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舉行財經法律顧問會議  探討中國大陸雙碳政策及未來經濟情勢

  • 更新日期:110-12-10

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聞稿

110年第017號新聞稿

時間:110年12月9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綜合處池先生(21757125)

海基會今(9)日舉行「海基會臺商財經法律顧問會議」,針對中國大陸經濟情勢的變化、及實施碳排放相關政策對臺商的影響深入研討。會議由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詹志宏主持,共有24位財經法律顧問一同參與。

詹志宏強調,本次會議探討的都是攸關臺商長遠發展的重要議題,財經法律顧問們的專業分析與建議,我們都將彙整提供給台商作為參考。而無論大環境氣氛如何變化,海基會都持續努力促進兩岸民間往來,減低負面因素,希望提升兩岸關係正向發展。

本次會議邀請袁明仁、林永法兩位顧問分別就大陸實施碳排放政策、及大陸投資環境變化等議題進行引言報告,並針對臺商的因應策略提出建議。

袁明仁顧問指出,中國大陸今年制定多項法規,選定七大城市開始試行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雖然目前僅有2300家發電產業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未來石化、化工、建材、鋼鐵、造紙等行業將逐漸納入,臺商在這些產業皆有投資,很可能2年之內就會面臨衝擊,必須及早因應。中國大陸已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未來亦可能跟隨歐美腳步實施「碳關稅」,臺商可以在循環經濟、綠色消費等產業尋求商機。

關於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變化,林永法顧問表示,臺商面臨大陸的外部因素與內部政策多重變數的雙重影響,在外部因素方面,尤其是兩岸關係緊張,造成臺商很難再採取過去「政經分離」,有時被迫要選邊,因此必須更加謹言慎行,以免受政治因素波及。歐盟取消對中國大陸的GSP(普惠制)、美國市場高關稅,都增加臺商的經營成本。RCEP即將於2022年生效,臺商在中國大陸及東協市場更要面臨韓商、日商的競爭。中美貿易戰及科技戰,也影響部分臺商無法再成為美國供應鏈的一環。在內部政策上,有關反間諜安全防範、數據安全法、反壟斷法、海關註冊登記和備案企業信用管理辦法等新法令的實施,臺商也必須及早因應。

與會顧問建議,臺商未來要生存,一定要達到綠色產品認證,減少耗能,尤其是用電,而耗電最大佔比是空調、馬達,臺商可以從這方面著手改進,對降低碳排放有很大幫助。

有顧問表示,臺商從大陸遷往東南亞,成本至少增加10%,基於分散風險而遷出大陸是合理的,但希望政府除了鼓勵之外要有務實的政策。臺灣有關碳交易的法律、機制要制訂明確,讓配合政策者可以得到回報,即使是服務業、不做外銷,政府也要訂定政策讓他們參與,對國家整體發展才有幫助。

有顧問提到,有些臺商想從大陸移往東南亞投資,海基會可以結合各主管機關,組織有興趣、有意願的臺商,成立產業策略聯盟,共同前往當地參訪,與當地政府接洽、談判會更有力。

海基會秘書長詹志宏表示,去年海基會第一次舉辦臺商財經法律顧問會議,會中顧問提出的寶貴意見,經整理後轉給大陸臺商參考,成效很好。今年再次舉辦,選擇大家最關切的兩項題目深入探討。明年是中國大陸的關鍵一年,有多項重大活動與政治議程。大陸的投資環境,最近受到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對臺商必然造成衝擊。碳排放則是目前全世界正在醞釀的議題,何時會成為各國準則尚待觀察,臺商該如何面對、如何提前準備,希望透過這次討論提供臺商建議。

詹秘書長指出,氣候變遷是全人類要面對的課題,臺灣是出口導向、面對全世界市場,必須遵循世界的制度與遊戲規則。歐洲現在強調綠色產品,中國大陸也很重視碳排放問題,我們必須要面對此議題,提早因應。

詹秘書長強調,海基會持續努力促進兩岸民間往來,減低負面因素,希望提升兩岸關係正向發展。很多臺商反應想了解東南亞投資環境,海基會過去一年來先後拜訪貿協、僑委會、經濟部等單位,以及世界臺商總會,把新南向的投資機會、當地的臺商組織等相關資訊串連在一起,提供給有興趣的大陸臺商。未來海基會會繼續努力,作為服務臺商的最佳平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