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第五次「江陳會談」預備性磋商高副董事長致詞內容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聞稿

99年第058號新聞稿

時間:99年6月28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總機02-27187373轉綜合處梁小姐 603、藍小姐615

鄭副會長、海協代表團全體團員、海基會代表團全體團員、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興,能率領海基會協商代表團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與鄭副會長率領的協商代表團,為明天的第五次「江陳會談」做準備工作。
        首先我謹代表海基會與江董事長,向海協會以及重慶方面的朋友周到的安排,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我也要藉此機會,向所有大陸同胞,特別是重慶市三千萬市民,致上最親切的問候與祝福。
        四天前6月24日,在台北舉行的預備性磋商中,雙方主管機關已經就這次會談簽署的兩項協議,包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與「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IPR)的文本以及相關附件,達成共識。今天兩會來做最終確認,並製作協議文本。
        至於會談的日程與程序安排,我們也在台北充分交換意見,今天再做最後確認,務必使第五次「江陳會談」圓滿成功。
        自從2008年5月以後,海基、海協兩會恢復制度性協商,已經舉行過四次「江陳會談」,建立了制度化的協商模式。總的來說,兩岸協商展現以下幾點重要意義。
        第一,協商的制度:是對等的,是務實的,是相互尊重的。
        第二,協商的進程:是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
        第三,協商的作用:可以累積雙方互信,為日後兩會的協商奠定更好的基礎。
        第四,協商的成果:是為民謀福、是人民需要、是為兩岸建立「互惠繁榮」與「和平穩定」的關係。
        綜合以上幾點,我可以說,兩會制度化協商管道不但為兩岸關係樹立典範,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世界的發展史上,樹立最成功的典範。
        有關這次「江陳會談」簽署兩項協議的重要性,首先談到ECFA,今年初,大陸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生效,東協的產品進入大陸免關稅,而台灣的產品進入大陸要關稅,使得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面臨不公平的競爭狀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兩岸有共識在達成自由貿易之前,先就經濟合作架構研商逐步加強合作的作法。
        對台灣經濟而言,ECFA的重要意義,就是爭取台灣企業的公平競爭地位,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那就是「降低關稅、促進出口、吸引投資、增加就業、振興經濟」。
        對兩岸經貿發展而言,ECFA可以強化兩岸交流秩序與建立交流機制,擴大貿易與投資合作,共同提升雙方經濟發展。
        對大陸而言,降低台灣產品的關稅,可以讓大陸同胞享受價廉物美的台灣農工產品,特別是台灣的水果、農漁特產等,希望大陸同胞多多品嚐。至於降低台灣的原料與零組件的關稅,可以降低大陸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進而多僱用勞工,增加勞工的就業機會。
        所以,ECFA是為兩岸企業與人民興利,是「互利互惠、共創雙贏」,所以江董事長中午致詞時特別提到,此行定位為「互惠繁榮之旅」。
        此外,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興起,腦力已取代勞力為生產力的重要來源,保護腦力創作的智慧財產權已經成為普世價值。兩岸能夠就「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達成協議,透過雙方的法令、制度,建立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保障措施,不但有利雙方產品與服務貿易的往來、品牌與專利的建立,也使兩岸的作家、歌手等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受到保護。
        相對於前面12項協議,本次商談的兩項協議所涉問題最多,也是最全面的協議,所以協商的準備時間最長。但是,在雙方主管機關鍥而不捨的努力下,如今有了具體成果。
        所以,我要向所有協商代表,表示最誠摯的敬意,由於你們的努力與付出,使兩岸關係邁向互惠繁榮的新時代,大家都在兩岸關係的發展史上留下最燦爛的篇章。
        最後,我再次感謝海協會的周到安排,預祝此次兩會會談圓滿順利,所有與會人員與在場媒體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