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陸配因武統言論遭廢止居留許可 羅文嘉:有民主制度才有言論自由

  • 更新日期:114-03-21

114年第009號新聞稿

時間:114年3月21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綜合處池先生(21757125)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今(21)日表示,有民主制度才有言論自由,但如果言論自由是為了要摧毀、破壞、改變甚至消滅民主制度,那就不在言論自由的範疇裡。許多陸配離鄉背景、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準備落地生根,是因為認同台灣的價值、生活方式與民主制度,希望國人不要因為少數的個案,影響對整體陸配的看法。

海基會今日下午召開背景說明會,針對陸配「亞亞」因武統言論遭廢止居留許可,羅文嘉表示,海基會一直站在服務陸配的第一線,過去也花很多時間與陸配交換意見,他近期才與幾位陸配網紅座談,聽取他們在台生活的經驗。羅文嘉指出,很多陸配認同台灣的價值、生活方式與民主制度,也很享受在台灣的生活型態。有些陸配受限於家人還在中國大陸,沒有辦法大聲站出來表達這種主張態度,國人應該予以理解,也希望國人不要因為這些少數的陸配個案,而認為所有陸配都是這樣。至於「亞亞」這個個案,既然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政府按照法律嚴格落實執行,海基會在第一線當然予以支持。

羅文嘉表示,有民主制度才有言論自由,但如果言論自由是為了要摧毀、破壞、改變甚至消滅民主制度,那就不在言論自由的範疇裡,這在幾乎所有民主國家都是不被允許的。因為是有民主制度,才有言論自由,如果主張所謂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或一部分,基本上就是破壞台灣的民主制度,因為中華民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極權國家,這是完全不同的制度,如果主張中華民國不存在、而且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那就表示台灣要改變現在的中華民國民主制度,而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極權制度。

關於賴總統宣布的國安17項因應措施,將對岸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是否代表兩岸不再交流,羅文嘉表示,自去年5月20日賴總統上任以後,在就職演說、國慶文告中多次強調,推動兩岸對等、健康有序的交流,是我們不變的承諾,這承諾就是海基會執行工作的目標跟方向。羅文嘉指出,他多次強調兩岸交流必須是雙向、對等、真正的交流,而不是為了統戰目的需要的交流。只要不是配合中共統戰需要的民間交流,海基會都會予以支持。但如果是為了配合中共統戰行為、認知作戰進行滲透分化,甚至鼓吹破壞台灣民主的交流,海基會也會站在第一線嚴格把關。

有關近期傳出數起國人在中國大陸遭關押或失聯一事,羅文嘉表示,赴中國大陸的風險非常高,因為去了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什麼事,即使是發生事情,也不知道要怎麼處理,這兩個「不知道」就是風險。在其他民主法治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範可以依循,該有的基本權益保障透明清楚,不會有不知道的狀況。羅文嘉舉例,除了近期在武漢遭關押的台商父子外,另外有一位台灣人,原本在美國的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去年3月廣東某大學聘請他擔任助理教授,雙方已談妥合約,當事人也已到廣東辦理宿舍入住,最後卻突然獲校方告知不予聘用。還有一位台灣人近期赴廣東珠海後突然失聯,家屬是接獲他的獄友來電才知道遭關押。

羅文嘉強調,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赴陸兩個「不知道」的風險,再加上對岸並不落實已經簽訂的「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及時通報我方相關資訊,也更加深赴陸風險。羅文嘉表示,如果對岸一直不願意落實司法互助協議,不把相關資訊透明化,按照既有制度管道進行通報,那有何基礎告訴台灣民眾,到中國大陸去旅遊、經商、觀光是沒有問題的,安全是獲得保障的。如果連已經簽訂的這些協議都無法逐一落實,又有何資格與基礎來談真正的交流。羅文嘉重申,從去年5月到現在,我們從來沒有改變對於對等、健康有序交流的承諾,但我們希望對岸能夠落實協議,解決因為交流而產生的問題。

面對當前的兩岸情勢,羅文嘉表示,從1949年到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放棄消滅中華民國的企圖,而我們始終在捍衛中華民國的民主制度跟國家主權。台灣經過這70幾年來累積的經濟與科技實力,得到國際友邦的支援,我們現在有更大的籌碼與基礎,相對於過去曾經歷過的辛苦歲月,現在台海其實是相對穩定發展的。然而中共以其強大的國家政權優勢,對台灣進行各種統戰、滲透、分化、認知作戰,這是台灣最大的危險,國人卻像「溫水煮青蛙」裡的青蛙,沒有認知到真實的狀況。羅文嘉指出,這一年來賴總統不斷強化國人在這方面的韌性,不管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或是全民團結上,台灣之所以能夠面對中共強大力量的擠壓和脅迫,最大優勢就是因為有民主制度跟高度共識,而這共識必須透過不斷的溝通、說服來凝聚,國人必須建立這種共識,有共識才有團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