,與當地民眾分享。也曾有曾在臺灣念過書的大陸年輕人,在臺灣夜市環境的耳濡目染下,迷戀上臺灣小吃,回到大陸後向當地的人推薦他心目中的臺灣特色。

中國大陸經濟未見外界期待的「疫後反彈」,官方開一道「小門」,不管那麼嚴,讓民眾得以顧溫飽進而求發展。

如果兩岸能重啟交流,或許大陸地攤攤主可前來臺灣「取經」,學習如何經營夜市並推向國際,轉而讓大陸的夜市朝向永續化、持久化、特色化經營,也是美事一椿。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