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升級轉型 分分秒秒要做的事—專訪廣州台商協會會長張海亮

人物專訪


升級轉型 分分秒秒要做的事

—專訪廣州台商協會會長張海亮


文/林安妮



廣州新任台商協會會長張海亮在8月28日履新,他是廣州台協成立22年來,第11屆會長。他與過去曾任廣州台協掌門人的吳振昌、程豐原一樣,都是在廣州番禺奠基立業;「為人誠懇、無私奉獻」是不少當地台商給他的評語。


「協會不是我個人的」,張海亮在8月初確定出線接掌台協後,他在8月初的理監事改選會議上如是說。作為老店新開張者,張海亮說,他將傳承前任會長李必賢的精神,將廣州台協的光環,擦得更亮、更響,帶到全大陸各地。


張海亮,是廣州保福體育用品公司董事長。1980年代時,他曾在台灣開辦貿易公司,90年代隨著不少他這一代的台商西進投資,「我們這一代的機會是,當時的大陸市場還沒發展起來,享受了不少低廉生產的紅利時代,不過,隨著時間流逝,現在最困擾台商的,還是升級轉型的問題。」


升級轉型,是他念茲在茲、也是他上任後首要解決的棘手問題。過去這十多年間,珠三角台商面臨嚴苛的升級轉型考驗,張海亮從自身做起,堅持時時刻刻要做研發、信任專家,盡可能地創造「無法一腳踏入」的藍海領域。這個過程是艱苦、寂寞的,但是現在的他,要創造升級轉型的學習氛圍,讓廣州台商都能分分秒秒升級轉型。


新任會長 升級轉型擺第一


張海亮曾任廣州台協番禺分會長、副會長,並兼任廣州台協雙轉移小組召集人,長年參與台協事務的他,對於台協事務相當熟悉。也因為,自家公司這二十多年一路走來,都是抱著「升級轉型」信念求生存,讓他深信,服務當地台商最好、最關鍵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幫助台商做好升級轉型。


「轉型升級很多時候是被逼的」,張海亮說,他80年代在台灣開辦貿易公司,90年代隨台商西進大潮落地番禺,不過,當製造業越來越密集,市場僧多粥少,他不得不思考公司未來出路。特別是好多年前,廣東曾推行過「騰籠換鳥」政策,讓不少台商真實地感受到生死存亡一線間。


張海亮說,透過多國調查,他將自家公司的經營模式,從「客人要什麼,我們做什麼」的傳統代工模式,轉型為研發「別人做不了」的產品,專攻機能型、專業度高的產品,讓別人無法「一腳跨進來」。好不容易,在幾年間,讓他把「追著人家跑」的製造廠,打造為「跑給人家追的」技術性企業。


「企業外移,去了就不會回來」,張海亮指出,去年他與廣州市長陳建華座談時,他便直言騰籠換鳥政策對當地台商不是最好的方法,「台商在地打拚幾十年,有困難時政府應該幫一把」。這段話,也觸動了廣州市府,陳建華當場決定,自今年起,將分3年時間,每年由市府撥出人民幣1,000萬元,作為廣州台商的升級輔導金。


升級轉型 分分秒秒要做的事


張海亮說,今年是廣州台協成立的第22年,這樣一家老字號的台協,長年服務著1,400多位台商會員。在使命感敦促下,他已決定把升級轉型當成是會長生涯最重要的一件事,在他履新後,隨之而來的就是要做內部調整,充實功能委員會作用,成為會員們的最佳靠山。


他表示,時間不站在台商這一邊,想要如同過去靠著壓縮成本與低廉勞動力賺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台商要賺的是管理財、技術財與效率財。」從前大批的勞動紅利,如今是用完了,但是台商依然可以靠著機械自動化,創造競爭力。


他說,廣州市政府提供的轉型輔導經費,今年起生效,台協作為資源平台,責無旁貸要敦促會員大力調整體質,「台灣有不少專業的經營輔導團隊,會定時到廣州來協助大家做輔導診斷,」但是,該怎麼做、要怎麼做,還是得要企業主願意放手去做。


「升級轉型,是企業主分分秒秒都要想的事,」張海亮分享他的「過來人」經驗,「不管你是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在環境如此競爭下,唯有不斷精進,才會有競爭力,假如你只是坐在那邊等,就只能坐以待斃。」


不過,他坦言,過去這十多年,大陸台商人人都深知升級轉型的重要性,但是要打破慣性、堅持到底,卻是不容易做的,「這時就得靠信念支撐」。張海亮的公司長年與紡研所、工研院保持往來,也常大手筆委託專案研究給法人,拜託專家幫忙提供前瞻性的市場與產品看法。


「我們公司是傳統產業,但是我們走得比較快,」這些年,張海亮不以拿到世界主要運動品牌大廠的代工生意自滿,他進而從代客生產,走向代客設計,2010年起,他也開始自創品牌,勇闖大陸內需市場。他忍不住分享起,這十多年來不少企業奉為圭臬的「藍海策略」,要在無人可敵的藍海中遨遊,不要在嚴重殺戮的紅海,跟人爭得你死我活。


推動電子商務 幫忙台商做生意


除了升級轉型外,張海亮還提出了兩件「會長必做」的大事,一個是推動電子商務平台,二是加強與當地民營企業與國際企業來往。張海亮說,在網路行銷時代來臨,台協將運用資源成立電子商務平台,協助會員直接對外銷售,「我們希望做到b2c(直接對客戶銷售)。」


他提及,比起大陸很多山寨版的產品,台商生產製造的商品,本身就是品質保證,「這麼好的產品,要能讓更多大陸本地的消費者有機會享用。

至於為何要加強與大陸民營企業與國外商社聯繫,張海亮一針見血說,「很多台商喜歡抱團取暖,但是,只在自己的小圈圈轉來轉去,沒啥意思,我們應該要融入當地社會,與同樣身處本地的其他企業多交流、多交換意見。」


他說,這些年,大陸很多民營企業進步很多,有許多經營理念是台商可以學習之處,多跟國外商社來往,也有助打開國際視野。


話鋒一轉,他鼓勵台灣的年輕人要有國際觀,「不要怕」。他說,大陸是很大的市場,這20多年來變化很大,很多大陸年輕人現在也跑到很前頭,「現在全世界的人都把眼睛望向大陸市場,台灣年輕人不能忽略它,一樣要注意大陸市場。」


他提及,他這一代的台商,剛到大陸創業時,大陸市場還很落後,也因為當時大陸各省市都努力招商引資,讓不少台商搭上了「創業便車」,對這一代台灣年輕人來說,不論想不想到大陸創業、工作,都還是要對大陸有一定的認識、了解,他直言,國際觀,是現代青年必備的生存工具。


「台灣年輕人,不管是在吸收新知與發想文創方面,都比大陸這一代年輕人更成熟,」張海亮鼓勵那些有「大陸很大,我很怕」恐懼症的台灣年輕人,只要能看清楚自己的目標、方向,也能了解大陸市場,擁有一定的「大陸經驗」,一步一腳印去做,總有一天也能開創與上一輩人同樣動人、精彩的打拚故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