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國大陸市場化改革對其經濟發展局勢之影響

專題報導


中國大陸市場化改革對其經濟發展局勢之影響


文/張弘遠



前言


何謂「市場化」?如何正確的理解這個問題?對於探討中國大陸經濟有其重要的意義。在過往計畫經濟時期,市場化意謂放開計畫管制項目,允許生產、消費的交換過程自主進行。其後,在鄧小平主導的大陸經濟改革開放時期,市場化的意義出現轉變,其主要是指透過價格機制引導資源分配的過程。近年來,大陸經濟發展已有招式用老之慮,這時,市場化則是減少政府部門管制作為。

鑑於市場化此一概念有多重意義,所以當我們再次看到中共領導人提出「市場化」改革的主張時,我們便必須先對概念內含進行確認,其究竟是老調重彈?亦或是另有新意?


論者以為,眼下所言的大陸市場化改革並不同於過去,主要是指改變政府對於市場治理的態度,何以此時需要進行如此的改變?主要是因為大陸經濟發展已經觸及結構調整的問題:首先,受到海外市場需求疲弱與後進國家出口競爭所影響,對外出口對於經濟貢獻的力道減弱;其次,內部經濟發展因為市場寡頭與政府干預而導致生產效能下滑。為了提升經濟發展活力,因此習近平、李克強等新一代大陸領導人上台之後,便積極針對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針,對此簡單歸納如下:


一、面對全球市場需求委縮。對應之策是提升大陸市場需求,利用大陸消費能力的提升與釋放來彌補海外市場需求之不足。


二、面對後進國家的競爭。則透過參與區域經貿整合、推動自由貿易的方式降低海外貿易的交易成本,強化大陸出口的競爭條件。


三、面對成長模式轉型。以推動經濟創新、放寬金融管制、鼓勵企業競爭、減少市場壟斷等改革策略以其強化轉型誘因。


因此,當我們看到李克強就任國務院總理後,其陸續所提出的如:「結構性改革」、「去槓桿化」、「不再使用大規模刺激經濟之計畫」等政策宣示,便不難瞭解,這些經濟調整策略的目標皆是回應上述改革方針,希望透過理順要素價格、打破行業准入限制等方式來深化大陸經濟改革,創造新的成長基礎,更希望能將推動經濟發展的重擔從政府部份轉給企業廠商來承擔。


為何大陸政府需要另外建構推動經濟成長的模式?首先,是因為受到近年大陸政府債務快速成長所影響,按照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吳明澤的研究 1,中國大陸審計數據指出,到2013年6月為止,大陸各級政府所需承擔的債務金額為206,988.65億元(人民幣,下同),這個數字較2012年底增加了8.6%,其中歸屬中央政府的債務則為98,129.48億元,占總額47.4%。鑑於當債務成長率高於經濟成長率,若持續下去將有損財政平衡,因此過往由中央政策性投資或地方政府投資來帶動經濟成長的作法需要改變。


其次,當前大陸經濟成長已經出現疲態,根據瑞士銀行所公布的報告數據顯示,其認為大陸經濟成長速度將會減緩,2015年和2016年成長率將分別為6.8%和6.5% 2,這個變化預告大陸經濟成長將逐步告別過去的高速階段,過往運用基礎建設與房地產市場帶動的成長作法自然也有轉型之必要。


中國大陸近期市場化的作為


根據觀察,目前大陸市場化的主要作為有三:減少政府干預、強化市場競爭、參與區域貿易整合等三者,在此簡述如下:


一、減少政府干預。減少政府干預的目的是為了讓民間企業或地方經濟有更多的自主性,而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則是「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置。上海本就是大陸經濟發展重鎮,特別是在對外貿易佔有重要的地位,也因此中共中央在上海所展開的制度試驗便成為外界高度關注的焦點,中共當局更期望在上海所進行的創新嘗試可以成為其他地方學習的典範,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營運過程中,大陸官方在「貿易准入和貿易便捷化」、「金融和外匯管理」、「政府職能轉變和監管模式創新」等方面做了許多的制度創新,如「滬港通」、首次針對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進行「負面表列」等等的作法。


二、強化市場競爭。強化市場競爭一直是大陸經濟發展的官方立場,然而究竟是從什麼地方切入?不同時期則有不同的作法,有時以放寬價格管制為主,有時強調企業競爭,有時則是以縮小國營企業經營範疇,而目前習李體制則有不同於過去的布局,特別是最近展開的「反壟斷」調查。自2013年開始,大陸市場監督部門陸續針對其內外資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企圖以此規範市場秩序,其後範圍逐漸擴大,而如微軟、高通、賓士、豐田等國際知名企業亦在此波約談範圍之內,目前受到約談的廠商多數集中在汽車產業、資訊產業、通訊產業。這次反壟斷的調查行為旨在展現中共當局強化市場競爭與產業創新的態度,而外商由於必須確保其於中國大陸市場的營運績效,故對於中共官方的作為只能低調抗議,雖然反壟斷對於外資企業的確有「差別」待遇,但此一「訊號」的確對於市場寡頭已經產生警惕的效果。


三、積極參與區域經貿整合。對於一個以出口導向帶動經濟發展的大國而言,透過貿易自由化降低出口之交易成本,此舉的確符合其國家利益,然而貿易自由化涉及締約國雙邊市場的開放,因此也可能因為開放進口而造成自身產業遭受衝擊。過往大陸由於欠缺生產技術與資本,因此採取了吸引外資進駐大陸生產作為經濟發展策略,其後由於本身產業部門成長,開始對於特定部門如石化、機械、汽車、能源等產業進行保護。如今,為了推動市場化發展,其願意更進一步的對外開放,例如最近其與韓國、澳洲的FTA談判陸續宣告完成。此外,大陸與印度進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研究工作亦開始啟動,倘若再加上其與東協、日韓兩國等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告一段落,則大陸經濟與東亞區域經貿整合的程度將大幅提升。


市場化對於當前大陸經濟走勢的影響


就目前而言,處於結構轉型階段的大陸經濟,正積極啟動以「消費驅動模式」來取代過往「投資驅動模式」的發展策略,從經濟發展理論來看,這個轉變有其合理之處,然而若欲釋放內需市場的消費力量,則需要以穩定的所得成長為前提,如此才能提升邊際消費傾向,但所得提升與否,這則與廠商有無擴張生產的意願有關。那麼,近期大陸當局採行的市場化策略是否能夠提升廠商投產意願?遂成為外界關心的重點。


目前看來情況並不樂觀,如2014年11月中旬,匯豐控股所公布的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相關數值停留在50的水準,低於市場預期,而這個數字也是半年以來的新低,顯示出大陸整體產業已趨近衰退邊緣,相關製造業的成長進入了停滯階段 3。


對此,中共當局是否有所對策?是否會如過往採取政府干預的作為來擺脫經濟衰退?深入觀察之後我們可以瞭解,雖然當前景氣不佳,但由於擔心政府債務與生產過剩,因此大陸當局早已宣佈短期內將不會採取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市場化改革,相關政策作為對於中國大陸經濟又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吾人以為,由於減少政府干預與強化市場競爭此二者屬於重整市場規範的部份,對於刺激廠商生產意願的幫助有限,而積極參與區域經貿的作法則較能提升廠商出口並刺激生產擴張,例如在2010年中國大陸便宣布與泰、寮兩國協議建立三國高速鐵路連結網絡,2013年又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協議合作新建高速鐵路,此種透過政府採購與海外協助基礎建設的作法,直接帶動大陸廠商出口,但類似經由FTA協議所產生的貿易創造效果仍然有限,且需等待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看出成效,也因此短期之內,大陸市場化改革的紅利尚無法對於總體經濟成長做出貢獻。


結論


過往大陸的發展模式雖然創造出經濟奇蹟,但卻留下了政風腐敗與市場寡占的嚴重問題,更重要的是,由於制度老化導致經濟活力日益流失,推動成長的責任落到政府來承擔,進而對財政負擔產生惡性循環,威脅了大陸持續發展的願景。


為此,習近平上台之後推動了一連串市場化的改革作為,新的發展設想期望經由市場化改革來帶動民間消費與企業創新,而在經濟結構轉換的過程中,透過完善財政政策與稅收制度來強化政府對於資源汲取與分配的能力,最終是希望可以化解債務危機並為持續成長創造條件。


若從目前發展的趨勢來看,市場化改革正處於初期階段,創新制度的規範效果尚不明顯,市場競爭的重建工作也才剛起步,但令人擔憂的是:整體經濟成長速度放緩的趨勢卻已然出現。雖說,在大陸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大陸經濟未來將不再以追求高速成長為目標,中共官方對此已多次表態,但整體社會是否能夠接受經濟低速成長的副作用?大陸內部對此已經出現不同的意見 4,更重要的是,這一波市場化改革的作為是否真能發揮「對症下藥」的功效,完成經濟結構調整與發展模式轉換的目標?對此,答案仍在未定之天。


過去中共以經濟發展作為其治理成就,並以此取得民眾對其統治地位的認可,當新一代領導人改弦易轍地選擇新的發展道路時,這也意謂後續發展情況除了會對經濟領域產生影響外,勢必會與大陸政治局勢穩定與否有所關連,有鑑於此,對於大陸市場化改革的相關進程,我們有必要持續加以關注。


(本文作者為致理技術學院國貿系副教授)



1 吳明澤,「中國大陸地方債的潛在危機分析」,國際經濟情勢雙週報,第1803期,http://iod.cier.edu.tw/Weekly_news/2014/00%E5%B0%88%E8%BC%89/1803%E6%9C%9F%E5%B0%88%E9%A1%8C.doc。

2 「瑞銀:中國經濟成長率趨緩」,聯合新聞網,2014/11/09,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9054204.shtml。

3 「陸製造業PMI報憂,瀕臨衰退」,聯合新聞網,2014/11/21,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9079966.shtml。

4 「中國新常態下的平常心」,日經中文網,2014/10/13,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11167-20141013.html。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