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中國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 李榮民:以服務為本 助推兩岸經貿合作

陸資在台


中國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

李榮民:以服務為本 助推兩岸經貿合作


文/邱莞仁



今年7月31日深夜至8月1日淩晨,高雄前鎮區發生台灣史上最嚴重的氣爆事故。在事件發生數日後,各地自發性的捐款與物資不斷湧入災區,其中有一筆引起了台灣媒體的注意,這是來自在台大陸企業、機構的聯合捐款。


協助發起在台陸企捐款的中國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指出,高雄氣爆發生隔天,他剛從大陸休假返回台灣,當天下午下飛機後就趕到辦公室,與辦事處同仁及十多個陸企在台機構幹部聚在一起商量、發出倡議,希望透過海基會的平台,對此次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表達沉痛哀悼與誠摯慰問。


有了這個共識後,隨即在8月4日上午,李榮民與十家在台陸企和機構的代表,前往海基會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會面,一方面遞交在台陸企的慰問信,同時也把第一批企業的捐款與有關名單轉交給海基會。


李榮民說,根據統計,目前對高雄氣爆捐款的陸資企業已有26家,累計捐款達2,715萬新台幣。


談到自發性的捐款,李榮民表示,過去當大陸發生各種災難的時候,第一時間總能感受台灣民眾的關懷和奉獻,且陸幹在台灣工作生活,平時也最直接感受台灣的親情與溫暖。


本次高雄氣爆事件後,傷亡與受到影響的民眾很多,李榮民認為,在大家恢復正常生活、度難關並重建美好家園,儘管自身力量有限,但盡綿薄之力,為兩岸和平發展奉獻一些心力是應該的。


陸資來台投資 正式突破11億美元


事實上,從這次的捐款觀察兩岸經貿合作,是另一個重要的突破。2009年6月29日,經濟部發布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以及「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在台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許可辦法」,即日起開放大陸人民及企業來台進行投資並設立公司,並正式受理陸資來台投資或設立辦事處的申請案件。


據投審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批准的陸資來台投資案已有569件,核准投資金額達到11.35億美元。


互設辦事機構 兩岸關係史上的重要突破


隨著陸資來台投資逐年增加,陸方在台成立辦事機構其必要性更顯急迫。2012年4月,作為ECFA後續經濟合作事項之一,兩岸經合會第3次例會正式啟動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機構,宣布首波設立辦事機構的經貿團體名單,陸方代表由中國機電商會出線,我方則是外貿協會搶得頭香。


中國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在位於台北信義區的辦公室受訪時指出,辦事處的設立是兩岸經貿關係史上一個重大突破,而時間過得很快,自2013年1月底成立以來,到今年7月30日正好滿一年半。


李榮民認為,自2008年以來,兩岸和平發展進入新階段,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特別是兩岸相互投資,由過去的單向台灣到大陸投資,到台灣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取得新進展,兩岸的貿易投資互動越來越多,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的設立順應了兩岸經貿交流的需要。


李榮民指出,無論是經貿交流合作的深化,還是企業,或是商家的業務發展都需要有工商社團辦事機構,提供服務與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機電商會很榮幸作為大陸首批來台的經貿辦事機構。


李榮民表示,作為第一個、也是目前大陸經貿團體唯一一個在台的辦事處,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愧於時代要求。他強調,若將兩岸經貿交流看做是一部正在運行的機器,那麼經貿社團辦事處就該應扮演「潤滑劑」的角色,雖是輔助性的角色,但也非常重要。


回顧辦事處設立以來這段時間的工作收穫,李榮民認為,主要可歸納出四個特點:


首先是「找準定位」。他表示,辦事處的成立宗旨主要是以兩岸機電產業的投資、貿易、交流合作,以及服務會員企業為主,同時,在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是辦事處的定位。


從另一個角度講,李榮民認為,辦事處要發揮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橋樑與助推器作用,如促進兩岸機電產業交流合作、提昇兩岸經貿合作水準等,以提昇經貿交流合作的水準為己任,這是很重要的職責。


第二則是「服務為本」。李榮民表示,無論是被定為「工商團體」或「經貿社團」,主要的職責都是服務會員,並促進產業、行業與企業發展。要想發揮好辦事處的職責,必須把服務當作立處之本,當好服務員,服務好有關方面,有關方面即包括兩岸的相關部門、經貿團體、企業與會員。


李榮民指出,譬如企業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資訊,政府想要瞭解企業的訴求、情況,都要借助一些平台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當中,根據我們所能,提供應有的支持與幫助,如提供商機與資訊服務,幫助企業反映訴求,力所能及推動解決一些困難和問題。


儘管辦事處目前服務的對象是以機電產業為主,他也強調,但若其他產業有需求,我們也不迴避。只要是對兩岸經貿交流有利,都應該去做。既要重視服務對象、內容,更要應有服務精神和本事。


第三是「用心履職」。李榮民說,從大陸派駐到辦事處的陸籍幹部只有8位,而大多隻身在這裡工作,首先必須克服環境和生活中的困難,還要用心學習與熟悉台灣的情況。


深入了解台灣 走訪足跡遍及南北


為了儘快融入台灣的工作環境,李榮民指出,辦事處人員曾分別到台灣十多個縣市進行參訪,足跡遍及桃園、新竹、嘉義、雲林、高雄、台中、台南、屏東等地,接觸企業,所接觸的產業則涵蓋電子資訊、機械工業、石化工業、農業、生技、文創等,深入學習,瞭解企業和民眾的一些需求和意見。


李榮民指出,在辦事處成立的第一天,當時有記者問他有什麼打算?他當時答說:「一方面是辦事處要履行好職責,要促進會員與相關企業開展兩岸的貿易、會展、投資等經貿交流合作,特別是加強與台灣經貿團體的交流與合作,協調相關的經貿糾紛,為企業提供業務諮詢服務等。另一方面是儘快熟悉情況、瞭解需求,確定好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式。」現在回頭看,學到了不少東西,也瞭解很多台灣企業、民眾對和大陸開展經貿交流合作的情況和意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則是建立聯繫。李榮民表示,目前辦事處已拜訪了台灣主要的工商社團和企業並建立了良好工作聯繫,也走訪了幾十家大陸在台灣的企業,並持續一起開展一些對有益工作和身心健康的聯誼活動。


除了展開調查研究,李榮民說,辦事處也與台灣工商團體組織「台灣企業大陸行」,如曾和工商建研會合作組織「中小企業江蘇行」。


此外,在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後,辦事處也與商總、台北市商業會等開展了「台灣電商福建行」,讓有意願到大陸發展電子商務的台灣企業到大陸交流、尋找合作的機會。同時,邀請台灣企業到大陸參加重要展會,協助企業從展會中找到商機。如與多個台灣工商團體,包括工總、三三會、工商協進會、電電公會、進出口公會等合作或正在合作組織類似活動。


在台灣投資的陸企服務方面,李榮民指出,作為目前大陸在台灣唯一個經貿社團代表處,陸企既希望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難問題,也希望建立一些聯繫、交流的管道。除了舉辦陸企間的聯誼、陸企和台企聯誼,還針對陸企反映的工作與生活困難,積極向兩岸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推動幫助解決。譬如有些台商想到大陸發展,但不了解大陸的法規與市場情況,也會到辦事處來希望瞭解更多大陸有關資訊,辦事處同仁都會盡力而為。


另外,對於來台參訪大陸經貿交流團組,李榮民說,有需要辦事處也會盡力牽線搭橋,協助建立與台灣工商團體的交流。


第四是「務求實效」。李榮民說,因為辦事處的條件與能力有限,如何讓工作成果最大化,使作用體現在實際成效上就至關重要。舉例來說,為便於大陸企業跟台灣開展交流,辦事處編寫了「台灣主要工商社團名錄」與「大陸企業來台投資指南」,提供大陸企業來台交流、投資參考,很受歡迎。


適時為在台陸企反映心聲


對於陸企反應的訴求和困難,如反應在台工作手續辦理的不方便,李榮民指出,辦事處也會與有關主管部門交流、反映,或舉辦相關的座談。對於台灣企業反應產品在大陸的關稅問題、檢驗檢疫需求等,也會代為向大陸主管機關轉達。


李榮民認為,透過辦事處讓兩岸主管機關能夠對接,特別是企業的聲音透過反應,協助政府制定更好的政策,這對兩岸經貿交流與產業合作毫無疑問是好事。


不過,儘管辦事處的業務龐雜,機電商會目前還尚未在高雄增設辦事處。李榮民強調,現在先把台北這個點的工作做好,積累經驗,且台灣交通便利、往來方便,辦事處對中南部的活動也是積極參與。


對於近期服務貿易協議在台持續卡關,是否影響兩岸經貿關係?李榮民表示,雖然服貿協議未能實施,但仍然看到兩岸經貿交流積極在運行與推進,只是儘管交流不受影響,但利好政策未能儘早落實,實際合作的效果不可能不受影響。


李榮民認為,兩岸經貿的交流與合作是兩岸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企業、民眾利益的需要,但交流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的一些障礙問題不解決,那麼實際成果很難得到體現。辦事處的工作要從點滴做起,具體到提供一條商務資訊、幫助建立一些聯繫、促成一個合作專案等。


三個進一步推動未來工作


展望辦事處的未來工作,李榮民表示,有三個進一步的考慮:第一,要進一步加強業務學習和有關情況的熟悉,做到服務工作心中有數;第二,要進一步深化和各有關方面的聯繫,能夠營造更好的工作環境,包括跟服務對象、合作夥伴的關係;第三,完善服務機制,要積極探討搞好服務的重點、方式方法、建立有效運行機制,並讓辦事處的服務更加貼近實際需求。


李榮民笑稱,「不能我們做了半天,自己覺得挺好,但服務的對象沒有感覺,那是白做工!應該要落到實處,不僅滿足商業、社團需求,也要滿足有關方面、企業與工商團體、合作夥伴的需求。」


除了平日業務的推廣,李榮民指出,目前機電商會正和電電公會探討,下一步讓兩岸攜手到第三地辦展,協助台灣企業開拓市場。同時,也積極協助組織好陸企來台參加「秋季電子展」,推動兩岸機電產業的合作,深入擴大兩地經貿往來。


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前進大陸市場,李榮民說,下半年辦事處還會組織台灣企業大陸行,為中小企業尋找商機,並為台商在大陸轉型升級和兩岸的產業合作,提供有關幫助,如近期兩岸石化產業的合作,都是樂見其成的。


而老家在福建漳州的李榮民,在台灣語言溝通上幾乎沒有障礙,他談及台灣人的親切、友善,很是讚賞。他說辦事處同仁平時假日積極與在台陸企幹部一同組織打羽球、登山等活動,自己最大的興趣則是「散步」。


李榮民說,每天吃完飯後,儘量去散步,除了去附近公園,週末也去花博園區、象山和河濱公園一帶,透過成本低、效果好的簡單運動,這也是他感受、認識台灣社會的一種方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