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辜汪30年 兩岸交流的社會圖像◆文/ 廖士鋒(兩岸線媒體記者)

  • 更新日期:112-07-27

兩岸自1987年底,由時任總統蔣經國宣布開放大陸探親後,原本因國共內戰分治而隔絕的社會,呈現交流急遽增長的局面。1993年4月,兩岸兩會在辜汪會談簽署四項協議後,建立各項驗證程序,使交流的障礙大為降低,對臺灣社會也有顯著的影響與變化。

從開放探親到35萬對兩岸婚姻

兩岸民間交流始於探親,親人團圓曾衍生諸多觸動人心的故事。例如2019年,近80歲的大陸老伯王桐華,來臺與近百歲老父王道璜相認,感人畫面在社會造成極大回響。供奉逾40萬忠烈將士、位於臺北大直的忠烈祠,也屢屢有大陸在世親屬來訪祭拜,甚至有多名歷經抗戰的大陸老兵親身來臺致敬。

除接續中斷的親情,新的血緣關係也是兩岸民間交流重要面向。兩岸婚姻能被承認,背後所需要的文書驗證,可謂辜汪會談的直接受益者。1990年代,兩岸通婚大量增加,據大陸民政部統計,1988年大陸涉臺婚姻有100對、1997年變成1萬多對,短短10年間成長100倍。

辜汪會談之前,兩岸雙方對於彼此的公證書,都以「視情況採證」,「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簽訂後,明定雙方要「相互協助查證」。海基會統計,辜汪會談後至今年3月,總共完成大陸公證書驗證案件逾223萬件、向大陸轉遞我方認證書則有近166萬件,規模相當龐大。

2003年是陸配來臺的極盛時期,創下全臺每百對結婚當中,就有20.2人的另一半是大陸配偶紀錄。如今,很多臺灣家庭都有來自中國大陸成員。移民署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底,臺灣陸配總計有35萬5,124人,遠高於排名第二的越南配偶11萬2,821人。

13萬多陸配在臺灣,對臺灣的美食文化與餐飲業帶來新的飲食熱潮,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專文報導,原本因後繼無人而「走味」的外省菜餚,在陸配來臺後重新復甦,甚至包含一些起初臺灣較少見的外省佳餚,例如新疆菜、內蒙古烤羊、廣西螺螄粉等;來自四川的陸配,帶來更為正宗的麻辣川菜,也掀起飲食潮流。

20多萬陸生來臺     增進兩岸青年互相理解

在辜汪會談簽訂協議擴大交流的基礎上,兩岸社會各項交流逐步進行,青少年、兩岸新聞界、科技、體育、學術、宗教等各項社會交流日益蓬勃。例如,1997年兩岸奧會簽署備忘錄,建立「兩岸奧會體育交流座談會」機制,近年來雖有疫情與兩岸關係影響,日前已恢復實體舉辦,類此交流機制,多奠基於1990年代。

兩岸青年交流方面,影響最大的當屬開放陸生來臺。臺灣學術界與大陸學術界早已交流及互訪,但學生層面的交流遠遠少於教師。直到被稱為「陸生元年」的2011年,當年首批928位陸生來臺攻讀學位、並有上萬名陸生來臺研修,此後每年都有不少陸生以學位生、研修生、交換生等不同名義來臺就讀。陸委會統計,2011年累計至今,已有20.5萬研修生、2萬學位生負笈臺灣。

兩岸學生學習表現的差異,常常成為不少大學教師用以衡量兩岸青年差異的重要基準。與此同時,臺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等多位大專院校領導階層都提到,陸生在臺灣發揮的「鯰魚效應」,能提升本地生的求學積極程度,形成良性循環。

陸生來臺10多年來,影響了部分臺灣學生。因為親身與大陸同儕的共同學習、生活經驗,不少陸生也使用臺生熟悉的社群媒體,時常分享、評論中國大陸的報導,臺灣本地學生得以多一道認識大陸的窗口;多項研究顯示,在陸臺生與在臺陸生,於交流後的兩岸認知顯著高於交流前,這對增進青年互相了解有裨益。

陸客來臺感受臺灣的最美風景─人

進入臺灣最多的大陸民眾,以觀光為目的為主。陸客於2002年開放,當時我方單方面開放經第三地中轉或旅居海外的陸籍人士來臺觀光,到2008年7月,經兩岸兩會簽署協議,進一步開放大陸民眾以直航方式來臺觀光,再到2010年,先後分三批開放全大陸31省市區民眾來臺觀光,2011年再開放陸客自由行。

據交通部歷年統計,截至2022年底,陸籍旅客累計來臺達3,184.6萬人次,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逾7,000億元。相較於團客都是固定旅遊地點、團進團出,與臺灣社會連結較少,自由行的陸客則與臺灣社會非常緊密互動。陸客自由行先後開放大陸47座城市,自由行來臺已逾765萬人,光是疫情前的2019年,就有將近百萬人次。

在社會面向上,往昔不少來臺陸客的感想都直言臺灣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精粹,也盛讚臺灣旅館乾淨、驚訝於媒體蓬勃發展,對臺灣出版的多元化繁體中文書籍,不少陸客也是相當喜愛,熄燈前的誠品敦南店,是諸多知名中國大陸人士來臺必逛的地點;尤其,臺灣人熱情、樂於助人、童叟無欺等誠實風格,「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深植人心。

新冠疫情衝擊下,兩岸社會實體交流急速降溫,不過網路無遠弗屆,兩岸線上管道的交流仍持續進行。除了各種線上會議外,例如發源於大陸的社交平臺「小紅書」,號稱是「大陸版IG」,近兩年來也成為許多臺灣國高中生的愛用軟體,不少媒體與評論者納悶之餘,紛紛試圖解釋臺灣社會為何有這種現象。

除了人員往來的實質影響外,無形的影響還有兩岸社會對彼此的同理心與扶助。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臺灣社會各界與政府共捐贈大陸70.5億元; 2009年,臺灣八八風災,大陸社會各界與政府則捐贈40億元實物與現金。這些兩岸民間甚至官方互助賑災的情景,放在解嚴前是難以想像的。

不過,多年來的兩岸社會交流發展,曾衍生不少問題,並引起社會上的分歧。例如,陸配的前婚生子女(俗稱「小明」)來臺依親議題、還有陸配取得身分證時間較外籍配偶長,這些爭議最後都有相關法規政策予以調整。

而陸生來臺也曾在社會引起擔憂與爭論,最後促使政府定下「三限六不」限制,規定不允許陸生請領獎學金、也不允許陸生打工或者兼職,且畢業後不得留臺等,而實務上各校多以自行募資成立獎助學金、鼓勵陸生參與校內外實習及各項有獎金競賽等方式給予支持,形同實質放寬。

兩岸社會交流    充分凸顯臺灣「軟實力」

陸客來臺引發部分批評,包含故宮在內的許多觀光景點在高峰時期均滿是陸客,被質疑對外國遊客與本地遊客造成排擠效應、參觀品質下降;也曾發生有陸客來臺從事賣淫、人蛇集團等「行方不明」事件,衝擊社會與司法。

為了因應開放陸客來臺,新增大量境外旅客來臺旅遊,交通部推出星級旅館評鑑、「好客民宿」等標章與評鑑制度,無形中提升觀光業的整體品質,並有境外遊客得以依循參考的統一標準。陸客開放之後,給臺灣反思社會價值的契機,讓臺灣更了解自己的「軟實力」所在。

就「軟實力」來說,已故中研院士朱雲漢曾特別推崇宗教團體、民間公益組織以及志工團體是臺灣「軟實力」尖兵,媒體不一定會對它們有全面性報導,國外很多人也不注意,「所發揮的重大影響力,絕對是不容小覷」。

兩岸社會交流數十年來為臺灣社會造成諸多實質上的影響,即使是在疫情衝擊下,包含陸生入境、大陸媒體駐點、航空公司人員駐點等社會交流面向,也是各項交流領域中較早重啟的。展望後疫情時代的兩岸交流,期盼各項社會交流能夠逐步恢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