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民進黨十年政綱兩岸經貿篇 方向抄襲 思考錯誤

  • 更新日期:109-07-26

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聞稿

100年第057號新聞稿

時間:100年8月23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總機02-27187373轉綜合處梁小姐603、池先生615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召開記者會,發表十年政綱的兩岸經貿篇,海基會表示,蔡主席提出兩岸經貿工作後續五項基本原則,都是政府目前正在推動的兩岸經貿工作,並無新意,方向抄襲,思考錯誤。
  首先,有關全球化的架構,海基會表示,台灣早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已經參與國際多邊經貿架構,2010年與大陸簽署ECFA,也符合當今國際間推動區域經濟的潮流。政府簽署ECFA後,立即推動與世界各國多邊的經貿關係,目前正與新加坡洽談雙邊的經濟合作協議,印度與菲律賓也表達洽談意願,今年8月1日政府也與印度簽署關務互助協定。
  其次,有關經濟強本策略,海基會強調,台灣是小型海島型經濟體,只有開放與創新才是台灣經濟固本、強本的戰略,從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將台灣世界競爭力由2009年排名第23名大幅提升到今(2011)年第6名,即是明證。
  第三,至於兩岸經貿往來對國內薪資結構與所得分配影響,海基會表示,兩岸經貿往來對台灣經濟成長具有相當貢獻,而台灣薪資結構與所得分配,一向是政府施政重點。去年台灣經濟成長達10.88%,今年工商業與政府都有調薪,基本工資3年內二度調高至18,780元。所得重新分配、奢侈稅開徵,都是政府已經在作的事。
  至於民進黨擔心的要素價格均等化,海基會表示,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有其假設前提,民進黨顯然不瞭解,如果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成立,那為何歐美國家要與落後國家簽署FTA,美國與墨西哥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難道美國不怕會把工資拉低嗎?
  最後,有關兩岸經貿正常化,與其他國家經貿達到平衡,進程上相互協調,海基會認為,既然蔡主席主張要兩岸經貿正常化,就應該對兩岸經貿採取開放的態度,與正常化的思維,將兩岸經貿的發展視為台灣深化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與全球化的一環。ECFA的簽署,不僅是兩岸經貿的里程碑,更是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敲門磚,這也就是馬總統大力疾呼國人要趕快做好開放的準備,因為兩岸關係的改善與更自由的開放,台灣一定可以成為亞太主要的貿易國家,台灣經濟會更上層樓。
  至於所謂談判過程不對外公開,海基會指出,ECFA談判過程雖然不公開,但曾多次向立法院說明談判成果。海基會進一步指出,任何雙邊談判過程大都不會對外公開,蔡主席1994年出席「參與GATT對農業之衝擊及政策因應研討會」時發表論文指出「行政部門深恐將機密資料交與關切的立法委員,可能外洩,造成談判上不利的地位」。蔡主席曾參與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應該非常瞭解,談判過程不公開,主要是避免損及我方利益。
  海基會表示,兩岸經貿有其商機,也當然有風險需要注意,而兩岸經貿最大的風險,就是兩岸經貿持續的成長,兩岸卻無法有協商對話的管道,務實解決問題。過去民進黨8年執政時,兩岸兩會中斷協商,就是如此,兩岸經貿的風險,無法管理。馬總統2008年5月執政,恢復制度化協商,兩岸經貿就在制度化的協商安排下有序發展,透過協議的執行,有效管理風險。過去民進黨作不到的事情,現在馬政府不是做到了嗎!蔡主席提出的原則不正是馬政府正在推動的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