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威脅滲透 羅文嘉:對台灣的民主政治與國民素質有信心
- 更新日期:114-07-18
114年第018號新聞稿
時間:114年7月18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綜合處池先生(21757125)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今(18)日表示,根據公開資料,自去年以來已有29件有關中國對台滲透的案件,其中8成的目標是軍方單位。面對中國的威脅恐嚇與滲透,羅文嘉表示,台灣民主制度非常可貴,台灣人民會珍惜並光明正大行使權利,只要我們有實力做為後盾,就能不受任何威脅與脅迫,保衛我們的利益。
面對中國對台滲透疑慮,羅文嘉指出,根據海基會整理的公開資料,自2024年1月至今年6月,已公開偵辦的間諜與滲透案件共有29件、涉案人數達95人,其中2024有6件、2025年有23件。到目前為止已有20件判刑、7件起訴、有2件偵查中,而軍方單位則是中國滲透的主要目標,佔比高達近8成,此外也有針對政府機關、海巡署與民間社會的滲透行動。
羅文嘉再補充,同時2025年上半年全球已有8國、共17件遭中國滲透的案例,包括美國、法國、捷克、德國、韓國與菲律賓等,這顯示中國的滲透、分化和統戰,並不僅限於對台灣。羅文嘉強調,面對一個想要破壞台灣民主憲政運作的國家政權,我們必須小心提防,但我們對民主政治、國民素質有信心,這也是中華民國台灣和對岸最大的不同。
羅文嘉表示,台灣人民有選舉、罷免、公民投票、上網、媒體公開評論與出版等權利與自由,對岸一項都沒有。根據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世界拘禁媒體工作者最多的國家,因此有人說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媒體監獄」。這些資料都說明,台灣現在擁有的民主制度是非常可貴的,民主不是國台辦說了算,也不是一人或一黨說了算,台灣人民會珍惜並光明正大行使自己的自由與權利,只要有實力做為後盾,就能不受任何威脅與脅迫,保衛台灣的利益。
面對兩岸交流,羅文嘉再次重申,所有的協商對話交流,是要確保和爭取台灣更大的利益,如果協商交流讓我們已有的權利縮小甚至消失,那這就不是交流的目的,這是看待兩岸交流的基本立場。
關於陸配補繳除籍證明專案,羅文嘉表示,中華民國法律規定的很清楚,不得同時擁有兩岸兩地的戶籍,政府的目的是要協助這些過去未能依法完成補正程序的人,順利補正程序。到6月底為止,完成的比例已相當高,對於少部分人選擇放棄中華民國國籍也予以尊重。羅文嘉強調,如果在過程中有碰到特殊狀況,政府都會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