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兩岸環保合作前景與商機之芻議

專題報導


兩岸環保合作前景與商機之芻議


文/陳龍吉、盧瑞珠、虞中維



前言


台灣環境保護產業興起的歷程與先進國家的經驗極為類似,早期的「需求」來自對環境污染的不可容忍,中期的需求則起因於社會大眾對環境品質要求進一步的提升,而最近的需求則來自於全球化的趨勢,包括「綠色消費」及「清潔生產」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訴求。隨著上述的階段性變化,環保產業的「顧客」亦由早期政府為主,提供相關市政環保建設,逐漸將重心轉向服務企業之環保績效的各種軟硬體,即所謂的環境保護服務業。


由於環保產業產業屬於技術密集性產業,產業競爭力展現在技術優勢與產品性能上。雖然部分環保技術的市場占有率仍集中於先進國家,但相較於其他亞洲開發中國家,台灣環保產業發展較早,已於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累積多年的管理經驗和本土化模式,例如台灣是開發中國家裡最早訂立污染物排放規範的國家,於1974年間訂定公害防治相關法律,並於1994年制定全世界涵蓋範圍最廣的環境影響評估法,在這些環保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環保產業擔負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中國大陸近幾年之經濟發展表現亮眼,不僅GDP世界排名攀升且於2009年亦成為世界排名第一大出口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及第二大製造業大國,此外已於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有鑑於「十二五」規劃已由歷年之經濟掛帥政策轉型成以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及國民經濟重要程度等為考量,因此挹注大量投資資金及政府資源於綠色發展之相關產業,亦將綠色產業之發展規劃列入十二五年規劃綱要之全文,以期建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


中國大陸環保現況


中國大陸自1953年開始以5年為一區間做為國家中短期規劃,「十二五」即為第十二個5年計畫,實施時程為2011至2015年;大陸地區的環保工作大約於「七五」時期開始,自「十五」規劃以來環保產業投資的年增長率都在15%以上,預計至2015年產值將超過4.5兆人民幣。


世界各國對於「十二五」計畫之內容與政策皆寄予高度重視,希冀早一步掌握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脈動,從中取得交流機會及產業發展商機;我國所掌握的優勢為產業內容多元且廣泛,亦早已深耕亞洲市場多年,並位居國際貿易交通運輸之樞紐,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與大陸地區語言和文化的同源性等利基。此外,台灣於環境保護工作已累積多年的經驗,不論於環保技術的引進、制度的發展、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能提供中國大陸作為參考。


大陸環保部於「十二五」期間,將制(修)訂800多項環保標準。於大氣污染治理方面,將針對鋼鐵、石油煉製、水泥及鍋爐等行業制(修)訂約10項污染物控制規範;例如2012年頒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2014年公布的《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甚至堪稱「史上最嚴」的標準,將為大陸地區煙氣除塵、脫硝、脫硫及汞污染防制帶來龐大商機。2013年9月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將從調整產業及能源結構、汽機車污染控制、油品品質升級等方面著手改善空氣污染及霾害等問題,同時建立京津冀、長江三角、珠江三角地區,聯合治理大氣污染的體系,包括空氣品質監測網及污染預警機制。


廢棄物處理方面,垃圾焚化處理近年在中國大陸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至2015年大陸地區垃圾焚化處理能力須達總處理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要達到48%以上。於「十二五」期間大陸也將致力於處理都市廢棄物中的餐廚垃圾,避免餐廚廢油不當迴流形成「地溝油」,影響都市衛生及市民健康。各大城市的建築廢棄物,也是大陸目前亟需處理的問題。


在加速城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除持續增加城鎮污水的處理能力及中水回收的使用率外,中國大陸的污水處理規劃設計有「重水輕網」的現象,連接至污水處理廠的管線配套建設嚴重不足,導致處理廠規模與實際處理水量差距懸殊的情況,《「十二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將提出未來5年污水處理管線建設按專案總投資進行補貼,此措施將有助於處理廠的規模被有效釋放。大陸地區污水處理廠數目持續增加,但污泥處理率卻偏低,部分地區處理率僅為20%至25%,因此污泥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技術的發展前景也很廣闊。


2014年4月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中國大陸16.1%的土壤有污染物超標的情況,其中耕地土壤更有20%左右發生輕至重度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污染,此現象已嚴重威脅到大陸地區的糧食安全,因此當地亟需土壤整治及其修復技術,並建立土壤污染評估、監測及污染土地的管理制度。


兩岸環保合作契機


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市場產值呈現穩定而緩慢的成長,與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相比,國內市場的規模較小,相關業者多屬中小企業,總員工數在 50人以下的廠商占整體產業結構80%左右;根據工研院的研究統計,2000年至2010年台灣環保產業的產值占總GDP的比率大約介於1.07%至1.39%之間;台灣經濟研究院初步分析顯示,目前我國環境服務業主要集中於國內市場,自2004年來,外銷比率約介於總銷售額的4.6%至5.6%,顯示我國環境服務業的出口貿易仍有很大的空間。


我國環保市場的規模與景氣的好壞相關性不高,以較穩定的方式成長,雖無法像高科技產業一樣依市場變化有高度的成長性,但這類「靜脈型服務產業」於迴圈經濟的發展,確有其存在的重要性。早年台灣傳統製造業工廠外移,陸續轉往大陸地區及東南亞發展,但隨著其近年來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對於企業的環保標準要求愈趨嚴格,顯示台灣環保產業於中國大陸等地擁有很大的拓展機會。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陸都市化發展迅速,1980年時都市化程度為19.39%,至2012年已上升至52.6%,再加上改革開放初期,以計畫經濟的手段和增加GDP為唯一導向的國家發展模式,大量發展重工業,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度不高,污染問題已為中國大陸社會帶來巨大的壓力。


在兩岸綠色產業合作方面,大陸重工業的規模龐大,台灣中小企業可利用其創新與靈活的經營模式,發揮彼此的互補優勢;另外可以透過制定兩岸共同的綠能產業標準,以提升產業競爭力,並整合兩岸的綠能技術,未來更可爭取成為國際標準,協助兩岸綠能產業進入國際市場,此類合作模式也可以複製到其他環境保護的工作領域。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部分地區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與台灣有所差異,因此我國可於兩岸各地選擇適合的場址,規劃建立綠能多元展示應用區,提供綠能產品、綠建築、生態園地等應用的實績展示,並記錄各種技術在不同氣候條件下運轉的資料以供各界參考,甚至可發展成為綠能國際展示平台。


台灣廢棄物管理發展較中國大陸早,其歷程與國際趨勢相近,從早期以消極的焚化、掩埋等末端處理,逐漸朝向以源頭減量及回收再利用等管理為主,以逐步達成垃圾全回收、零廢棄之目標。大陸透過近年來的發展和政策引導,廢棄物問題逐漸受到重視,但目前僅針對電子廢棄物成立類似台灣的回收基金制度,為提升市場成效,實施高補貼政策及以舊換新等經濟誘因,但仍需建立完善的回收網路與管理制度,避免非法業者造成環境污染,且大陸地區部分廢棄物污染防治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業務主管機關分屬不同部門,造成各部門的管理措施與政策法規制定相互矛盾的情形,降低行政效率。


另外大陸廢棄物管理機構尚不健全,人員編制嚴重不足,尤其是絕大部分市縣區基層沒有專職的廢棄物管理人員,造成管理制度在落實上頭重腳輕。我國在廢棄物與資源回收方面發展均較中國大陸成熟,但因受限於人才與資金等,縱有技術也受限於市場規模無法擴大,較無法獲得豐渥利潤,前進大陸已是發展選項之一,也可藉此機會分享台灣在廢棄物管理與回收的經驗。除前述於2013年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外,大陸近期也將陸續頒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及《土壤污染防制行動計畫》,其設定的目標也將帶動相關領域業者的發展。


中國大陸政府施行的環境標準逐步提高,有關環境監測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目前佛山、東莞和深圳3市已成為廣東省開放民間環境檢測機構進行相關業務的試點城市,台灣環境檢測業者可藉此機會參與大陸地區的相關市場,並與污染整治業者做垂直整合,甚至可以往高階技術市場發展,例如食品檢測或焚化爐戴奧辛檢測等項目,共同為兩岸的環境品質把關。


結論


中國大陸的環保產業為一個政策主導的產業,其發展受到國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影響較大,該產業地區分割現象較為明顯,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徵,新企業進入一個地區的市場,需要當地政府的允許和支持,形成一定的區域性壁壘。中國大陸幅員廣大,各省市特色產業亦各有不同,執行策略中央及地方常有不同軌之情形,不同地方亦有不同執行管理見解,如欲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建議應拋開過去以單打獨鬥的方式,以化零為整的方式出擊,建立整合「環保設備及器材製造業」、「環境保護服務業」及「環保工程建造及裝置業」的綜合公司聯盟,透過提供較完整的產業鏈、技術整合及工程實績的認定,將更有利業者申請支援或拓展市場,也可降低投資之風險。


依WTO服務貿易承諾規定,中國大陸已開放台灣環保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我國亦准許陸資企業進入台灣市場,面對大陸地區如此廣大的市場,早一步掌握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脈動,從中取得經貿交流機會及產業發展商機,台灣的環保業者將有許多拓展的機會。


然而,目前由於兩岸雙方均有相關法規制度及商業競爭等限制,至使台灣環保業者在進入大陸市場時遭遇到不少阻礙,未來可透過環保署與陸委會、海基會等相關部會機關研商,並在適當的兩岸交流或談判中爭取,解決兩岸環保資質(證照)、稅賦、相關認證以及工程實績認定等問題。


未來雙方應進一步在ECFA的架構下,釐清兩岸環保產業或環境服務業的定義,除避免貿易紛爭外,也可藉此找出兩岸環保產業的相互優勢,作為後續合作的基礎。除著重於環保業者的技術發展,也可透過兩岸大專院校的學術交流或產學合作,辦理相關技術的研討會及環境商品展覽,讓各界可以更瞭解彼此的環境保護狀況,進一步培養兩岸的環保專業人才,建立更完整的產、官、學的兩岸環境保交流與合作,創造不同的綠色商機。


「兩岸環保服務業交流平台(http://csesep.tesd.org.tw)」於2012年8月21日,由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執行建置,並正式對外上線啟用,希冀透過媒體傳播,讓相關人員或業者從交流平台上獲取兩岸相關保環保法規、標準、產業動態、環境狀況、研討會及展覽會以及技術交流等資訊,提供業者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參考,期盼藉由兩岸環保攜手合作,推展綠色商機,共創環境永續發展的新世代。


(本文作者陳龍吉為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盧瑞珠為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公關部主任、前中央社記者;虞中維為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工程師)



參考文獻:

1.     健全環保產業之管理及輔導政策方向探討專案工作計畫,財團法人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2008

2.     2010商業服務年鑑,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2010

3.     中國「十二五計畫」環保產業商機分析報告,京華工程,2011

4.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大陸國務院,2011

5.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12期,台灣經濟研究院,2013

6.     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及投資問題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7.     兩岸環保服務業交流推動現況,海峽交流基金會「兩岸經貿月刊」,2013

8.     2014-2018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投顧問,201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