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董事長會晤上海市韓正市長談話內容
- 更新日期:109-07-28
韓市長、海協會的代表團、各位在座的朋友們,大家好:
記得2005年,本人隨國民黨連榮譽主席訪大陸,回程時經上海,首次與韓市長見面。當時連戰先生與胡錦濤先生達成了「五大願景」的共識,後來我們轉經上海,當天我們知道大陸中央宣佈了兩件事,一是開放大陸人民赴台觀光,一是要贈送一對貓熊予台灣。現在,這兩件事都已經實現了,今年初我還帶海基會同仁和一些媒體到動物園去看團團和圓圓。
去年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重新執政,馬總統在兩岸關係的政策主要有二:一是重新恢復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制度性協商;二是促進兩岸關係正常化。從去年6月到今天,短短不到十一個月的時間,兩會進行了三次領導人會談,已建立了協商機制,累積了互信,也找出解決之道,為兩岸發展共謀大計。
這次海基會與海協會在過去一年來達成的六項協議的基礎上,又簽署了三項協議及一項共同聲明,這些開放與交流合作措施的實現,已陸續對兩岸交流邁向全面正常化、建立交流秩序,以及擴大合作層面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去年7月4日正式開放大陸人民到台灣觀光以來,大陸遊客人數至今年4月中旬已經超過7000團、20萬人次,在金融海嘯發生後,為民間消費注入新血。
去年11月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後,兩岸包機載客率更在今年3月從75% 增加到93%。從4月起,各航線也都超過9成,其中上海、杭州訂位率還超過100%。尤其,上海到台北只要80分鐘,幾乎班班客滿,一票難求,成為名符其實的「一日生活圈」,台商的企業經營與生活方式,也漸漸發生變化。
由於旅客量增加、班次卻有限,因此這次兩岸協議特別將平日包機改為定期航班,原先每週108班包機再擴增至270班,不僅為了提供兩岸往來頻繁的旅客更充分的便利性,也有利於旅運成本的降低。不過總體而言,隨著大陸遊客及兩岸商務人士往來的大量增加,我們認為定期航班應該還要再增加班次,才能真正符合各界的需求。可以預見的是,兩岸定期航班協議正式生效後,台北與上海的互動勢必更加頻繁,從遠處著想,我們希望明年上海虹橋機場擴建完成後能正式開放為兩岸直航航點,一方面方便上海周邊城市的台商搭乘直航班機,同時如果台北松山、上海虹橋、東京羽田和韓國首爾能在2010年完成對飛,形成黃金四角航線,那麼更可擴大上海與台北的直航效益,對亞洲區域發展也有如虎添翼的加分效果。
這次兩岸金融合作協議的簽署,就是解決台商融資問題的重要步驟之一,雖然目前僅是框架協議,將來進行MOU的簽署之後,將創造就業機會與附加價值;我們也希望台灣的銀行在大陸升格為銀行,能夠幫助台商在大陸投資與發展。上海在大陸、兩岸,乃至亞洲及全球的金融地位,可說是舉足輕重,兩岸金融合作,對上海與台北這兩個亞洲重要金融中心的實質合作與互惠雙贏,必然會發揮極具關鍵性的作用。
此外,這次兩會就開放大陸資本到台灣投資發表共同聲明,也正式宣示了兩岸將邁向資金往來正常化的第一步,對於大陸企業拓展投資市場,更是一大利多。我們希望在正式開放陸資投資台灣後,上海當地的企業可以多到台灣參訪、考察、投資,讓上海與台灣的交流可以更上一層樓。
據概略統計,上海台商及眷屬多達50萬人,是台商的大本營。目前各地台商普遍認為在融資、減免稅費、轉型升級等各項問題上,亟需各地方政府的協助,今年1月上旬本人率團到大陸探訪台商時,已經彙整了減免稅費、轉型升級等各類問題,我們也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方案,送予兩岸有關方面參考。
這兩天我們訪視了六家台資企業,他們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透過多方努力渡過難關,甚至還有正成長,我們也期盼各地方政府能多支持台商參與擴大內需及基礎建設,為台商營造一個既安全又有良好投資機會的經商環境。
再過一年,2010年世博會就要在上海舉行,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都已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在此本人要預祝活動圓滿成功。謝謝大家!(200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