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新春記者茶敘」董事長談話參考內容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峽交流基金會新聞稿

99年第007號新聞稿

時間:99年2月8日

聯絡電話:海基會總機02-27187373轉綜合處梁小姐603、郭小姐615

高副董事長、各位副秘書長、各位媒體大家好,時間過得很快,新的一年又到了。這一年感謝大家支持與全體同仁共同努力,過去不到兩年來,海基會已經順利達成政府交辦的兩岸兩會協商工作,完成四次會談、簽署十二項協議,我常常說,在海基會、海協會建構的平台上我們搭建了十二條高速公路,方便彼此人員、貨物、資金的流通,透過優勢互補、創造附加價值,來提昇全體人民的福祉。
  過去四次會談每一次都充滿新的議題,但大部分是圍繞在大三通上,通郵、通航已經達成,接下來的通商,目前已完成了觀光、金融合作等項目,今年即將步入通商的核心,即兩岸經濟架構協議、租稅協議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過去每次的協商,都是遵守先易後難的原則,我個人也體驗到,當兩岸協商進入「後難」的時刻,雙方過去建立的互信成為協商時的最重要資產,協商雖然有爭有執,但兩岸必定能解決困難,順利達成協議。
  展望今年,我有四個願望:

一、凝聚全民大陸政策共識
  本人深信,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眾都是愛台灣的。然而,要如何愛台灣呢?我常強調的就是「安居樂業」,「安居」就是兩岸和平,「樂業」就是經濟繁榮,政府遵從「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來制訂兩岸政策—「不統、不獨、不武」,在這些基礎上追求對臺灣有利的事項,再加上國會、媒體及全體國人的監督,事實證明海基會簽署的協議皆符合我方利益,更包含對等與尊嚴。

  未來我們將進入更加艱辛的協商階段,相信政府會做好各項開放措施的規劃與控管,加強與國內各界協調溝通,凝聚國人對兩岸關係的共識,成為海基會協商時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二、順利達成協商任務
  就協商來說,我們相信今年的協商,相較過去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未來仍將以「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先急後緩」原則,逐步推動兩岸協商進程。今年開始,大家都已看到兩岸兩會第五次會談的二項議題,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我們將配合政府的規劃,妥善地完成我們的工作。


三、以兩會交流促成優勢互補
  今年除了兩會兩次協商之外,海協會曾來函表達加強兩會董監事之間的交流,本會已在規劃研究中。若一切順利,今年首團可望在三月中旬成行「關心台商之旅」。期盼這樣的互訪,促進經濟以外的交流,為今後兩岸的協商完成前置性的作業、並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優勢互補。


四、海基會辦公廳舍早日動工完成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業務激增,本會辦公廳舍擁擠、設備老舊,尤其是文書驗證櫃檯經常人滿為患,常看到民眾沒位子坐或站在走廊上,深感抱歉。本會成立19年來長年租屋,當「無殼蝸牛」總不是辦法。今日得到行政院及陸委會等單位大力協助下,本會新家位於大直捷運站旁,希望今年能儘速動工、早日完成,提供民眾與媒體更優質的服務。
  今年的工作充滿了挑戰,如何將挑戰轉為機會,有賴政府的規劃與決策,海基會將配合完成挑戰,也希望得到各位媒體的協助與支持,謝謝大家。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