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江陳會談」江董事長率團抵達天津談話內容
- 更新日期:109-07-26
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聞稿
100年第071號新聞稿
時間:100年10月19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總機02-27187373轉綜合處梁小姐603、池先生615
尊敬的海協會陳會長與夫人、鄭副會長及海協會協商團隊的朋友、海基會高副董事長、劉副董事長、海基會協商代表,還有踴躍參加的媒體朋友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本人非常高興,率領海基會協商代表團來到天津,和陳會長及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舉行2008年兩會恢復制度性協商後的第七次會談。對於陳會長和夫人今天在這裡安排隆重的歡迎儀式,我要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同時我也要藉此機會,向廣大的大陸同胞,特別是天津市一千三百萬市民,致上最親切的問候與祝福。
過去我曾經多次率團訪問天津,每次看到天津快速的進步,都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近年來「天津濱海新區」的建立,吸收非常多的海內外企業投資。京津高速鐵路的建設,讓兩地變成一日生活圈。而兩岸直航開通,讓我們這次只花了三個小時就從台北來到天津,這也表示今後兩地的交流會愈來愈頻繁。
在過去六次會談中,兩會簽署了15項協議,我常比喻這就是在海基、海協所建構的,橫跨台灣海峽的堅固平台上,鋪設了15條高速公路,方便兩岸人民、資金、貨物流通,透過優勢互補,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由兩岸同胞共享成果。
過去種種,我們都充分了解,現在兩岸是以合作替代競爭,以和平替代對抗跟緊張,以開放替代封鎖,成果大家有目共睹。
這次來到天津,雖然停留時間只有短短50小時,但在兩會協商的歷程上,也是重要的一次會談。我用12個字來代表這次會談的重要性。第一是安全,誠如剛陳會長所言,自從日本發生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事件後,造成傳染和民眾恐慌,兩岸有必要就核電安全合作完成協議,除了建立通報機制外,也希望透過合作機制防患未然。
第二是保障。今天我們沒有辦法簽署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不只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續的重要協議,也是廣大的台商朋友最關心的協議。自從台灣開放陸資來台之後,兩岸投資持續增加,過去有些問題已經在大陸海協會、國台辦,以及各地政府的充分合作下,逐一解決。但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可以進一步加強其中不足之處,尤其是大陸台商最關心的權益與人身安全問題。兩會將會繼續推動協議完成,希望下次會談能順利簽署。
第三是興業。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兩岸產業合作,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也成立專門的產業合作工作小組,過去推動許多合作事項。這些階段性的成果,有必要讓各方了解,同時繼續推動有利於雙方經濟發展的兩岸產業合作。
第四是追蹤。我跟陳會長每次開會,都很關心過去簽署的15項協議執行狀況。兩會也特別安排由副會長層級舉行的檢討會議,表示兩會對於協議的重視,不只在簽署,還在成果。每項協議簽署至今,都有豐碩的成果,我們希望精益求精,把不足處繼續完善。
第五是策畫。我們要繼續進行有關的兩會協商,第八次會談的議題,希望這次協商中能夠明訂,做為今後共同努力目標。
最後是交流。過去幾年兩會籌組多個的交流訪問團互訪,兩會也接待不少訪問團,這種交流不只增進了解,促進合作,更進一步拉進兩岸同胞心理的距離,對兩岸今後的和平發展可以做出很大貢獻,也期待將來能再度邀請陳會長和夫人到台灣看看。
這次會談我們一定會秉持過去的做法,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努力讓這次會談順利圓滿成果。再次向陳會長和海協會團隊,以及媒體朋友表示衷心感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