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

從兩岸與區域經濟整合展望台灣服務業新局面

專題報導


從兩岸與區域經濟整合

展望台灣服務業新局面


文/韋伯韜



服務業須要透過在地化、精緻化以及國際化,投入研發與創新,創造出不同於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和附加價值。隨著兩岸服務業方面的交流與日俱增,「海峽兩岸服務業論壇」也舉辦了4屆,透過這種異業結合,藉由不同服務產業間的親蜜互動,已顯著提升了兩岸服務業的價值,促進服務業創新,開拓新的市場,推動出了兩岸服務業合作的新局面。


台灣的服務業,包括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運輸倉儲及通信業、金融及保險業、不動產業及租賃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教育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文化運動及休閒服務業、其他服務業、公共行政業等,自1987年即占GDP之50%,隨著台灣之製造業加速外移,內部產業空洞化問題日益嚴重,台灣服務產業逐漸承擔起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作用,從1997年起即占GDP之65%至70%之間,具有非常強的軟實力與競爭力。只是因為台灣的市場小、發展上有所侷限,必須將視野放於兩岸與亞太甚至國際市場。


當前亞太地區的經貿整合,不論是「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占全球GDP近30%)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占全球GDP40%)或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最終目標就是掃除貿易障礙,促進各國貿易的自由開放與服務貿易的便捷化。由於TPP、RECP與FTAAP成員國接為台灣主要進出口與投資市場,因此該等協議之發展,對於台灣未來經貿發展當然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台灣必須積極參與,目的是讓台灣服務業在國際貿易競爭機制下掌握國際市場融合之契機,協助台灣服務業者瞭解發展潛力,掌握當前最新國際情勢,降低台灣廠商被排擠之危機,爭取台灣產業公平競爭之貿易條件,增加台灣出口之目標市場及確保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之關鍵地位,並吸取亞太國家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經驗,創造地區與地區間的雙贏。雖然台灣要達到TPP所要求的條件仍有一段距離,但已符合RCEP所需條件,應積極思考並善用協議可帶來的商機。


台灣要達到積極參與亞太甚至國際市場經貿整合的目標,首部曲是正視其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夥伴中國大陸的角色,僅速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施行。這個協議,其實與台星、台紐經濟合作協議及台美、台日投資保障協議一樣,都是經濟自由化的必要政策。由於服貿協議爭議延宕,也影響兩岸會談有關「貨品貿易協議」、「爭端解決協議」、「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等重要議題的簽訂,延宕台灣擴大國際經貿空間的努力,嚴重影響出口競爭力,這是今天必須正視的重大議題。


台灣年輕世代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不信任,立法院延宕審議、都成為我國和其他國家從事貿易談判的阻礙。兩岸各項服務業有合作的機會與各自的挑戰,兩岸政府均應扶助弱勢產業,保障人民就業機會,促進產業升級,增加兩岸服務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台灣應儘速完成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生效及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之簽署,降低國內經濟受到未來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負面衝擊,侵蝕ECFA早收清單及兩岸兩會會談的成果。繼ECFA之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簽署,可向國際社會展示兩岸經貿關係和諧融洽之訊息,激勵更多國家來台投資,加速與台灣洽簽經貿合作協議。


2013年中國大陸GDP總產值56.9兆人民幣,其中服務業貢獻達46.1%,首次超越工業的43.9%,今年一季度服務業貢獻率更高達49%,很可能在今明年即佔其GDP之50%,雖較台灣晚約30年,卻是一樣代表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已經進而轉成消費王國,未來支撐大陸經濟穩定快速成長的將是內需消費,未來20年都將是零售營收與獲利巨大成長的黃金時期。2013年大陸在富比士全球2000強之入選企業,較2003年首次公佈時的數量增加約2倍,達到149家(未含香港之57家與台灣之47家,而美國有564家,日本有225家);收入比重增加約4倍,達到8.5%;利潤比重增加約3倍,達到12.9%。今年大陸企業空前地拿下榜單的前三名,而且在全球十強企業中占到五席。工商銀行連續第二年蟬聯冠軍,建設銀行亞軍,農業銀行的排名上升五位成為季軍,中國銀行排名第九,中石油第十。在全球十強企業中,金融服務業佔了半數,具體顯示服務業在全球產業中抬頭,大陸的服務業在全球產業中抬頭,但仍然只是起步。


兩岸透過「品牌的建立」來包裝與行銷,是服務業能夠成功發展的核心,多年來兩岸共同舉辦「兩岸商標論壇」,藉由這個交流的平台來解決兩岸商標不明確的問題,為兩岸交流增添極為良好的互動,台灣啤酒、台灣銀行、慈濟醫院、85度C等商標在大陸得以註冊,就是顯著例子。「兩岸商標論壇」到今天,已經舉辦7屆了。2010年底更邀集台灣各大企業,成立「台灣行業領導品牌企業聯盟」,期望透過聯盟的運作,來推動兩岸知名品牌的合作,進而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在品牌建立的過程中,網際網路,也就是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運用,是促成台灣許多中小型服務業成長的動力,可以看到它們透過社群網路、電子商務、網路媒體等方式取代傳統人力,藉由電子媒體直接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再透過所收集來的龐大數據進行消費行為的分析。這一方面,台灣的發展腳步非常快速,這是兩岸服務業合作最值得期待的重要方向,未來還要往物聯網這個the next big thing推進。


在剛剛發布的2014年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中,前十大品牌依序是Google、蘋果、IBM、微軟、麥當勞、可口可樂、Visa、AT&T、Marlboro與Amazon,服務業佔了3個,前二十大品牌中服務業佔了8個,這空前的數字,訴說服務業的抬頭。騰訊則以536億美元排行14,不但是今年成長最快的品牌,也是全球最有價值的亞洲及大陸品牌,中國移動與工商銀行也在前二十大品牌中。未來我們要協助與促成阿里巴巴、中國煙草、天貓、1號店、旺旺、康師傅、王品、85度C等兩岸品牌,奮力往這個排行榜目標奔進,對於著有功績的貢獻者,兩岸當局必須表揚,對於特別突出的品項,也必須不吝肯定。


今後,我們必須針對兩岸服務業的新趨勢與創新議題進行討論與合作,包含電子商務給服務業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多元化發展的知識產業與旅遊服務業等,透過相互交流,增進了解,強強結合,在各個業別突圍,共同為兩岸服務業的未來,付出心力,讓大中華的服務業品牌,不僅在兩岸光彩奪目,也要在全球發光發熱。


(本文作者為台灣服務業聯盟協會副理事長、台灣首府大學講座教授)


回頁首