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 為民謀福 相互尊重 永續發展—江董事長於歡迎海協會代表團晚宴致詞內容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聞稿
98年第110號新聞稿
時間:98年12月21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總機02-27187373轉綜合處603梁小姐、615郭小姐
陳會長伉儷,海基海協兩會的協商代表、各位大陸台商會會長、企業界的先進、在座的所有好朋友,大家晚安、大家好!首先,本人要代表海基會全體董監事及同仁,對今天晚上在座的大陸海協會代表團及來自台灣各界的朋友,表達誠摯的歡迎。
兩岸在去年和今年分別遭遇嚴重的震災與風災,但難能可貴的是,兩岸都能本著「人道援助、超越政治」的立場,在第一時間表達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與善意。這種發自內心的同胞之情,不僅對兩岸民眾的情感交流發揮積極正面的推動作用,也為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寫下一段不可抹滅的佳話。尤其海協會多家理事單位在台灣遭受「八八風災」的侵襲之後,立即發動集資捐助,並透過兩會聯繫管道提出應急物資與援助項目。因此,本人要利用這次的機會,當面再次向海協會陳會長和各位理監事表達誠摯的謝意。
兩會自去年六月恢復制度化協商以來,已經進行了三次會談,簽訂九項協議與一項共識。我曾經用在海基海協構築的平台上,建立十條高速公路來形容這九項協議和一項共識,因為它縮短了兩岸的距離,也排除了過去的許多障礙,對兩岸經貿合作的正面效益,已經陸續顯現。例如,今年兩岸簽署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生效至今,已經共同破獲七件大案,同時在兩岸逮捕二百多人,有效遏制新型態的犯罪手段,也改善了兩岸投資的環境。
這次會談,本人和陳會長將就「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漁船船員勞務合作」、「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等三項議題進行協商、簽署,這些議題都是攸關兩岸人民福祉之大事,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民謀福,解決民眾所關心的問題。
兩會經過三次協商已經建立了彼此的互信基礎,特別是本人在今天歡迎儀式上所提到的,兩會已經建立了默契,也就是「平等協商、良性互動、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終極的目標則是建構兩岸和平、經濟雙贏。今天在座參與會談的人員,都是兩岸菁英與實際主管相關業務的官員,大家能夠坐下來,心平氣和、務實協商,為兩岸人民服務,這就是充分展現彼此「相互尊重」的態度。
在座的各位都身負提升兩岸人民福祉的重大責任,未來兩岸簽署的協議愈多,這種無形的「高速公路」就愈密集,兩岸共同發展的「基礎建設」也就愈扎實,對雙方民眾與企業就愈便利,保障也會更周全穩固。在兩會共同的努力下,必然可以為共同追求的目標,兩岸和平、經濟雙贏,對兩岸人民的「安居樂業」提供一個優質的環境。
去年十一月在台北舉行的第二次會談,兩會曾邀集相關業務主管官員舉行「兩岸工商及航運座談會」與「兩岸金融座談會」。這次會談期間,我們將再共同舉辦「陸資來台投資座談會」,並安排參觀中部地區的科技與工業園區,藉以說明台灣優異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推動兩岸雙向投資。
面對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體的快速形成,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強化與深化已經刻不容緩。在全球金融海嘯肆虐的當下,兩岸合則兩利,競則雙輸,兩岸優勢互補、攜手合作,是兩岸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唯有打好這個基礎、站穩腳步,兩岸才能行穩致遠,創造和平共榮的全新局面。
今年以來,除兩會正式協商外,兩會交流互訪也展現過去前所未有的成果,兩會在今年已經籌組近十個交流團進行互訪。在此,我除了要感謝陳會長一年來不辭辛勞的接待與陪同,也要對兩會的工作人員與在場的媒體朋友,致上誠摯的謝意,我和陳會長見面愈多次,大家就愈辛苦。
尊敬的陳會長,各位好朋友:「風雨靜,山色青,守得雲開見月明,江山萬里情。甲子恩怨,豈有輸贏,心繫萬民安居樂,協商再創天下平。」這是我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期許。
在這個歲末年終之際,我謹再次表達衷心的謝意與敬意,並祝願兩會第四次會談圓滿順利。明年為虎年,也預祝在場的所有朋友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虎虎生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