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率團赴廣東關懷台商

  • 更新日期:109-09-06

海基會活動報導


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

率團赴廣東關懷台商


文/梁祖翎



為了解台商在廣東的投資發展情況,關心台商在廣東從事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時所面臨的問題,同時強化台商服務工作,林中森董事長特地於本年7月22日率團赴廣東進行6天參訪,藉由參加深圳台商協會成立24週年慶、肇慶台商協會成立18週年慶及兩協會會長與理監事換屆交接典禮,參訪花都、惠州、佛山、順德等地台資企業並舉辦座談,除了傾聽台商心聲、加強與台商溝通聯繫、廣宣兩岸簽署協議執行成效及未來簽署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協議的效益,並鼓勵台商回台投資。參訪團成員另有財政部次長許虞哲、馬紹章副董事長、經貿處鄧岱賢副處長及海基會同仁等共計8人。


廣東台商最多 鼓勵向粵西發展


廣東省台商逾25,000家,是大陸台商最多的省份,實際投資金額為560億美元,常住台商及家屬人數逾20萬人。廣東省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農村及城市間發展不平衡,目前最重要的政策即是促進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雲浮、陽江、茂名和湛江市等4城市的地理環境、產業設施、基礎建設等較珠三角條件好,去年粵西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明顯高於珠三角、粵東和粵北地區的平均水準,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增長中,歡迎台商朋友到粵西考察。


台商座談


行程中安排與花都、惠州、肇慶、佛山及順德等地台商進行座談,向台商說明政府兩岸政策、重要經貿政策、過去簽署協議的執行成效、以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兩岸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草案」相關內容及重要性。林董事長除了釐清外界對服貿協議的疑慮外,更鼓勵台商掌握兩岸簽署各項協議之契機,立足台灣,佈局大陸,加強兩岸產業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共同進軍全球市場,讓全球對兩岸合作發展成果刮目相看。


現場也發放經濟部印製之「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條文導讀」、「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關鍵24問」、「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商機在哪裡」、「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企業觀點」、「投資台灣實用手冊」,以及財政部印製之兩岸租稅協議相關文宣手冊資料,並由財政部許虞哲次長專題報告宣導「兩岸避免重複課稅及稅務合作協議」重要協商進展及未來效益,加強宣傳效果。

另外,針對4場次台商座談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如台商權益維護機制、五險一金、台商子女就學及兵役、銀行貸款及辦理房產證、國土證取得不易等問題,林董事長也逐一回應說明。


參訪台資企業


為瞭解台商在當地投資經營情況,此行安排參訪6家台資企業及2家學校,包含石頭記、TCL瑞智(惠州)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中傑鞋業有限公司、佛山華國光學器材有限公司、太平洋廣場太鼎中心、廣東順德杰揚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惠州市惠台學校、冠華小學及幼兒園。藉由深入第一線接觸台商企業,傾聽台商在大陸經營的酸甜苦辣,並瞭解企業運作情況及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


會見當地官員


林董事長一行在參訪期間,會見了廣東省委副書記馬興瑞、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深圳市委副書記戴北方、肇慶市委書記徐萍華、佛山市委副書記李子甫等當地重要官員,以及許多熱誠接待的各地台辦人員。


林董事長與當地官員會見時,特別感謝當地官員對台商的照顧,並提出此行參訪時台商反映的意見希望當地政府協助解決。許多廣東台商,在當地使用土地已經超過20年,迄今尚未取得「國土證」;另外,台商需要興建台商會館,以凝聚當地台商的向心力,林董事長特別於會見時,促請陸方協助,廣東各級領導均當面允諾予以協助解決。


廣東東莞「裕元鞋廠」因「勞動合同法」實施的問題,發生勞資問題;廣東省一審通過的「企業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條例」,可能會加劇勞資糾紛,並衝擊全大陸的資方。海基會在今年6月18日歸納台商的意見後,已正式致函大陸海協會,希望大陸暫緩通過實施,待廣泛徵求台商意見後,再來研議。


結語


「海基會關懷廣東台商參訪團」是海基、海協兩會互訪交流的重要活動,也是海基會推動「協商、交流與服務」三大任務的一項,希望藉由組團赴大陸各地,實地瞭解、聽取台商在大陸投資經營所面臨之困難與建議,積極扮演兩岸政府與台商間的溝通橋樑。


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後,雙方得以「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相互提升,共創雙贏」。目前大陸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地、第二大進口地、外匯存底全球第一、吸收外資全球第二,不但是世界工廠,更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台灣經濟及各方面發展也同樣受到國際社會及全球知名評比機構的肯定,今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排名全球第13;去年世界經濟論壇(WEF)評定台灣排名12;美國BERI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台灣為全球投資風險最小的三個經濟體之一。這些都是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穩定、繁榮發展後,所創造的互惠雙贏成果,兩岸均應共同珍惜。


兩岸交流日趨緊密,但台灣與大陸的視野不能只限於兩岸,而是要將眼光放遠、視野拉高,讓兩岸一起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展現放眼全球的雄心壯志。兩岸應努力共同訂定全球產業標準、共同創造全球品牌、共同掌握全球通路、共同開拓全球商機、共同引領全球發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