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第12屆董監事第6次聯席會議 吳董事長致詞內容

  • 更新日期:114-02-27

114年第008號新聞稿

時間:114年2月27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綜合處池先生(21757125)

海基會今(27)日下午舉行第12屆董監事第6次聯席會議,吳豊山董事長致詞如下:

各位董監事,非常感謝大家百忙當中抽空來參加今天的聯席會議。本會3個月才開一次聯席會議,不開會的時候,我幫各位看家,因此有責任向各位報告過去3個多月的動態。

本會當下的主要職責,除了處理日常交流事務之外,就是設法恢復兩會對話,促進兩岸和平。海基會和海協會的對話功能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即告中斷。對岸的說詞是蔡前總統未答完「九二共識」的考卷。

2024年5月20日,賴總統就職,明言「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對岸解讀為我方主張「一邊一國」,是「兩國論」,絕不接受,並表示希望我方回到「九二共識」。

11月4日本人接任海基會職務,當天在此鄭重表示,兩岸最高領導人既然都主張和平發展,那麼希望海協會與海基會同一脈動,同步堆疊善意,進而兩會攜手,揮別柳暗,迎向花明。

11月13日,國臺辦發言人針對本人發言,表示:必須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兩岸才能恢復對話。本人當天回應:假如1992年兩岸曾經達成什麼共識,那麼共識中一定有中華民國的位置,因此對岸應該說清楚:在所謂「九二共識」當中,中華民國擺放在哪一個位置?

11月27日,國臺辦發言人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詢問時,以7百餘字長稿,解說「九二共識」的要旨就是求同存異、擱置爭議。但7百多字當中沒有一句話、一個字說明中華民國在「九二共識」中的位置。

本人當天回應,自1992迄今已過33年,兩岸從來沒有針對2000年才出現的所謂「九二共識」有任何討論,但對岸卻對「九二共識」多次任意擴大其意涵,我方當然不能接受。因此建議對岸「基於交流對話、和平共榮以增進兩岸人民福祉」的善念,讓歷史翻頁。

11月30日,中國時報以社論指出「吳豊山問得有道理,對岸回應也有其道理。」12月3日,旺報以社論指出,只要仔細研讀,一定可以在求同存異中找到中華民國的位置,因此希望兩岸擴大交流,俾早日舉行「吳張會」。張就是海協會會長張志軍。這兩份報紙對北京動態通常反應敏銳,所以本人特別注意。

各位董監事,爭論「九二共識」並非我政府當前政策,本人之所以與對岸隔空爭論,目的是要突顯對岸藉口「九二共識」阻斷對話之粗魯與謬誤。如今對岸既然說不出中華民國在所謂「九二共識」中的位置,爭論當然到此為止。

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明確強調,希望兩岸「以對話取代對抗,以交流取代圍堵,增進合作」,那麼海基會自當遵循總統意旨,設法恢復對話,並且推動交流。至於對岸刻意不與民選的民進黨政府互動,卻與在野黨和地方縣市政府水乳交融,本人認為實在不是自稱泱泱大國,光明正大的作為。

各位董監事一定很清楚,臺灣海峽的兩岸關係,牽涉太平洋兩岸的美、中互動,也牽涉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態度。本人過去這段時間在會內接待了很多前來拜訪的各國駐臺使節和國外的智庫人員,他們都嚴密關切臺海和平。

川普在1月20日重新上臺後,臺、美、中關係又進入一個新的局面。賴總統在2月14日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後,已提出了一些回應。俄烏戰爭的停戰協議正在發展中,世界大局正在醞釀巨大變化。

本人堅信,美國也好、中共也好,它們一定知道和平才是唯一的光明大道,因此本人願意繼續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看待兩岸的未來。

今天,本人可以向各位董監事報告的是,針對恢復兩岸對話,本人持續多方努力之中,也有不少夠份量人士好意協助。如有具體的進展,會隨時向大家報告,謝謝各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