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第四次江陳會談江董事長於海協會答謝晚宴致詞內容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聞稿

98年第113號新聞稿

時間:98年12月22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總機02-27187373轉綜合處603梁小姐、615郭小姐

海協會陳會長夫婦、鄭立中副會長、李炳才副會長、李亞飛副會長,海基、海協參與會談的代表與工作人員,媒體朋友們,大家晚安,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參加海協會的答謝晚宴,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心情,也可以說是個人的真情告白。
  第一個心情是如釋重負,但有些許遺憾。很高興我們順利就農產品檢疫、標準檢驗、漁船船員勞務合作順利簽署協協議。另一方面是我們原訂的避免雙重課稅協議,因為技術上的問題,無法在這次的協商中完成。但兩會將儘速做出安排,適時完成簽署。
  另一個遺憾是,我們很希望陳會長及夫人,能夠在台灣各地自由自在的參觀,並與老朋友見面敘舊,但因為時間與其他種種因素無法如願。但我也相信,透過雙方面的努力,總有一天我們會達成陳會長的願望。此外,會談給台中市民帶來很多不便,我們亦在此表達歉意。
  第二個心情是感恩與感激。我要感謝的事情與感激的人很多。第一個當然是廢寢忘食的協商代表們,在面對不同的制度、法令與國情之下,能夠突破種種障礙,如願如期地完成協議條文。第二、我也要感謝所有參與協商的代表及工作人員,包括海基會、海協會、陸委會及其他單位的工作同仁,在行程的安排與各種的細節都能兼顧方便與效率,他們花了很多的心血到現場去考察,量房間的寬度、計算交通的速度等工作。對於大家的努力,我深表感恩與感謝。
  第三個心情是,這次會談在中部舉行,我們不僅得到胡市長的支持、善盡地主之誼,也得到市府團隊的很多協助。我們將造訪台中縣、苗栗縣、南投縣,對這些縣府及地方的工作人員我也要表示感謝。另外,還有為了這次協商能順利進行,確保賓客安全。我們也麻煩了會談場地的兩家旅館的維安人員,丙坤再次表示感恩與感謝。
  在簽署儀式之後,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去年接任董事長一職時,馬總統曾對我說,「你們在寫歷史」。四次會談,我們已完成12項協議與1項共識,這些都是在謀求兩岸的和平與經濟的繁榮。我過去一直從事推展台灣經濟發展的工作,我了解對內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對外要爭取優惠進入市場的條件。我很清楚台灣經濟發展的手段、階段、策略。今天,中國大陸不止是最大的外匯存底,擁有第二的出國總量和第三名的經濟總量。中國大陸經濟體持續成長,過去20年經濟成長平均到達10.5%,今天仍然是成長最快的國家。而台灣擁有地理、語言的優勢與經濟發展先行者的角色,如何進行優勢互補,是今日台灣最關鍵的策略。
  兩岸民眾共同的願望皆是安居樂業。安居就是兩岸和平,樂業就是經濟繁榮,沒有和平就沒有繁榮。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兩岸的人民能夠享受安居樂業的成果。因此,我很感謝今天有這個機會,能參與這個歷史的發展,進一步協助台灣經濟的發展。
  最後,我的心情是任重道遠。兩岸協商已經建立了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的原則,而今後面臨的問題也愈來愈多,兩會要發揮睿智來克服障礙,完成使命。特別是下次要談的ECFA,我於十幾年前就關心全球區域經濟自由化的發展,台灣是亞洲出口最大的地區,但因為缺乏安排,大大影響貿易的競爭力。過去韓國到台灣學習台灣的經驗,今天他的目標已經已非台灣而是日本,當韓國與美、歐或東協簽定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台灣的訂單將會流失,這個協議可讓台灣經濟持續繁榮,確保台灣有公平的競爭力。
  我們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希望將來透過兩會平台繼續溝通,秉持著昨日歡迎陳會長時所說的,平等協商,循序漸進,良性互動的方式,完成使命。
  最後要感謝今天這麼多的協商代表相聚一堂,希望我們共同努力達成使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